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澄清效果提升的百香果全果果酒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1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97923.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澄清效果提升的百香果全果果酒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发酵前添加果胶酶、纤维素酶、谷氨酰胺转氨酶,在发酵后添加聚谷氨酸、皂土、可得然胶。本方法所得百香果全果果酒透光率高达98.9%。本发明制备的百香果果酒复合澄清剂能用于百香果全果制备百香果果酒应用,能显著提高百香果果酒澄清度,降低澄清工艺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缩短澄清处理的时间,有效保持果酒的风味及营养价值,提高果酒的生产效率;操作简单,容易实施,值得推广与使用。

    一种新型植物来源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8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8370.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植物来源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现代酶技术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来自Nicotiana attenuata的α‑葡聚糖磷酸化酶,对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磷酸解的最适pH、温度以及合成葡萄糖‑1‑磷酸的比酶活进行了研究,其比酶活达到了7U/mg;并对其在与纤维二糖磷酸化酶组成的级联反应体系中催化纤维二糖合成直链淀粉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催化30h时底物转化率达到28.9%。本发明筛选得到的α‑葡聚糖磷酸化酶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一株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50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457416.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子筛选及其RBS优化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表达量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载体pP43NMK‑hag和pP43NMK‑hag‑RBS4构建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使目的基因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酶活得到了提高,改造后的酶活分别是原始载体的1.30倍和1.69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抗载体及一株无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抗菌株B.subtilis 1A751‑dal‑/pP43NMK‑hag‑RBS4‑dpe‑dal,其摇瓶最高发酵酶活为24.72U/mL。

    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7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85590.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微生物进行改造,通过在乳糖合成菌株中重构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调控中心碳代谢并弱化副产物途径、上调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解除阻遏蛋白抑制、增强产物的胞外输出等策略实现无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乳酰‑N‑新四糖的高效合成。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和乳糖高效合成乳酰‑N‑新四糖,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产物安全无害,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44708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乳酰‑N‑新四糖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对lgtA和lgtB的外源表达,合理组合调控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中lacY,pgm,galE,galT和galK的过表达,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中的lacZ表达,并且优化培养过程中的碳源配置,从而达到了调控代谢通路的碳通量,提高乳酰‑N‑新四糖的产量的目的,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能力由304mg/L提升至1031mg/L,为乳酰‑N‑新四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固定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266275.X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以大孔载体、交联剂、双酶、无机金属离子杂化形成纳米花的固定化双酶方法,具体步骤是:a具有吸附功能的大孔载体吸附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b加入交联剂对酶进行交联;c酶与无机金属离子组装形成双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其中可以将a、b和c按任意顺序或同时进行制备固定化酶。本固定化双酶既具有较高的酶活,还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既改善大孔载体固定化酶易解吸的问题,又解决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不易装柱连续生产的弊端,对双酶和多酶的固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4708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乳酰‑N‑新四糖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对lgtA和lgtB的外源表达,合理组合调控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中lacY,pgm,galE,galT和galK的过表达,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中的lacZ表达,并且优化培养过程中的碳源配置,从而达到了调控代谢通路的碳通量,提高乳酰‑N‑新四糖的产量的目的,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能力由304mg/L提升至1031mg/L,为乳酰‑N‑新四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生产唾液酸乳糖-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

    公开(公告)号:CN118389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4982.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唾液酸乳糖‑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表达β‑1,3‑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基因lgtA、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lgtB、CMP‑唾液酸合成酶基因neuA、唾液酸乳糖转移酶基因bst*,形成了LST c的代谢通路;并通过模块组合策略,利用质粒拷贝数微调转录水平;通过敲除LST c代谢途径的旁支途径编码基因,优化前体UDP‑GlcNAc和UDP‑Gal模块的供给平衡,形成CTP辅因子再生系统,达到提高LST c产量的目的。最终获得一株LST c生产菌株,摇瓶产量为220.9mg/L,3‑L发酵罐产量达到922.2mg/L。

    一种提高岩藻糖基乳糖产量的工程大肠杆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6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530585.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岩藻糖基乳糖产量的工程大肠杆菌及生产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在大肠杆菌BL21(DE3)ΔlacZΔwcaJΔnudDΔpfkAΔlon宿主菌中组合调控HpfutC/HpM32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改变转录水平的控制元件(启动子),翻译水平的控制元件(RBS),融合标签以及基因拷贝数来提高α‑1,2/3‑岩藻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活力和可溶性表达。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实现了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的高效合成,菌株遗传稳定,转化率高,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一种提高乳酰-N-四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4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891714.6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四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lgtA和wbgO的外源表达,组合调控乳酰‑N‑四糖合成途径中galE,galT和galK的表达并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乳酰‑N‑四糖合成途径中的lacZ表达,以及对发酵培养基的半乳糖和IPTG添加量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乳酰‑N‑四糖产量的目的,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乳酰‑N‑四糖的能力由0.22g/L提升至4.00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四糖的产量达到19.80g/L,为乳酰‑N‑四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