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5454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206039.5
申请日:2021-10-16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C211/63 , C07D295/037 , A61K31/14 , A61K31/452 , A61K31/5375 , A01N43/40 , A01N43/84 , A01N33/12 , A01P1/00 , A01P3/00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和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抑菌、抗癌作用的双氢化诺卜基季铵盐及其应用,本发明用氢化诺卜基的叔胺和含氢化诺卜基的卤代烃在弱极性溶剂下搅拌反应,反应后产物经抽滤、洗涤和真空干燥,分别合成得到6种双氢化诺卜基季铵盐化合物。并且这6种双氢化诺卜基季铵盐化合物对10种植物病原菌和4种有害细菌具有优良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本发明原料丰富,合成方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纯化后处理操作简单。相比于传统的抗菌、抗癌药剂,这类化合物具有结构简单,环境污染小,安全无毒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植物来源的抗菌、抗癌药物的应用提供了药用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6040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40827.5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檬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缓慢加入到装有柠檬醛的锥形瓶中,密封好后移入到水浴锅内,避光搅拌,得到的包合物溶液过滤后冷冻干燥,第一次冷冻干燥后得到的包合物粉末经过溶剂洗涤后,进行第二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柠檬醛/羟丙基‑β‑环糊精。本发明制备的柠檬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够解决柠檬醛挥发性快,光稳定性差,水溶性差等问题;采用了水溶性好,且价格便宜的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包合物的壁材,与传统的β‑环糊精相比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制备工艺简单,且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21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060635.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掺杂多孔碳微球作为氯硝柳胺类氧化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木糖为碳源,引入F127模板剂和硫酸,水热反应后得到前置物,将干燥后的前置物和磷酸活化,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煅烧制备磷掺杂多孔碳微球;制备的磷掺杂多孔碳微球和超纯水按1mg/mL的比例超声分散后,在玻碳电极上滴涂5μL的分散液,烘干后,进行电化学检测,修饰电极对氯硝柳胺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类氧化酶反应。该修饰电极能实现对氯硝柳胺的高效,灵敏,选择性检测,并可成功应用于测定稻田水中氯硝柳胺的含量;本发明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传感器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3047.8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C233/09 , C07C233/15 , C07C233/25 , C07C231/02 , C07D213/75 , C07D277/46 , C07D277/82 , C07D333/38 , C07D215/38 , C07D217/22 , A01N43/40 , A01N43/42 , A01N43/10 , A01N43/78 , A01N37/1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茅酸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为:将香茅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冰浴滴加由有机溶剂溶解的酰氯化试剂,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60℃,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溶剂,得香茅酰氯;将香茅酸酰氯溶于有机溶剂中,冰水浴条件下搅拌,搅拌后缓慢滴加到盛有芳胺、三乙胺和有机溶剂的容器中,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80℃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溶剂,柱层析得香茅酸酰胺类衍生物纯品。该衍生物作为抗菌剂对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在制备抗菌剂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777791.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A01N47/34 , A01N43/90 , A01N43/653 , A01N43/54 , A01P3/00 , C07C33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樟脑缩氨基硫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增效杀菌剂,所述农用增效杀菌剂为樟脑缩氨基硫脲或由樟脑缩氨基硫脲和市售杀菌剂组成,所述樟脑缩氨基硫脲与市售杀菌剂之间摩尔比为1‑55∶55‑99,所述杀菌剂为三环唑、己唑醇、苯醚甲环唑、醚菌脂、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中的一种。本发明高效制备樟脑缩氨基硫脲,并将其用作增效杀菌剂,或与市售杀菌剂组合使用,提高了现有市售抗菌剂的使用效果,减少农药用量;并测试了本发明农用增效杀菌剂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樟脑缩氨基硫脲对植物真菌病害(尤其水稻纹枯病菌)体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具有作为新型农药前体化合物或增效剂的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0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879794.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 吉安市中香天然植物有限公司
IPC: C07C335/26 , C07C331/32 , C07C51/60 , C07C57/66 , C07C51/15 , C07C57/03 , A01N47/3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柠檬醛基酰基硫脲新型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氢化和氧化反应将柠檬醛转化为香茅酸;(2)将香茅酸、草酰氯和溶剂二氯甲烷混合,冷凝回流反应,旋蒸除去溶剂二氯甲烷,得到香茅酸酰氯;(3)香茅酸酰氯先与硫氰酸钾反应,再与取代苯胺反应生成柠檬醛酰基硫脲类衍生物粗品,溶剂为乙腈;(4)步骤(3)的反应结束后,通过旋蒸去除溶剂乙腈,反应物经乙酸乙酯冲洗后,顺次进行酸洗和柱层析分离,得到柠檬醛基酰基硫脲衍生物成品。本发明制备柠檬醛基硫脲新型衍生物,并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用于防治植物真菌,具有十分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517385.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掺杂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孔隙结构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领域。通过一定质量的木聚糖为碳源,引入一定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软模板和一定容积的硫酸为促碳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水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前置物,使用乙醇和水离心清洗,干燥后的前置物和磷酸按一定比例活化,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煅烧制备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隙结构纳米碳球。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碳球均匀分散、可获得等级孔隙结构和纳米尺度,同时具有成本低廉,工序少、操作简易等优点,且制备的碳球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电极材料工业化生产及吸附领域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44879.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D277/50 , A01N43/7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和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噻唑腙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噻唑腙衍生物的制备步骤包括:(1)将氨基硫脲、α‑溴代苯乙酮和酮类物质混合后,冷凝回流;(2)待反应结束后,通过旋蒸去除多余酮类物质或溶剂,反应物经乙酸乙酯冲洗后,用乙醇重结晶,即得噻唑腙衍生物;所述酮类物质为丙酮,戊酮,庚酮,环己酮中的一种;其中,所述酮类物质为环己酮时,还需要加入乙腈作为溶剂。本发明的噻唑腙衍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因此开发新型抗菌剂,或其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或增效剂以及与商品杀菌剂组合用于防治植物真菌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908116.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IPC: C07D493/08 , B01J29/4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合成分级孔HZSM‑5催化剂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选择性催化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所述高选择性催化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ZSM‑5分子筛进行脱硅处理,引入NH4NO3溶液实现离子交换,得到分级孔HZSM‑5。2)以α‑松油醇为原料,以所制备分级孔HZSM‑5为催化剂,在常压加热条件下催化α‑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突破了以往的α‑松油醇合成1,8‑桉叶素收率低的技术壁垒。采用不同硅铝比的分子筛ZSM‑5改性,对催化反应的催化效果也不同,其最佳反应条件也不同,但总体得率较高,因此具有较大的调整性和探索条件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17843.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江西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同时区分检测的电化学传感方法,该方法以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一阶导数伏安法实现了两种这两种黄酮化合物可区分检测。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是以木聚糖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引导剂,通过水热法结合磷酸活化合成。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进行电化学检测,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类氧化酶反应,与传统伏安法相比,一阶导数伏安法实现了两种黄酮化合物可区分检测。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具有传感器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选择性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解决了两种黄酮化合物可难以同时区分检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