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履历监视装置、造型物的制造系统以及造型履历监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9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80011852.3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取得已设的熔敷焊道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形状轮廓的形状传感器,控制部具有:焊接信息取得机构,其在与已设的熔敷焊道相邻的位置形成相邻的熔敷焊道时,取得相邻的熔敷焊道的形成中的焊接信息;以及缺陷候补提取机构,其基于形状轮廓推断已设的熔敷焊道中的具有阈值以上的根部角的角度特征部,并且基于焊接信息推断焊接信息的焊接特征部,将与角度特征部对应的焊接特征部和角度特征部建立关联而提取为缺陷候补。

    疲劳特性优异的焊接接头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468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22297.4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制造时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的钢材作为母材使用,并且焊接时的操作性优异,而且疲劳特性优异的焊接接头。一种焊接接头,其钢材具有期望的成分组成,钢材的金属组织以面积率计,90%以上是铁素体和贝氏体,并且,钢材的成分组成,满足Kp=[Mn]+1.5[Cr]+2[Mo]=2.4~4.5,和[Ti]/[N]=1.5~4.0这样的算式,此外,HAZ部的硬度梯度满足ΔHv/L<150这样的算式。

    T型焊接接头结构体的T接头部的疲劳特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2858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047097.8

    申请日:201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需实际制作焊接接头进行疲劳试验,能够简便快速评价T型焊接接头结构体的T接头部的疲劳特性的方法,其中,在将T接头部的焊趾部曲率半径定为ρ(mm),将T接头部的焊接热影响部的均匀拉伸率(%)定为UEHAZ,将T接头部的焊接热影响部的屈服应力(MPa)定为YPHAZ时,通过使用由下式(1)表示的焊趾部应变评价参数,对T型焊接接头结构体的疲劳特性进行评价,焊趾部应变评价参数(1)=(1.13×10-2×ρ-0.59)×(1.05×10-4×UEHAZ+1.64×10-2)×(5.15×YPHAZ-0.92)…(1)。

    低屈服比耐火钢材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3878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10127469.7

    申请日:2006-09-15

    Abstract: 提供一种耐火钢材,具有50~60公斤级(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为490~590MPa),同时具有低屈服比和优异的耐火性。本发明的耐火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04~0.15%、Si:0.1~1.0%、Mn:1.0~2.0%、P:0.020%以下、S:0.010%以下、Al:0.005~0.050%、Ti:0.02~0.08%、Cu:0.50~2.5%、N:0.002~0.010%、Mo:0~0.20%但不包括0.20%、Nb:0~0.005%但不包括0.005%、V:0~0.005%但不包括0.005%,以及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下述MS值为4.2~6.5%,视场面积1μm2中粒径为5nm~30nm的含Cu析出物低于250个。MS=5×[C]+[Mn]+[Ni]+2×[Cu]。

    缺陷产生预测方法以及缺陷产生预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71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80060324.2

    申请日:2021-07-07

    Inventor: 田村荣一

    Abstract: 造型计划支援方法使用数理模型将包括造型物的材料、熔敷焊道的焊接条件以及焊接轨道的各项目在内的输入信息与包括在该输入信息的条件下进行了层叠造型的情况下的造型物的缺陷信息在内的输出信息建立关系。使用该数理模型制作数据库,在数据库检索并求出造型物的缺陷信息,并提示缺陷信息。输入信息的项目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多个输入子项目。输出信息具有与输入子项目分别对应的多个单独缺陷信息。在生成数理模型时,通过数理模型将输入信息的输入子项目分别与单独缺陷信息建立关系。

    应变时效前后的韧性变化小的厚钢板

    公开(公告)号:CN103710621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454903.2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应变时效前后的韧性变化小的厚钢板。该厚钢板满足规定的化学成分组成,并且满足ΔG/[Si]>0.4以及[Ti]×[N]≥4.0×10-5,且具有铁素体部分比率为40~90面积%、贝氏体部分比率为5~60面积%的混合组织,铁素体部分比率+贝氏体部分比率的合计为90面积%以上,并且含有1面积%以上的硬质相,有效晶粒直径为3~25μm,另外,全部组织所包含的固溶C量为0.035质量%以下。

    韧性和应变时效特性优异的厚钢板

    公开(公告)号:CN102690989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65768.8

    申请日:2012-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作为海洋结构物等的原材所要求的强度,同时韧性和应变时效特性还优异的厚钢板,其含有C、Si、Mn、N、Ti,还含有从Nb、Ni和Cu构成的群中选出的2种以上,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化学成分满足下式(1)~式(3),金属组织为,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混合物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2.0μm以下(不含0μm),且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率为0.5~4.0%。下式中,[]表示厚钢板中的各元素含量(质量%)。2.0≤[Ti]/[N]≤5.0…(1)5.3≤7×[Si]+2×[Ni]+[Mn]+12×(5×[Nb]+3×[Ti])≤7.1…(2)65≤39×[Mn]+17×[Ni]+10×[Cu]≤78…(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