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7109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88050.6

    申请日:2004-10-15

    Inventor: 飞田一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载荷不会从梁部件直接传递给车架部件的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具有中空封闭截面形状的梁部件(11)通过贯通该梁部件(11)的螺栓(19)安装到沿牵引方向所设的车体的车架部件(13)上,经由上述螺栓(19)将牵引挂钩(4)安装到该梁部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部件的轴线与牵引挂钩的轴线不在同一线上。

    车身侧部结构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80007263.9

    申请日:2020-01-29

    Abstract: 车身侧部结构(10)具备侧板组装体(70)和底板组装体(40)。侧板组装体中,下边梁外板部(17a)固定于下边梁增强构件(58),且在下边梁增强构件(58)的后端部(58a)设置有紧固连结螺母(72)。底板组装体中,车轮拱板增强构件(16)固定于内板前部(31),且在车轮拱板增强构件与内板前部之间夹设有套管(51)。将紧固连结螺栓(74)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螺母而将侧板组装体组装于底板组装体。

    物品固定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5294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518032.0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提供一种物品固定装置,其具备调节机构、突起部和紧固连结螺栓。调节机构接合于顶板的下表面侧。突起部一体地设置于调节机构,用于固定车顶梁。紧固连结螺栓将支承构件紧固连结于调节机构。进而,调节机构具备:与突起部一体地设置的嵌合凸构件;能够与嵌合凸构件螺合的嵌合凹构件;以及设置于嵌合凹构件且与紧固连结螺栓的旋转协同动作的树脂环。

    物品固定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013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53871.6

    申请日:2019-11-21

    Inventor: 飞田一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物品固定装置(20),其具备调节机构(65)和突起部(67)。调节机构夹设在第一板(14)与第二板(18)之间,且与第一板(14)的下面侧接合。突起部一体地设置于调节机构。突起部将物品(22)固定于第一板的上表面。

    车辆用顶盖结构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9690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180073380.6

    申请日:2011-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26 B62D25/02 B62D25/06 B62D25/07 B62D27/02

    Abstract: 用于支承顶板(40)的左右的上边梁(15、15)由左右的内梁(21、21)、和位于该左右的内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外面板(31、31)构成。该左右的外面板从上端(36、36)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呈阶梯状构成中级的阶梯部(33、33)和下级的上部外凸缘(34、34)。该上部外凸缘与该左右的内梁的上表面(21a、21a)接合。该顶板的左右的端部(47、47)通过粘结部(72、72)和临时固定部(73、73)而相对于该阶梯部的阶梯面(33a、33a)接合。该临时固定部是进行临时固定直至该粘结部能够发挥粘结力的焊接部分,其被填充至该阶梯部的填充剂层(74、74)覆盖。

    物品固定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52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0518032.0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提供一种物品固定装置,其具备调节机构、突起部和紧固连结螺栓。调节机构接合于顶板的下表面侧。突起部一体地设置于调节机构,用于固定车顶梁。紧固连结螺栓将支承构件紧固连结于调节机构。进而,调节机构具备:与突起部一体地设置的嵌合凸构件;能够与嵌合凸构件螺合的嵌合凹构件;以及设置于嵌合凹构件且与紧固连结螺栓的旋转协同动作的树脂环。

    车辆顶盖结构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726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0085670.3

    申请日:2020-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顶盖结构,其在顶板接合有上边梁。顶板具备倾斜接合部、铅垂部及水平接合部。倾斜接合部通过顶板的外侧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弯曲而成,并与上边梁接合。铅垂部设置于倾斜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且通过顶板的外侧部铅垂地弯曲而成。水平接合部从铅垂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在水平接合部安装有后车门铰链。

    车身上部结构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631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626886.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被收缩器影响而较宽地确保车室空间,而且能够使安装收缩器的收缩器安装部的加强形成为轻量的车身上部结构。车身上部结构具备后上边梁、收缩器、安全带以及固定器。后上边梁沿着车身的车顶板延伸出。收缩器收纳于后上边梁的内部,并通过第一紧固连结螺栓固定于后上边梁。安全带例如向与第一紧固连结螺栓的轴线正交的拉出方向拉出。贯穿环将通过安全带对乘员进行约束的安全带的张设方向相对于拉出方向呈锐角改变。

    车辆用侧板构造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0667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80053292.4

    申请日:2012-10-01

    Inventor: 飞田一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B62D25/025 B62D25/04 B62D25/06

    Abstract: 侧板构造(20)包括设置在车外侧的外部侧板(21)和设置在车内(12)侧的内部侧板(22)。通过外部侧板(21)和内部侧板(22),形成车门开口(35、36)的周缘部作为闭合截面的构造体而形成。外部侧板(21)由以下部分构成:由拉伸强度高的高强度钢板形成的内框(26)、和设置在上述内框(26)的外周部(26a)上的外框(27)。外框(27)由拉伸强度低的低强度钢板形成。

    车辆用顶盖结构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69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80073380.6

    申请日:2011-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26 B62D25/02 B62D25/06 B62D25/07 B62D27/02

    Abstract: 用于支承顶板(40)的左右的上边梁(15、15)由左右的内梁(21、21)、和位于该左右的内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外面板(31、31)构成。该左右的外面板从上端(36、36)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呈阶梯状构成中级的阶梯部(33、33)和下级的上部外凸缘(34、34)。该上部外凸缘与该左右的内梁的上表面(21a、21a)接合。该顶板的左右的端部(47、47)通过粘结部(72、72)和临时固定部(73、73)而相对于该阶梯部的阶梯面(33a、33a)接合。该临时固定部是进行临时固定直至该粘结部能够发挥粘结力的焊接部分,其被填充至该阶梯部的填充剂层(74、74)覆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