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3662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80037640.0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加热部(40、12a)、制热用膨胀阀(14a)、室外热交换器(16)、制冷用膨胀阀(14b)、室内蒸发器(18)、冷却用膨胀阀(14c)、冷却部(50、52、55、56、57)以及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5a、15b)。在串联除湿制热模式中,制冷剂回路切换部使制冷剂以加热部、制热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制冷用膨胀阀、室内蒸发器的顺序循环。在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中,使制冷剂以加热部、制热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且使制冷剂以加热部、制冷用膨胀阀、室内蒸发器的顺序循环。另外,在制热串联冷却模式中,使制冷剂以加热部、制热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冷却用膨胀阀、冷却部的顺序循环。在制热并联冷却模式中,使制冷剂以加热部、制热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且使制冷剂以加热部、冷却用膨胀阀、冷却部的顺序循环。

    制冷循环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3867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80057572.4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0)具有: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6)、制冷用减压部(14b)、蒸发器(18)、分支部(13e)、冷却用减压部(14c)、温度调整部(50)、合流部(13f)、旁通通路(22a)、第一开闭阀(15a)。温度调整部(50)具有温度调节用热交换部(19),并将通过温度调节用热交换部的制冷剂作为热源来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在对送风空气和温度调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制冷冷却模式中,使室外热交换器(16)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并且使蒸发器(18)和温度调节用热交换部(19)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在对温度调整对象物进行加热的对象物预热模式中,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排出制冷剂经由旁通通路(22a)导向温度调节用热交换部(19),并将排出制冷剂所具有的热作为热源来加热温度调整对象物(80)。

    车辆用空调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3591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80073502.9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室外热交换器(20)、蒸发器(23)、第一减压部(13a)、第二减压部(22a)、切换部(25a,28a)、控制部(40)。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和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和外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器使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和流入散热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切换部对串联除湿制热模式和并联除湿制热模式进行切换,在该串联除湿制热模式下,室外热交换器和蒸发器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串联,在该并联除湿制热模式下,室外热交换器和蒸发器在制冷剂的流动上并联。在并联除湿制热模式时,在判定为从室外热交换器向压缩机流动的冷冻机油的量不充分情况下,控制部控制切换部以切换为串联除湿制热模式。

    制冷循环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39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80059420.8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应用于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部(12、40)、第一冷却用减压部(14b)、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的温度调整部(19a、50)、第二冷却用减压部(14c)以及冷却吸热对象物(82)的吸热部(19b、60)。在制热温度调节模式中,通过使第一冷却用减压部(14b)的节流开度(EX1)相对于第二冷却用减压部(14c)的节流开度(EX2)的开度比(EX1/EX2)变化来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该制热温度调节模式是在加热部(12、40)加热送风空气并且在温度调整部(19a、50)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的模式。

    制冷循环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39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80059420.8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应用于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部(12、40)、第一冷却用减压部(14b)、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的温度调整部(19a、50)、第二冷却用减压部(14c)以及冷却吸热对象物(82)的吸热部(19b、60)。在制热温度调节模式中,通过使第一冷却用减压部(14b)的节流开度(EX1)相对于第二冷却用减压部(14c)的节流开度(EX2)的开度比(EX1/EX2)变化来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该制热温度调节模式是在加热部(12、40)加热送风空气并且在温度调整部(19a、50)调整温度调整对象物(80)的温度的模式。

    制冷循环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4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80041462.9

    申请日:2019-06-13

    Abstract: 具有: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蒸发器(16、18);从在吸热对象物(81)之间循环的热介质吸热、或者从吸热对象物吸热从而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二蒸发器(19);能够变更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的第一节流部(14a、14b);能够变更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的第二节流部(14c);以及控制压缩机和第二节流部的工作,以使得与第二蒸发器的温度关联的温度(TWL1)接近目标温度(TWLO)的控制部(60)。在控制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以使得在第一蒸发器制冷剂不蒸发、在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发的第一模式中,控制部将目标温度(TWLO)设定得比在控制第一节流部和第二节流部以使得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双方制冷剂蒸发的第二模式的目标温度高。

    制冷循环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47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80041353.7

    申请日:2019-06-1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16)、空调用热交换器(16、18)、冷却用热交换器(19)、空调用减压部(14a、14b)、冷却用减压部(14c)、制冷剂流量检测部(60f)、以及控制部(60)。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空调用热交换器从空气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冷却用热交换器在由散热器散热后的制冷剂流中与空调用热交换器并联地配置,并且从在与吸热对象物(80)之间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空调用减压部调整流入空调用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减压量。冷却用减压部调整流入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减压量。制冷剂流量检测部对流入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检测。控制部控制冷却用减压部的工作,以使制冷剂流量检测部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大于预先设定的基准流量。

    制冷循环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42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2846.1

    申请日:2017-08-08

    Inventor: 小林宽幸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11)、加热用热交换器(12)、第一减压装置(15a)、室外热交换器(16)、第二减压装置(15b)、冷却用热交换器(18)、内气率调整部(33)以及控制装置(40)。第一减压装置使制冷剂减压。室外热交换器、冷却用热交换器使在第二减压装置中减压后的制冷剂与通过加热用热交换器之前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压力调节阀调节冷却用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Pe)。内气率调整部使内气率变化,该内气率是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在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控制装置控制内气率调整部的工作。蒸发压力调节阀使制冷剂蒸发压力随着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流量的增加而上升。在第一模式时,控制装置使内气率随着冷却用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Te)的下降而上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