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01054.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电离层星间单差结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区域电离层星间单差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基站接收机历史观测数据,计算观测到卫星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和穿刺点坐标组成数据集;分析数据集中一定时间段内的卫星穿刺点轨迹,选取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交点最多的卫星作为参考卫星;分析参考卫星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相交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校正方法对其他卫星整个观测时段的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实时计算当天观测数据的卫星穿刺点坐标和穿刺点处的电离层延迟值,将其加入测站数据集中,根据穿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401054.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区域电离层星间单差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基站接收机历史观测数据,计算观测到卫星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和穿刺点坐标组成数据集;分析数据集中一定时间段内的卫星穿刺点轨迹,选取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交点最多的卫星作为参考卫星;分析参考卫星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相交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校正方法对其他卫星整个观测时段的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实时计算当天观测数据的卫星穿刺点坐标和穿刺点处的电离层延迟值,将其加入测站数据集中,根据穿刺点轨迹交点数量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参考卫星,并对其他卫星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本发明提出的星间单差模型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实时的电离层星间单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3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13323.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聪旭 , 李平 , 徐晓磊 , 李樊 , 封博卿 , 刘文斌 , 崔梦真 , 张晓栋 , 尹毅 , 王遥遥 , 焦雯雯 , 王雪影 , 刘阳学 , 杨峰雁 , 李宗洋 , 李雅兵 , 王小利 , 刘亿 , 蒋丽丽 , 杨美皓 , 孙慧 , 马子彧 , 荆严飞 , 景汉铭 , 路志远 , 周子健 , 贺晗
IPC: G06F16/27 , G06F16/23 , G06F16/2455 , G06F16/242 , G06F16/248 , G06F16/26 , G06F16/21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和模型整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铁路数据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数据湖模块从接入平台的各个铁路数据源中,实时获取铁路数据并存储;数据湖模块包括数据摄取子模块和数据存储子模块;数据摄取子模块用于基于数据源地址实时从各个铁路业务数据源中导入铁路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子模块中;各个铁路数据源包括铁路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业务对应的数据源;通过模型库模块从各个铁路数据源中实时获取铁路设备设施模型,以文档形式存储在模型库模块中;模型库模块包括访问接口子模块,访问接口子模块用于接受作用于模型库模块的模型库操作请求并执行;本发明能够解决铁路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和共享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13322.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铁路沿线安全隐患遥感监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于预先确定的铁路周边环境中的安全隐患目标,获取与各个安全隐患目标相关的在不同时间和/或不同数据源的遥感图像数据;利用预先训练的用于识别铁路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生成对抗网络从各个遥感图像数据中分别提取特征并生成安全隐患识别结果;综合各个安全隐患目标相关的在不同时间遥感图像数据所得到的安全隐患识别结果,结合遥感图像数据的标签包含的地理信息的地理编码与配准结果,实现基于多时相遥感图像数据对铁路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监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多时相遥感图像数据对铁路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1551865.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年秋慧 , 王英杰 , 李聪旭 , 刘国梁 , 封博卿 , 王虎 , 蒋丽丽 , 刘文斌 , 罗年有 , 孙慧 , 秦健 , 王建伟 , 刘阳学 , 潘佩芬 , 崔梦真 , 王遥遥 , 贺晗 , 孙苗苗 , 杨峰雁 , 魏小娟 , 李芳 , 刘默涵 , 舒心 , 陶涛 , 赵晶
IPC: G06F30/20 , G06V10/4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线要素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若铁路线要素为打点生成,对于直线段子区间,采用阈值法对进行化简,对于曲线段子区间,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进行化简,获取化简后的铁路线要素;若为图纸生成或现场设备采集生成,对于直线段子区间,采用保留端点去除中间点方式进行化简,对于曲线段子区间,采用改进预测算法进行化简,获取化简后的铁路线要素;对化简后的铁路线要素进行传输。本发明对铁路线路要素进行区间划分,通过选取不同算法对线路要素进行化简,缩减化简时间,实现线要素的高效传输及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6233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67637.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67/125 , H04L6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自主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铁路自主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感知层,用于采集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铁路基础设施信息、移动装备信息和/或外部环境数据;传输层,用于通过预设通信网络,将目标数据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用于使用预设处理方式对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数据处理结果,将数据处理结果发送至应用层;应用层,用于基于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相应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保障智能化功能的实现,有效保障智能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3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32568.6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场景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交通图像,根据注意力机制标注轨道交通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将标注目标区域后的轨道交通图像输入生成模型,获得生成模型输出的轨道交通场景图。本发明中采用的方法通过轨道交通场景的视觉感知及图像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场景理解,利用场景图表征轨道交通场景的视觉态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32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072394.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定位领域,提供了轨道车辆定位方法及系统。轨道车辆定位方法包括:检测轨道车辆在行驶期间所经过的轨道扣件数量;基于检测的所述轨道扣件数量,计算所述轨道车辆的行驶距离。本发明实施例至少能够解决列车在隧道内的连续定位问题,同时定位精度高,效果稳定,且成本低,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0988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1285099.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封博卿 , 王遥遥 , 李聪旭 , 刘国梁 , 王英杰 , 王虎 , 刘文斌 , 罗年有 , 孙慧 , 秦健 , 王建伟 , 蒋丽丽 , 刘阳学 , 潘佩芬 , 崔梦真 , 贺晗 , 孙苗苗 , 杨峰雁 , 魏小娟 , 李芳 , 刘默涵 , 刘唯佳 , 舒心 , 陶涛 , 赵晶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轨道曲线特征的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列车在定位时的定位数据;对定位数据进行拟合,获取列车的拟合行驶轨迹;根据铁路轨道的电子地图,结合拟合行驶轨迹,确定列车的运行线路;基于投影法,根据定位数据在运行线路上的投影点,判断列车位于运行线路上的运行区段;确定列车位于运行线路的直线段,则利用直线投影法在运行线路上确定所述列车的定位,否则利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所述列车的定位。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列车定位数据拟合出列车的行驶轨迹,并将该行驶轨迹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依次分析出待定位列车的运行线路、运行区段以及准确的定位位置,有效的提高了全线路的列车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51865.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年秋慧 , 王英杰 , 李聪旭 , 刘国梁 , 封博卿 , 王虎 , 蒋丽丽 , 刘文斌 , 罗年有 , 孙慧 , 秦健 , 王建伟 , 刘阳学 , 潘佩芬 , 崔梦真 , 王遥遥 , 贺晗 , 孙苗苗 , 杨峰雁 , 魏小娟 , 李芳 , 刘默涵 , 舒心 , 陶涛 , 赵晶
IPC: G06F30/20 , G06K9/4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线要素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若铁路线要素为打点生成,对于直线段子区间,采用阈值法对进行化简,对于曲线段子区间,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进行化简,获取化简后的铁路线要素;若为图纸生成或现场设备采集生成,对于直线段子区间,采用保留端点去除中间点方式进行化简,对于曲线段子区间,采用改进预测算法进行化简,获取化简后的铁路线要素;对化简后的铁路线要素进行传输。本发明对铁路线路要素进行区间划分,通过选取不同算法对线路要素进行化简,缩减化简时间,实现线要素的高效传输及存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