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12.
    发明公开
    燃料电池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4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182067.0

    申请日:2023-02-28

    Inventor: 加藤航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在由多个压力检测器(51、52)检测出的压力值(P1、P2)的差值为既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来自调压器(32)的燃料气体的供给状况、燃料电池堆(14)内的燃料气体的消耗状况,来对燃料气体供给配管(56)内的阳极压力(Pa)进行估计,并且将检测出与所估计的压力估计值(Pest)接近的值的压力值的压力检测器(51、52)判别为正常的压力检测器,以后基于判别为正常的所述压力检测器(51、52)的压力值,来使燃料电池系统(10)的发电运转继续进行。

    密封结构体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16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10352256.X

    申请日:2012-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用连续的支承环也能够容易地组装的密封结构体。其包括:具备具有填充室的填充室体和与填充室体一体形成的圆筒状的接头部的箱体主体、具有插入于接头部的插入部的阀体、设置在接头部与插入部之间的O形密封环、配置在O形密封环的一侧且对O形密封环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连续的第一支承环,在接头部的内周面上通过沿径向向外凹陷而形成收容O形密封环及第一支承环的环状的收容槽,接头部具备与填充室体一体的第一圆筒部和在轴向上可与第一圆筒部拆装的第二圆筒部,在第二圆筒部从第一圆筒部脱离的情况下,收容槽在轴向上被分割而面向外部。

    带断流机构的减压阀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451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3584.4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6/0658 Y10T137/7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断流机构的减压阀。高压侧的一次侧压力室和受压器件侧的二次侧压力室通过连通孔连通。设有承受二次侧压力室的压力的隔膜,使阀芯与隔膜连结。隔膜被弹簧向开阀方向施力。隔膜的受压面的面积S(mm2)和弹簧的弹簧常数k(N/mm)设定成满足P1×S-k×ΔL>C的式(1)、P1<P2的式(2)。式中,P1表示二次侧压力室14的压力(MPa或N/mm2),ΔL表示弹簧20的位移(mm),C表示阀芯18的断流所需最低载荷(N),P2表示受压器件的允许最大压力(MPa或N/mm2)。

    燃料电池系统
    18.
    发明公开
    燃料电池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42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212776.9

    申请日:2023-02-28

    Inventor: 加藤航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装置(22)在第一喷射控制与第二喷射控制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喷射控制为如下控制:在基于被检测出的发电状态而判定为燃料电池堆(12)的发电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将多个喷射器(56、58)中的至少一个喷射器进行喷射的定时交替地设置来进行燃料气体的喷射,所述第二喷射控制为如下控制:在基于检测出的所述发电状态而判定为燃料电池堆(12)的发电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将多个喷射器(56、58)同时进行喷射的定时间歇地设置来喷射所述燃料气体。

    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570719.3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其控制方法。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气液分离器(38)、循环流路(42)、连接流路(56)、分配流路(60)。气液分离器(38)对经由燃料排气流路(22)流入的燃料排气进行气体与液体的分离。循环流路(42)将气液分离器(38)的气体排出口(40)与燃料气体供给流路(18)连通。连接流路(56)经由排水阀(58)来将气液分离器(38)的液体排出口(54)与氧化剂气体供给流路(26)连通。分配流路(60)经由开闭阀(62)来将燃料气体供给流路(18)与氧化剂气体供给流路(26)连通,或者将循环流路(42)与氧化剂气体供给流路(26)连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