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9319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45531.9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2 , H05H1/341 , H05H2001/3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比现有装置更小型化的等离子焊炬。若向非消耗式电极(13)的外周空间供给氩气等惰性气体(G),则其中一部分被用作等离子气体(GP),经由等离子贯通孔(51)在非消耗式电极(13)和母材(2)之间产生等离子电弧(PA)。维持着该状态,等离子焊炬(1)向图4中箭头的方向移动。此时,向气体流通部(21)供给的惰性气体(G)的一部分没有作为等离子气体(GP)使用,而是作为保护气体(GS),经由保护贯通孔(52)向焊接方向的前方的母材(2)喷出。在利用该保护气体将等离子电弧(PA)和母材(2)从空气中隔断(保护)的状态下,对母材(2)进行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907601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10108483.2
申请日:2006-08-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D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
Abstract: 电极(20a、20b)被分别埋入第一模具(16)和第二模具(18)。金属工件(MW)被放入彼此配合的第一模具(16)和第二模具(18)之间的空腔(19)内。随后,将熔融金属通过通道(34)浇入空腔(19)内。所述熔融金属凝固成铸件(CM),形成金属工件(MW)和铸件(CM)的接触区域(L)。此后,从电源(38)向跨过接触区域(L)的电极(20a、20b)提供电流。所提供的电流破坏金属工件(MW)表面上的氧化膜,并且在接触区域(L)内接合金属工件(MW)和铸件(CM)。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21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10813.1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 , B23K11/115
Abstract: 一种焊接设备,所述焊接设备包括:第一电极头(3);与第一电极头相对的第二电极头(4);和导电部分(2),所述导电部分可以被放入第二电极头与工件(W)之间,以便确保第二电极头与工件之间的导电。导电部分包括导电部件(10)和具有导电性的一对邻接部件(8,9),当所述导电部件放入第二电极头与工件之间时,所述导电部件的一侧通过空隙(S)与工件相对,第二电极头在所述导电部件的另一侧邻接所述导电部件,所述一对邻接部件以朝向工件延伸的方式与导电部件一体地设置,所述一对邻接部件的末端邻接工件,其中导电部件和第二电极头的邻接位置被定位于所述一对邻接部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144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80050865.2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第一工件(12)、第二工件(14)分别具有呈线状延伸的第一接合部(24)、第二接合部(34)。其中,第二接合部(34)包括落位部(40)和重叠部(42),该落位部(40)与第一接合部(24)抵接,该重叠部(42)向与第一接合部(24)分离的方向倾斜。在进行接合时,首先,使落位部(40)与第一接合部(24)抵接,接着,通过按压力施加机构(106)朝向第一接合部(24)按压重叠部(42)。而且,对第一接合部(24)和重叠部(42)的相互接近的部位照射激光(L)。
-
公开(公告)号:CN1115658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80085392.2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硬钎焊装置(10)具有硬钎焊装置主体(11)、硬钎焊头(12)和去除激光头(13),将侧面板(14)和车顶面板(15)接合。硬钎焊装置主体(11)安装于机器人(17)的臂(17a)。通过机器人(17)的驱动,硬钎焊装置(10)沿行进方向(D1)移动。从硬钎焊用激光照射部(43)照射的硬钎焊用激光(43a)由焊头主体反射镜(46)以及硬钎焊单元反射镜(51)反射,照射于线材(48)。从去除激光照射部(72)照射的去除激光(72a)由第1反射镜(73)以及电流镜(74)反射,照射于车顶面板(15)的附着有异物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161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1080.4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依赖于MIG焊接电源的控制就能够减少飞溅量的等离子-MIG焊接方法及焊炬。等离子-MIG焊接方法是使用了等离子-MIG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该等离子-MIG焊接装置通过将等离子焊炬部和MIG焊炬(9)以互不相同的朝向分离规定距离地配置而形成,该等离子焊炬部包括等离子喷嘴及等离子电极,该MIG焊炬(9)包括MIG焊嘴及焊丝(10),所述等离子-MIG焊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等离子电弧(21)相对于焊丝(10)的前端部分局部地重叠而进行加热,在促进了焊丝(10)的熔融的状态下,在作为消耗电极的焊丝(10)的前端(11)与工件(W)之间以不发生短路的方式进行MIG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18931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045531.9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2 , H05H1/341 , H05H2001/3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比现有装置更小型化的等离子焊炬。若向非消耗式电极(13)的外周空间供给氩气等惰性气体(G),则其中一部分被用作等离子气体(GP),经由等离子贯通孔(51)在非消耗式电极(13)和母材(2)之间产生等离子电弧(PA)。维持着该状态,等离子焊炬(1)向图4中箭头的方向移动。此时,向气体流通部(21)供给的惰性气体(G)的一部分没有作为等离子气体(GP)使用,而是作为保护气体(GS),经由保护贯通孔(52)向焊接方向的前方的母材(2)喷出。在利用该保护气体将等离子电弧(PA)和母材(2)从空气中隔断(保护)的状态下,对母材(2)进行焊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