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目清火菊花蚕豆酱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9435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00006.8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目清火菊花蚕豆酱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明目清火菊花蚕豆酱,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蚕豆310-330份、面粉12-70份、菊花3-6份,决明子2-3份,枸杞3-5份,熟地黄1-2份,石斛1-2份,肉苁蓉1-2份,牡丹皮3-4份,芦根1-2份,鱼腥草1-2份,马齿苋1-2份,金银花2-3份。本发明提出采用多种菌混合发酵,模拟蚕豆酱在自然环境下发酵状态,得到的蚕豆酱风味浓厚,在不同阶段添加不同菌种,加快发酵速度,使发酵周期缩短到30-40天,加入多种中药成分,使该菊花蚕豆酱具有滋肾养肝、清热明目、滋阴降火等作用。

    一种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

    公开(公告)号:CN10486229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23186.9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05 C12Y302/01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改造后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rquilensis)CGX 5-1来源的1,3-1,4-β-葡聚糖酶的第31位的天冬酰胺和187位的苏氨酸、102位的脯氨酸和125位的天冬酰胺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突变为半胱氨酸,分别获得单突变体N31C-T187C和P102C-N125C。将两队突变位点进行整合突变,获得N31C-T187C/P102C-N125C双二硫键突变酶。三株突变酶均表现出了更好的热稳定性。这些突变酶和野生酶相比更有利于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米曲霉来源蛋白酶及其在豆类发酵产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23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81604.1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米曲霉来源蛋白酶及其在传统豆类发酵产品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一个酸性蛋白酶两个中性蛋白酶以及一个碱性蛋白酶,所述的蛋白酶对于球蛋白和清蛋白具有较高的降解度;在45‑50℃下酶活最高,且具有良好耐盐性。用于制备酱油时,酱油的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有机酸以及风味物质均显著提升;其中风味物质的数量和含量均有显著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20‑25%;风味感官评价也更愉悦。在发酵的早期至中期阶段,显著提高了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以缩短酱油生产周期,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株适于酿造花红果酒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89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215713.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适于酿造花红果酒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r‑23已于2021年0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960;该菌株能够适应花红果汁的发酵环境、起酵速度快,发酵彻底,其发酵酒蒸馏后口感丰满且花红果香典型性明显,在工业化制备果酒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耐酸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

    公开(公告)号:CN1132347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431390.8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耐酸1,3‑1,4‑β‑葡聚糖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1,3‑1,4‑β‑葡聚糖酶的第1位的谷氨酰胺、第133位的异亮氨酸和第134位的缬氨酸通过重叠延伸PCR分别突变为谷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分别获得单突变体Q1E、I133L、V134A和双突变体Q1E/I133L。四株突变体表现出更好的酸性环境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和野生酶相比更有利于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一种山楂果酒的酿造工艺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36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384411.5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果酒的酿造工艺,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在山楂酒酿造过程中,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JNB‑HB‑66与酿酒酵母BCS103混菌发酵促进果香酯类物质的发生,增加了山楂酒中的温带水果香气,使山楂酒发酵后的风味更为丰富。通过调节发酵体系中的糖分、二氧化硫含量、pH、发酵时的温度等,得到了能使山楂酒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的新工艺,分别在初始含糖量为260g·L‑1、SO2添加量为20mg·L‑1、pH值为3.3以及温度为26℃时山楂酒口感和风味更佳,整体发酵时间缩短了1到2天。

    一株产高蛋白酶活的米曲霉及其在豆酱发酵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08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661413.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高蛋白酶活的米曲霉及其在豆酱发酵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米曲霉,已于2020年5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19628。用本发明的米曲霉制备的成曲中总蛋白酶活力较对照组提高了75.8%。同时,采用所述米曲霉发酵的豆酱中氨基酸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发酵相同的时间内比对照组中氨基酸含量提高了42.7%,鲜味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6.8%。这将加快豆酱发酵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质的降解,进而明显缩短豆酱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