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乳球蛋白特异性适配体的应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17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17393.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β‑乳球蛋白特异性适配体的应用。本发明基于β‑乳球蛋白环状适配体在β‑乳球蛋白表面的结合表位与抗体IgE在β‑乳球蛋白表面的结合表位具有共定位现象,能够有效掩盖β‑乳球蛋白表面的过敏原结合表位,提出了利用β‑乳球蛋白特异性适配体减轻β‑乳球蛋白引起的牛乳过敏反应;经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该环状适配体能有效抑制β‑乳球蛋白引发的过敏反应,在减轻牛乳过敏反应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7216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094212.6

    申请日:2020-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和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所述核酸适配体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具有60%以上同源性并且能够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序列;或由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衍生的能够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序列。该核酸适配体能特异性结合牛乳及乳制品中过敏原β‑乳球蛋白,为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高灵敏度、低成本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72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94212.6

    申请日:2020-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和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所述核酸适配体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与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具有60%以上同源性并且能够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序列;或由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衍生的能够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序列。该核酸适配体能特异性结合牛乳及乳制品中过敏原β-乳球蛋白,为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高灵敏度、低成本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一种特异性识别阿洛西林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39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6404.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阿洛西林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适配体进行截短优化,得到了对阿洛西林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核酸适配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先结合阿洛西林的核酸适配体无法与PDDA结合而使PDDA呈游离态,游离的PDDA会导致AuNPs聚集,而AuNPs聚集会导致AuNPs对MAPbBr3@ZIF‑8的荧光淬灭效果降低的原理,将阿洛西林与MAPbBr3@ZIF‑8的荧光信号相偶联,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的阿洛西林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是阿洛西林的新型识别元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多种检测方法的构建,能够实现阿洛西林的快速检测。

    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优化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17396.1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β‑乳球蛋白的优化适配体及其应用。该优化适配体由β‑乳球蛋白原始适配体Lg‑18经优化后得到,所述β‑乳球蛋白原始适配体Lg‑18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优化的方式包括剪裁、碱基突变和结构优化。本发明以β‑乳球蛋白为靶标,在SELEX筛选获得的原始序列基础上,结合剪裁、碱基突变以及结构强化等手段,获得了能以高亲和力及特异性识别结合β‑乳球蛋白的优化适配体序列,该优化的适配体序列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能有效降低适配体对应用环境体系的敏感性。

    基于磁分离的3D-DNA步行器适配体传感器及克罗诺杆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4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030583.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分离的3D‑DNA步行器适配体传感器及克罗诺杆菌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适配体作为克罗诺杆菌属的识别分子,使用的适配体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易于标记,对克罗诺杆菌属具有高度亲和力和高度选择性。通过高选择性适配体修饰的MNPs识别并分离靶标与带有荧光标记的信号探针的AuNPs轨道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信号快速累积。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克罗诺杆菌属所有种属菌检测中,且能够不依赖传统的蛋白酶的特异性酶切作用,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避免了环境因素波动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高灵敏检测,其检测限可达到1.6CFU/mL。

    一种基于截短适配体的双模式纳米传感器及其在检测辣椒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22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7096.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截短适配体的双模式纳米传感器及其在检测辣椒素中的应用。本发明基于截短适配体Cap‑1‑2通过无酶等温双重扩增介导的动态DNA系统,首次构建双模信号的免疫层析适配体传感器,实现对CAP的灵敏检测。荧光探针嵌入G‑四链体表现出出色的荧光信号,可对高通量的食用油样品进行高效检测。胶体金连接Mg2+的三接头脱氧核酶裂解的生物素化DNA(DS‑B),并在侧流层析试纸条上表现出出色的比色信号。该比色法可在护理点实现即时检测(POCT)。且该双模式纳米传感器检测信号为0.054ng/mL,回收率为89.44%‑98.77%,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该双模式纳米传感器具有更高的通量、更好的便携性和更高的灵敏度,在食品领域的快速检测具有巨大前景。

    一种特异性识别阿拉斯加鳕鱼、裸盖鱼和南极犬牙鱼的引物探针组合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48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21599.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阿拉斯加鳕鱼、裸盖鱼和南极犬牙鱼的引物探针组合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阿拉斯加鳕鱼、裸盖鱼和南极犬牙鱼为靶标,设计上游及下游通用引物,分别为阿拉斯加鳕鱼、裸盖鱼和南极犬牙鱼设计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三种探针经过设计和筛选,彼此不同能够特异性识别各自鱼种,且均落在上下游通用引物之间。之后进行qPCR实验,得到阿拉斯加鳕鱼、裸盖鱼和南极犬牙鱼的扩增曲线及标准曲线,能够同时对样品中的阿拉斯加鳕鱼、裸盖鱼和南极犬牙鱼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