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2593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580037278.5
申请日:2005-10-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0 , G09G3/2022 , G09G2300/06 , H05B33/08
Abstract: 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具备沿着第1方向互相平行延伸配置的多个扫描电极,沿着和所述扫描电极交叉的第2方向互相平行延伸配置的多个数据电极,在一对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交叉的象素中,在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之间,从与面垂直的方向夹持的发光层及电介质层;消去脉冲供给单元,该消去脉冲供给单元以所述发光层开始发光的发光开始电压以下的大小的电压,将起始极性正负交替反复的衰减电压脉冲,供给所述各象素的所述发光层。
-
公开(公告)号:CN1975944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43245.5
申请日:1998-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2051 , C23C14/04 , H01L21/283 , H05K3/0079 , H05K3/048 , H05K3/1241 , H05K3/146
Abstract: 一种形成薄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真空中在支撑体上形成金属等的薄膜时,在薄膜的形成之前,从喷嘴孔作为蒸汽流在薄膜上施加形成图形用的构图材料并在支撑体上附着了该液化物之后形成薄膜,这样来施加构图材料,使得从多个喷嘴孔施加的构图材料在支撑体上进行一体化。可形成即使图形宽度变宽、在图形端部处的模糊程度也小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961616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80017601.2
申请日:2005-06-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22 , C09K11/574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具备:至少一方为透明或半透明的一对平板电极;包括夹持于所述电极之间而设置的无机荧光体的发光层;和除所述发光层以外,夹持于所述电极之间而设置的至少一层强介电性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电介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813498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80018279.0
申请日:2004-07-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4 , C09K11/025 , C09K11/59
Abstract: 一种发光元件,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电极和夹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且具有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硅微粒的发光层,所述硅微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导电性物质包覆。另外,所述导电性物质包含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所述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包含从铟、锡、锌、镓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784100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18701.6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能够以低成本大面积化的发光元件。本发明中的发光元件,具备:彼此相对的一对电极,和被上述一对电极之间夹持的含有发光粒子的发光层;上述发光粒子含有第1半导体部,和覆盖上述第1半导体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半导体部。
-
公开(公告)号:CN1630124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081911.8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8/04186 , H01M8/04201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4228 , H01M8/04302 , H01M8/04388 , H01M8/04604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 H01M8/04955 , Y02E60/52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有控制器,其与燃料检测器通信,当从燃料检测器接收到的检测结果表明液体燃料的液面没有到达阳极的顶端时,激活所述电源,并且直到检测结果表明液体燃料的液面已经到达阳极的顶端之前,禁止燃料电池的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7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98803514.6
申请日:1998-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4/04 , C23C14/02 , H01G4/015 , B32B15/08 , B05B1/00 , H01L21/31 , H01L21/203 , H01L21/285 , B05D1/02 , H01C17/06 , H01F41/04 , H05K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2051 , C23C14/04 , H01L21/283 , H05K3/0079 , H05K3/048 , H05K3/1241 , H05K3/146
Abstract: 一种形成薄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真空中在支撑体上形成金属等的薄膜时,在薄膜的形成之前,从喷嘴孔作为蒸汽流在薄膜上施加形成图形用的构图材料并在支撑体上附着了该液化物之后形成薄膜,这样来施加构图材料,使得从多个喷嘴孔施加的构图材料在支撑体上进行一体化。可形成即使图形宽度变宽、在图形端部处的模糊程度也小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2C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98813081.5
申请日:1998-1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005 , C23C14/042 , H01G4/145 , H01G4/306 , H01G13/00 , Y10T428/2438 , Y10T428/24405 , Y10T428/24413
Abstract: 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将使树脂材料附着、层叠出树脂层的工序,使图形材料附着在上述树脂层上的工序和层叠出金属薄膜层的工序作为一个单位,通过在环绕的支承体(511)上重复这些工序指定次数,从而制造由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构成的层叠体,其中,将上述图形材料以非接触的方式附着在树脂层表面上。这样,可稳定地制造层叠出多个由树脂层和带状的电气绝缘带所分割的金属薄膜层构成的层叠单位。所获得的层叠体可用于要求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的电容器等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0C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98803431.X
申请日:1998-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G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Abstract: 在具有电介质薄膜(4)、在其上层叠的正规电极(1a、1b)、在电介质薄膜(4)上经由绝缘性区域(20)层叠的虚设电极(2a、2b)以及在两侧面上设置的辅助电极(3)的电子元件中,为了改善等效串联电阻等的特性,将绝缘性区域(20)的宽度定为电介质薄膜(4)的厚度的500倍以上。利用上述结构,可得到改善了因虚设电极引起的频率特性变坏的电子元件,可使用于电容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3685C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99105823.2
申请日:1999-0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7/28 , B29C41/26 , B29C41/32 , B29C53/562 , B32B38/162 , H01G4/306 , H01G13/00
Abstract: 在周边旋转的支撑体(101)上形成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之前,使带状物(220)在支撑体上移动,使支撑体上的杂物附着在带状物上,并被除去,同时,设定在带状物上形成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的条件后,去除上述带状物,继续在支撑体上形成层压体。利用简便的方法,预先除去附着在支撑体上的杂物,从而可形成规定要求的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