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15872.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对流层梯度的GNSS天顶对流层湿延迟估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计算目标测站的对流层湿延迟和对流层湿梯度;基于各参考站与目标测站的距离进行反距离加权插值,得到目标测站的对流层湿延迟初始估算值;根据预先构建的对流层梯度‑水平对流层湿延迟梯度映射关系,结合目标测站的对流层湿梯度,得到目标测站的水平对流层湿延迟梯度;根据所述目标测站的水平对流层湿延迟梯度,结合目标测站的对流层湿延迟初始估算值,得到目标测站的对流层湿延迟最终估算值。本发明通过将对流层梯度转化为水平ZWD梯度,改善GNSS天顶湿延迟的插值,提升ZWD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0336.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6/17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GNSS水汽层析输入数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GNSS水汽层析输入数据方法包括:将获取的GNSS水汽层析必要数据中的测站共有数据存入文本文件的文件头中;将GNSS水汽层析必要数据中的时间相关卫星共享数据按照观测时间顺序依次写入观测数据头;将GNSS水汽层析必要数据中的与观测时间顺序对应的卫星相关观测信息存放在观测数据体。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GNSS三维水汽层析技术缺乏标准化的数据存储方法,存储方式不统一和不规范为应用带来了诸多麻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10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9622.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的格网点匹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真实格网点投影到预设平面,得到格网映射点,其中,格网映射点在预设平面上均匀分布;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确定目标格网映射点,其中,目标格网映射点为最后一次迭代的质心,每次迭代的触须点和质心均为格网映射点,前进方向由质心指向最优触须点,最优触须点的适应性函数值最小,适应性函数值与触须点对应的真实格网点和用户真实位置之间的距离正相关,与触须点对应的真实格网点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的绝对值正相关;将目标格网映射点对应的真实格网点确定为最优格网点。通过本申请,在避免服务端承受过大的运算压力的前提下,提高系统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93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13957.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斗水汽层析垂直约束构建与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近期的无线电探空获得水汽密度或湿折射率,进行方程系数的拟合,以创建得到垂直约束方程;在所有垂向相邻的网格间均构建线性约束关系方程,得到线性约束关系方程组;将线性约束关系方程组与北斗三维水汽反演的基本观测方程进行联合,得到所有网格的水汽密度或湿折射率,并将当前得到的水汽密度或湿折射率与上次得到的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并当结果不满足设定条件时,进行迭代,直至满足迭代停止条件。本申请能够更好地表达常规和非常规状态下水汽的垂直分布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93763.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斗星地协同云边端弹性定位平台及方法,涉及北斗高精度数据服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构建多源模型云端综合定位服务、任务驱动北斗边缘分布式服务和北斗定位终端算法;根据云端模型对多源模型云端综合定位服务进行云端解算,获得云位置服务,根据边端模型对任务驱动北斗边缘分布式服务进行边端解算,获得边缘位置服务,根据终端算法和终端应用生成北斗定位终端算法对应的终端位置应用;将云位置服务、边缘位置服务和终端位置应用进行服务聚合,并将服务聚合结果输入至数据池,对数据池中的服务进行服务分发,获得定位结果;能够提升北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提升了区域复杂环境的作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401054.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区域电离层星间单差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基站接收机历史观测数据,计算观测到卫星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和穿刺点坐标组成数据集;分析数据集中一定时间段内的卫星穿刺点轨迹,选取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交点最多的卫星作为参考卫星;分析参考卫星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相交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校正方法对其他卫星整个观测时段的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实时计算当天观测数据的卫星穿刺点坐标和穿刺点处的电离层延迟值,将其加入测站数据集中,根据穿刺点轨迹交点数量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参考卫星,并对其他卫星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本发明提出的星间单差模型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实时的电离层星间单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7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10329.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能够不用受限于VRS数据服务数量,使系统服务格网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既满足了海量并发需求,提高了区域服务精度,又提升了用户精度,避免了资源浪费,能够自动释放空闲格网,在保障海量并发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全域自适应高精度数据服务,提升了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的速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36105.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复杂场景下的PPP和INS紧组合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基于高精度斜向电离层延迟信息构建斜向电离层模型,所述斜向电离层模型用于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对应的用户自身电离层延迟信息;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构建GNSS观测量模型,所述GNSS观测模型用于提供抗多路径观测值;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将惯性导航系统测量值、所述抗多路径观测值以及所述用户自身电离层延迟信息进行融合以实现所述PPP和INS的紧组合。可附加高精度电离层约束且无视GNSS信号多路径干扰,在复杂城市场景中实现高精度连续稳定的导航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1448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21532.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PP的短距离大高差NRTK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实时RTS改正数和广播星历,生成实时精密星历;步骤二:基于基准站、观测站和实时精密星历,采用PPP方法,估计得到实时高精度对流层延迟;步骤三:根据流动站的概略位置,基于多基准站,利用步骤二得到的高精度实时对流层延迟,采用插值或高程归算的方法,得到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本发明解决了网络RTK精度低的问题;具有在短距离大高差情形下提高网络RTK精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21533.0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距离大高差RTK中对流层延迟实测气象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基准站GNSS接收机和流动站RTK接收机同时配备实测气象观测传感器;步骤二:将流动站实测气象参数与基准站实测气象参数通过通信传输汇集在一处;步骤三:利用流动站和基准站的实测气象参数,计算各卫星路径上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斜路径对流层延迟之差,即对流层延迟改正值;步骤四:将对流层延迟改正值改正到其中一个站的观测值上;步骤五:将改正后的观测值和另一个站的观测值汇集在一处,构建双差观测方程,求解定位参数。本发明解决上述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具有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