-
公开(公告)号:CN116549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30840.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层3D打印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功能双层3D打印水凝胶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SFMA/MBG水凝胶片,所述上层由SFMA/MBG生物墨水经过3D打印而成;所述下层为SFMA/BM@M6水凝胶片,所述下层由SFMA/BM@M6生物墨水经过3D打印而成。其中,上层的SFMA/MBG水凝胶片负载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粒子(MBG),可有效促进颅骨修复和再生;下层的SFMA/BM@M6水凝胶片负载仿生细胞囊泡(BM@M6),可向损伤部位长效缓释细胞因子,促进脑损伤的修复。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双层3D打印水凝胶,用于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有效解决了去骨瓣减压术后造成的颅骨缺损问题,并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持续高效地向脑实质中递送药物,实现促进脑部炎症的有效抑制、血管再生和神经元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1258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902337.X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支架的制备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胶原蛋白1~100份,纳米微晶纤维素1~100份和改性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1~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多孔复合支架,其力学强度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性能良好,三维网络结构空隙能提供宿主细胞合适的粘附增值环境,同时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能很好的提供标记造影功能,无损动态监测新生软骨的形貌。胶原结合纳米微晶纤维素模拟了人体骨质相似的环境模型,代替软骨缺损修复期间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环境空间,快速修复软骨缺。
-
公开(公告)号:CN110180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06154.3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诱导成骨分化与骨再生功能的负载micro RNA-214抑制剂可降解材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石墨烯、聚乙烯亚胺、micro RNA-214抑制剂、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本发明的具有诱导成骨分化与骨再生功能的负载micro RNA-214抑制剂可降解材料在体内可降解,具有较好的成骨分化功能和更高的生物活性,在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细胞粘附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且降解产物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因此,本发明的具有诱导成骨分化与骨再生功能的负载microRNA-214抑制剂可降解材料适用于临床中的微创骨修复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212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71155.2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谷胱甘肽响应型双载药物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温和、简单,不需要特殊处理。本发明制备的双载药物聚合物胶束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其代谢产物易降解且毒性小;成分简单,原料易得,有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胶束可以包裹疏水性药物,同时正电性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静电作用携载基因药物,形成双载药物载体,发挥协同效果。由于多肽的修饰作用,赋予了其进入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且基因药物与疏水药物不同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了聚合物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因此,该双载药物聚合物胶束在恶性肿瘤的复合化疗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93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013642.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鼓式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包括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管、输送泵、转鼓系统、储液槽、高压静电发生器、收集系统及热风系统,所述的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泵及储液槽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转鼓系统、高压静电发生器及收集系统依次连接,转鼓系统固定在储液槽正上方,热风系统设置于收集系统的左边;转鼓系统包括转鼓和转轴,转轴设置于转鼓的正中央,转鼓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收集系统设置于转鼓的上方,通过高压电源线连接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本发明抛弃针头式结构,采用转鼓式结构,改变了纺丝装置的基本工作模式,可实现规模化制备纳米纤维高分子敷料及各种纳米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72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020814.7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原/纳米纤维素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胶原为基因载体材料,通过控制生长因子的种类和负载量,将可表达促血管化的生长因子负载在的明胶微球上;将该微球与胶原/纳米微晶纤维素组织工程皮肤支架复合,利用生长因子对创面细胞进行原位转染,实现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可控持续分泌,促进皮肤再生材料的血管化,获得具有良好再生修复效果的皮肤再生材料。本发明为创伤、烧伤等深度皮肤缺损和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了性能良好的皮肤替代物,可以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的增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本发明到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1905.0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10~50mg/ml万古霉素溶液加到明胶微球中,于4~25℃放置过夜后冷冻干燥,得到万古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然后将万古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加入2~10wt%丝素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冷冻干燥,得到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将万古霉素与明胶微球复合后负载在丝素蛋白多孔支架上,能达到缓释药物、延长药效的作用,降低了万古霉素对人体的伤害,抗菌效果明显。制备得到的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为75~95%,孔径为50~200μm。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86063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56539.1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15/32 , A61L15/28 , A61L27/48 , A61L27/60 , A61L31/12 , A61K8/02 , A61K8/64 , A61K8/73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胶原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组织工程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取硫酸降解纤维素的方法制得纳米微晶纤维素取纤维素(CNCs);配制CNCs溶液和胶原溶液,将两种进行物理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成型后即得到CNCs增强胶原复合基质。本发明所获得的CNCs增强的胶原复合基质,克服了现有胶原材料机械强度差,亲水性差的问题,可应用于伤口敷料、组织诱导再生膜、软组织补片、组织工程皮肤和面膜等领域。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适合于不同需求的CNCs增强胶原复合基质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342128.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抗菌肽的可自愈水凝胶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载抗菌肽的可自愈水凝胶创面敷料由复合水凝胶基质以及负载于所述复合水凝胶基质的抗菌肽;所述复合水凝胶基质由苯硼酸、线性亲水性多糖以及脱细胞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交联形成,所述线性亲水性多糖为天然来源的并包含有羧基官能团的多糖。本发明基于苯硼酸与线性亲水性多糖以及所述脱细胞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酯化生成动态共价键,充分利用动态共价键自身所具有的可逆性和平衡性,使所得水凝胶基质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呈现出自修复能力,进而避免了现有水凝胶创面敷料其在使用后由于暴露在外部张力作用下或在组织活动时容易破裂或断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42128.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抗菌肽的可自愈水凝胶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载抗菌肽的可自愈水凝胶创面敷料由复合水凝胶基质以及负载于所述复合水凝胶基质的抗菌肽;所述复合水凝胶基质由苯硼酸、线性亲水性多糖以及脱细胞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交联形成,所述线性亲水性多糖为天然来源的并包含有羧基官能团的多糖。本发明基于苯硼酸与线性亲水性多糖以及所述脱细胞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酯化生成动态共价键,充分利用动态共价键自身所具有的可逆性和平衡性,使所得水凝胶基质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呈现出自修复能力,进而避免了现有水凝胶创面敷料其在使用后由于暴露在外部张力作用下或在组织活动时容易破裂或断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