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8799.6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 桂东县蓝老爹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IPC: G16B40/30 ,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20 , G06F18/23213 , G16B20/3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选抗旱茶树种质的方法和应用。所述筛选抗旱茶树种质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茶树进行反复干旱处理后,测定样本的表型、代谢组数据、转录组数据;步骤2:从代谢组数据中筛选表达模式为第一次受到干旱时未响应或响应未有显著性,而在多次反复干旱后具有显著响应的差异代谢物作为“记忆”代谢物;步骤3:筛选及分析反复干旱处理茶树中的差异基因:从差异基因中筛选出记忆关键基因;步骤4:根据记忆关键基因在茶树叶片中的转录水平,确定转录水平高的为抗旱茶树种质。本发明对9个记忆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选取的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其在筛选抗旱茶树或提高茶树抗旱性中有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36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03968.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 桂东县蓝老爹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IPC: A23F3/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花果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花果香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花果香红茶包括以下组分:40‑70份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30‑45份佛手柑果皮和5‑15份茉莉花。本发明采用佛手柑、茉莉花香科植物为辅助原料与保靖黄金茶1号直条红茶窨制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加工过程通过控制佛手柑与茉莉花的窨制比例、配花果量、干燥温度、茶坯含水量等参数,使茶坯都充分吸收茉莉花的花香和佛手柑的果香,提高了茉莉花、佛手柑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让夏秋茶利用率提高,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耗能低、节约材料、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低且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品质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33068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036045.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固体发酵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将辣木鲜叶、辣木嫩梢、辣木花自然阴干;然后将阴干的辣木嫩梢按3:1‑4:1的比例加水打浆,添加1%的木瓜蛋白酶酶解后抽滤,取过滤清液添加红曲霉和植物乳杆菌混合菌种培养即得发酵母液;接着在阴干的辣木鲜叶、辣木嫩梢上喷洒制备的发酵母液,自然摊放24‑48h;最后取发酵后的辣木鲜叶70%-80%、辣木嫩梢15%-25%,以及阴干的辣木花5%混合均匀后使用模具填料压紧,并陈化即得辣木固体发酵茶。按本发明生产的辣木固体发酵茶的蛋白水解充分,各种营养素保留完整,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的发酵风味且易于存放,产品工艺流程简单易控,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2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16698.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土壤的改良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碱性农业废弃物中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来改良酸性土壤,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联合的土壤复合修复技术。本发明利用农闲田堆制茶叶废弃物、牛粪、草木灰等碱性农业废弃物,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毒无害,能避免化学修复剂对土壤造成的二次伤害问题。堆置场地选择作物行间、果园林下、冬闲田等农闲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又避免了传统堆肥大量占用地面空间的弊端,并可实现边修复边生产。添加蚯蚓加快了农业废弃物腐熟速度,缓解了传统堆肥堆置时间较长的问题,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还可有效提高土壤生态系统自身的活力,增强土壤自身抗酸能力,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1834.6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奶灰青霉菌GF3及应用,奶灰青霉菌(Penicilliumcremeogriseum)GF3于2023年09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796,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 cremeogriseum GF3,所述的奶灰青霉菌GF3的发酵原液、菌悬液和难挥发性代谢物对茶树根腐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该菌株对烟草根腐病、茄子褐纹病、马铃薯早疫病、茭白根腐病、玉米大斑病、柑橘沙皮病、辣椒枯萎病、黄精炭疽病、茭白根腐病、草莓疫病等具有广谱抑菌效果。本发明为植物镰刀菌根腐病及其他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生防微生物资源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97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583542.X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由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三叶海棠1.7‑2.0,红茶0.2‑0.5,山楂0.1‑0.4,绞股蓝0.1‑0.3;本发明中三叶海棠叶中含有茶碱、黄酮甙以及多种黄酮等有效物质,具有强心、抗菌、降血压、降解脂肪、健胃开脾等保健功效;本发明的袋泡茶具有方便携带、冲泡快捷、用量标准、清洁卫生、便于调味饮用,结合三叶海棠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药理作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丰富三叶海棠深加工产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53306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6045.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 A23Y222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固体发酵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将辣木鲜叶、辣木嫩梢、辣木花自然阴干;然后将阴干的辣木嫩梢按3:1-4:1的比例加水打浆,添加1%的木瓜蛋白酶酶解后抽滤,取过滤清液添加红曲霉和植物乳杆菌混合菌种培养即得发酵母液;接着在阴干的辣木鲜叶、辣木嫩梢上喷洒制备的发酵母液,自然摊放24-48h;最后取发酵后的辣木鲜叶70%-80%、辣木嫩梢15%-25%,以及阴干的辣木花5%混合均匀后使用模具填料压紧,并陈化即得辣木固体发酵茶。按本发明生产的辣木固体发酵茶的蛋白水解充分,各种营养素保留完整,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的发酵风味且易于存放,产品工艺流程简单易控,对环境无污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