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401054.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区域电离层星间单差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基站接收机历史观测数据,计算观测到卫星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和穿刺点坐标组成数据集;分析数据集中一定时间段内的卫星穿刺点轨迹,选取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交点最多的卫星作为参考卫星;分析参考卫星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相交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校正方法对其他卫星整个观测时段的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实时计算当天观测数据的卫星穿刺点坐标和穿刺点处的电离层延迟值,将其加入测站数据集中,根据穿刺点轨迹交点数量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参考卫星,并对其他卫星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本发明提出的星间单差模型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实时的电离层星间单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01054.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电离层星间单差结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区域电离层星间单差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基站接收机历史观测数据,计算观测到卫星的垂向电离层延迟和穿刺点坐标组成数据集;分析数据集中一定时间段内的卫星穿刺点轨迹,选取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交点最多的卫星作为参考卫星;分析参考卫星与其他卫星穿刺点轨迹相交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校正方法对其他卫星整个观测时段的电离层延迟值进行校正;实时计算当天观测数据的卫星穿刺点坐标和穿刺点处的电离层延迟值,将其加入测站数据集中,根据穿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8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90485.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P‑B2b卫星钟差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并预处理目标卫星的单差卫星钟差时间序列,生成目标卫星的多弧段PPP‑B2b卫星钟差时间序列;提取每个弧段PPP‑B2b卫星钟差的单差卫星钟差样本,以建立多弧段PPP‑B2b卫星钟差样本;基于多弧段PPP‑B2b卫星钟差样本,构建PPP‑B2b卫星钟差训练数据集,以训练LSTM神经网络,生成PPP‑B2b卫星钟差预测模型,以利用该模型执行PPP‑B2b卫星钟差预测操作。由此,解决了现有的卫星时钟预测方法仅基于单弧段钟差建模,从而导致PPP‑B2b卫星钟差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180225.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高差地区高精度定位CORS网FKP解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CORS站点GNSS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步骤二:计算各CORS站点的对流层总延迟改正数;步骤三:解算出各个站点的湿延迟改正数;步骤四:获取各个CORS站点的PWV值;步骤五:获取大气可降水量PWV随机域模型;步骤六:对CORS站点覆盖的三维空间区域进行三维格网剖分;步骤七:计算虚拟格网点处带有高程属性的PWV值;步骤八:播发格网化虚拟对流层湿延迟改正数;步骤九:解算出监测站点处的精确对流层误差改正数;步骤十:计算出该监测站点的其它精确误差改正数;步骤十一:解算准确坐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大高差地区网络RTK用户模糊度无法固定,或者出现定位精度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68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1821.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湖北珞珈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定位方法、卫星通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短报文管理平台根据电离层解算参数和观测数据,确定电离层改正参数和观测值噪声,观测值噪声包括:高度角的权重和信噪比的权重。短报文管理平台将电离层改正参数和观测值噪声传输至各卫星,由各卫星根据电离层改正参数进行差分编码处理,得到压缩后数据。各卫星对压缩后数据和观测值噪声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短报文,并将短报文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得终端设备基于各卫星发送的压缩后数据和观测值噪声得到定位结果。提升了观测数据的利用率,并且实现了恶劣环境下的瞬时分米级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98743.0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适应选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对监测站和基准站发送的差分数据进行解码,获得各目标卫星的载波/伪距观测数据及导航电文信息,并构建双差组合观测值方程;对双差组合观测值方程进行滤波和参数固定得到模糊度和坐标两参数的固定值;根据模糊度和坐标两参数的固定值及双差组合观测值方程构建验后残差向量;基于拉依达准则和验后残差向量剔除存在问题的目标卫星;通过松组合定位算法对剩余的目标卫星进行不同组合后构建的双差观测方程进行迭代滤波解算,得到每组卫星组合对应的验后残差值;基于验后残差值确定出每组卫星组合的检验量,将检验量最小的卫星组合作为最优卫星组合。本申请可自适应实现最优卫星组合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5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43938.5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1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历元实时钟差融合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RTS实时接收模块、实时精密钟差生成模块和实时精密钟差融合模块,接收多个分析中心的钟差改正数数据,将RTS钟差改正数应用于广播星历,生成实时钟差数据;根据钟差观测方程,采用最小二乘与给定基准约束,并根据Huber权函数迭代权值,实时计算得到融合钟差,实现钟差的实时融合与监测。本发明所采用的单历元钟差融合方法相较于传统卡尔曼滤波方法无需收敛时间,相较于加权平均方法,使用Huber权函数迭代权值减少了粗差影响;采用一阶差分作为观测值有效地解决了两种传统方法中都存在的基准跳变的问题。本发明所获得的融合钟差产品可以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提高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8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71821.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湖北珞珈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定位方法、卫星通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短报文管理平台根据电离层解算参数和观测数据,确定电离层改正参数和观测值噪声,观测值噪声包括:高度角的权重和信噪比的权重。短报文管理平台将电离层改正参数和观测值噪声传输至各卫星,由各卫星根据电离层改正参数进行差分编码处理,得到压缩后数据。各卫星对压缩后数据和观测值噪声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短报文,并将短报文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得终端设备基于各卫星发送的压缩后数据和观测值噪声得到定位结果。提升了观测数据的利用率,并且实现了恶劣环境下的瞬时分米级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180223.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高差地区高精度CORS网VRS解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各站点GNSS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步骤二:计算各站点的对流层总延迟;步骤三:解算各个站点的湿延迟;步骤四:解算各个CORS站点的PWV值;步骤五:进行空间结构性分析和空间变异性分析;步骤六:向数据解算中心发送监测站点概略坐标和高程;步骤七:计算虚拟基站处的PWV值,解算出该虚拟基站处的对流层误差改正数;步骤八:数据解算中心进一步解算该虚拟基站处的其它误差改正数,然后将其它误差改正数播发给监测站;步骤九:计算出监测站点的精确坐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大高差地区用户模糊度无法固定、定位精度过低、固定时间过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93763.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斗星地协同云边端弹性定位平台及方法,涉及北斗高精度数据服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构建多源模型云端综合定位服务、任务驱动北斗边缘分布式服务和北斗定位终端算法;根据云端模型对多源模型云端综合定位服务进行云端解算,获得云位置服务,根据边端模型对任务驱动北斗边缘分布式服务进行边端解算,获得边缘位置服务,根据终端算法和终端应用生成北斗定位终端算法对应的终端位置应用;将云位置服务、边缘位置服务和终端位置应用进行服务聚合,并将服务聚合结果输入至数据池,对数据池中的服务进行服务分发,获得定位结果;能够提升北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提升了区域复杂环境的作业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