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3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665654.5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IPC: C07C311/46 , C07C303/40 , C07D333/38 , A01N43/10 , A01N37/2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酰胺基叔丁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imgabs0#其中:R1基团为2,4,5‑三氯苯基、2,4,6‑三溴苯基或2‑三氟甲基‑4‑氯苯基;R2基团为烷基、苄基、苯基或杂环基团。本发明提供的2‑酰胺基叔丁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用于对油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禾谷镰刀病、辣椒疫霉病等真菌、卵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治;以及对柑橘溃疡病、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瓜类果斑病、番茄溃疡病等细菌引起的病害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35908.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07/68 , C07D333/38 , C07D307/24 , C07D207/34 , C07D213/81 , C08G1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碱性基团的杂环类二元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含碱性基团的杂环类二元酸具有式I所示结构:#imgabs0#其中,Y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团,R1、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所述含碱性基团杂环类二元酸可做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尤其是可作为扩链剂用于制备聚氨酯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707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68185.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B43/08 , C07C253/00 , C07C255/50 , C07C255/54 , C07C255/52 , C07C255/03 , C07D213/85 , C07D333/38 , B01J23/72 , B01J27/24 , B01J3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氧化醚类化合物制备腈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将醚类化合物、氨源及氮掺杂的介孔碳负载的铜基单原子催化剂加入到溶剂中,放入压力容器中密闭,通入0.2‑2.0MPa的氧源气体,在130‑200℃反应20‑50小时,即可将碳‑氧键氧化断成相应的腈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体系具有催化剂活性高,该方法适用范围广,且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后处理简单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35329.7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313/06 , C07D307/68 , C07D333/38 , C07D213/79 , C07D213/80 , C07D213/803 , B01J31/22 , C07F7/08 , C07B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亚磺酰胺羧酸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及应用,该手性亚磺酰胺羧酸化合物具有式(1)结构的化合物,主要结构特征是在杂芳环的邻位同时存在羧酸和手性亚磺酰胺取代基,其中手性亚磺酰胺中的取代基可以是芳基和烷基,而杂芳环可以是单或多取代苯环、单或多取代萘环、噻吩或者呋喃环和吡啶环。该手性亚磺酰胺的合成步骤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该手性羧酸是一种新型的质子酸类手性催化剂。特别适用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产物具有较高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3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0083265.1
申请日:2023-02-08
IPC: C07D295/192 , C07D209/08 , C07D295/185 , C07D213/81 , C07D333/38 , C07B4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制备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以有机溶剂为介质,以醛和氮原子上含有活泼氢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为原料,在光催化剂和/或碱的作用下,反应物在含氧氛围和光照条件下搅拌反应后经分离得到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光照条件在空气氛围和室温及常压下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65010.3
申请日:2024-08-03
Applicant: 泰诚思(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C237/22 , C07C237/42 , C07C237/24 , C07D213/81 , C07D213/82 , C07D333/38 , C07K5/033 , C07K7/02 , C07K5/062 , A61K47/54 , A61K47/64 , A61K47/68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双联烯连接子、连接子与药物缀合物、抗体偶联药物及其用途。所述双联烯连接子,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通式Ⅰ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双联烯连接子,其可以简便的基于共价巯基桥接定点偶联抗体,其可以应用于大多数抗体,与对抗体进行繁琐的重组改造相比,使用本发明中的双联烯连接子定点偶联位点的方法不需要重组改造抗体,所以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源,应用前景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2608.6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7/68 , C07D207/323 , C07D333/38 , C07C67/333 , C07C69/7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逆D‑A反应制备五元环双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真空条件下,将取代双环[2,2,1]庚‑2‑烯类化合物,反应,得到五元环双烯化合物。该方法在持续抽真空条件下对双环[2,2,1]庚‑2‑烯类化合物进行加热,将气体产物快速移出反应体系,分解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使其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温度下即可分解完全,节约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6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55450.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B01J31/22 , C07D213/86 , C07D401/12 , C07D471/04 , C07D491/048 , C07D401/14 , C07D403/12 , C07D417/12 , C07D209/86 , C07D405/12 , C07D409/12 , C07D207/16 , C07D207/34 , C07D209/42 , C07D333/38 , C07D307/68 , C07C213/02 , C07C217/92 , C07C221/00 , C07C225/22 , C07C253/30 , C07C255/58 , C07D213/74 , C07D317/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杂环羧酸酰基肼类配体及其在铜催化芳基卤代物偶联反应中的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用途;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所述的式I化合物可以用作为铜催化芳基卤代物偶联反应中的配体,用于催化形成C‑N、C‑O、C‑S、C‑C键等芳基卤代物的偶联反应。#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49501.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333/38 , C07C231/12 , C07C233/65 , C07C315/00 , C07C317/44 , C07D213/57 , C07C253/30 , C07C255/58 , C07C255/57 , C07D313/10 , C07C25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催化双官能化制备联芳烃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为芳族格氏试剂与钛酸酯、铁盐与铁盐配体、芳族甲酸衍生物和氧化剂在溶剂中混合加热获得联芳基钛试剂,联芳基钛试剂原位与亲电试剂反应获得含两或多个官能团的联芳烃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多个反应一锅法完成,使用的两种过渡金属Fe和Ti均为丰度高、毒性小的廉价金属,无需使用复杂的膦或NHC配体,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7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74050.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德山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IPC: C07B45/00 , C07B41/06 , C07C327/26 , C07C327/22 , C07D333/38 , C07C45/45 , C07C49/784 , C07C49/813 , C07C49/84 , C07C45/41 , C07C47/575 , C07C253/30 , C07C25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硫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酮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及醛衍生物的制造方法。目的是提供硫酯衍生物、酮衍生物及醛衍生物的新制造方法。提供:使酯衍生物、硫醇和格氏试剂接触从而制造硫酯衍生物的方法;利用上述方法得到包含硫酯衍生物的反应混合物后,使包含硫酯衍生物的反应混合物、格氏试剂和铜盐接触从而制造酮衍生物的方法;利用上述方法得到包含硫酯衍生物的反应混合物后在钯催化剂存在下使包含硫酯衍生物的反应混合物和有机锌试剂接触从而制造酮衍生物的方法;利用上述方法得到包含硫酯衍生物的反应混合物后在钯催化剂存在下使包含硫酯衍生物的反应混合物和硅烷化合物接触从而制造醛衍生物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