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78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66050.3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起燃温度以上设置预设数目个温度阶梯;将柴油氧化催化器的上游温度提升至所述起燃温度;将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的下游设定温度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依次提升至每个所述温度阶梯。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方法,能够使中毒后的DOC逐步恢复催化能力。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装置。

    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2411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770094.X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和下层水腔,隔板上具有用于将下层水腔内的冷却液导入上层水腔的串水孔,串水孔能够对上层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冷却液进行汇流,下层水腔内的排气侧底板具有汇流槽。将缸盖冷却水腔分成上下两层,中间用隔板隔开,全部水流流过下底板,加强火力板冷却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缸盖的刚度和强度的辅助作用;冷却水通过串水孔自下而上冷却,从而加大过水面积,加强鼻梁区冷却效果,并且通过串水孔的导向可对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使更多的冷却液流向需要冷却的区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下层水腔内排气侧的汇流槽可进一步改善排气侧的冷却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一种缸套密封结构及发动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7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78432.1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缸套密封结构及发动机,该缸套密封结构包括缸套、机体和缸套密封圈,机体套设于缸套外,缸套密封圈设置于缸套和机体之间,且缸套密封圈位于缸套的密封圈槽内,缸套密封圈包括内侧壁、顶壁、外侧壁和底壁,沿缸套密封圈的轴向,内侧壁的两端和外侧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顶壁和底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的截面均呈波浪形,内侧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波峰,第一波峰和密封圈槽的底壁贴合,多个第一波峰与缸套之间形成多道密封,外侧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波峰,第二波峰和机体贴合,多个第二波峰与机体之间形成多道密封,密封效果稳定,同时,在安装时,缸套密封圈与机体线接触,可避免发生扭转。

    一种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7811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66050.3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起燃温度以上设置预设数目个温度阶梯;将柴油氧化催化器的上游温度提升至所述起燃温度;将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的下游设定温度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依次提升至每个所述温度阶梯。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方法,能够使中毒后的DOC逐步恢复催化能力。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柴油氧化催化器的恢复装置。

    一种叶片风速仪标定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3867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59341.3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风速仪标定装置,包括外套筒、端盖、旋转轴、锁紧机构、连接框架、导流片、外槽轮,外套筒用于形成进气腔体,端盖用于封堵外套筒的上端口以及支撑旋转轴等部件,导流片可在旋转轴的带动下调整进气角度。本方案工作原理为:启动试验设备,依次调整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对应不同的进气角度,等待各个传感器所测数据稳定后,记录各个传感器数据,统计出各个角度下的涡流比数据,并与标准涡流比数据进行对比,用于评估当前叶片风速仪的测试精度。本方案利用外槽轮和连接框架以及可旋转导流片的组合联动机构,实现了可变进气导向,可以进行多个涡流比的标定以及正反涡流比的标定。

    一种调节装置及发动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82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08086.X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包括:开设有EGR取气口的排气歧管;设置在排气歧管上并位于EGR取气口下游的挡板,挡板通过伸入到排气歧管内腔中阻挡废气,令EGR取气口的废气量增大;驱动挡板伸入到内腔中的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排气歧管上并驱动挡板反向移动以解除对废气阻挡的第二驱动部件;其中,当气缸排出的废气依次流经EGR取气口和挡板所在位置时,挡板对废气进行阻挡;当气缸停止排气时,挡板解除对废气的阻挡。上述结构中,令EGR率的改变与发动机的工作相位相匹配,实现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EGR率的动态调节,避免了因EGR管路产生较大的节流损失而导致排气能量利用率的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调节装置的一种发动机。

    EGR混合器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97982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90541.5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混合器及具有其的发动机,EGR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及EGR管路,EGR管路包括:伸入混合器壳体内部的EGR出气管段,EGR出气管段上设置有出气口;设置于EGR出气管段上,用于调节出气口的出气面积的出气口调节装置;调整出气口调节装置相对于EGR出气管段位置的弹性装置;当EGR管路的进气压力增加时,出气口调节装置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力相对于EGR出气管段运动,出气口的出气面积增加;当EGR管路的进气压力减小时,出气口调节装置在弹性装置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相对于EGR出气管段运动,出气口的出气面积减小。上述EGR混合器,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及较低的EGR管路节流损失。

    取气角度确定装置及取气角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81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63935.1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气角度确定装置及取气角度确定方法,取气角度确定装置包括试验台及排气管结构(1),所述排气管结构(1)包括排气歧管(1-1)及EGR取气管(1-3),所述EGR取气管(1-3)的一端与所述排气歧管(1-1)的取气连接处中的一个位置设置有球形连接部,另一个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球形连接部转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试验台包括向所述排气管结构(1)提供进气的进气装置及用于检测所述EGR取气管(1-3)的EGR流量的第一EGR流量计(3)。本发明提供的取气角度确定装置,能够通过排气管结构的取气角度的任意调节,确定最佳EGR取气管角度,实现了废气的合理利用。

    一种用于调节EGR废气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129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80836.7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节EGR废气温度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在EGR冷却器的出水口设置有电控调节阀的冷却EGR系统中,包括:当检测到发动机处于低速低负荷工况下时,根据当前第一实际EGR废气温度与第一目标EGR废气温度控制电控调节阀减小开度以减少EGR冷却器的水路的水流量;当检测到发动机处于高速高负荷工况下时,根据当前第二实际EGR废气温度与第二目标EGR废气温度控制电控调节阀增大开度以增加EGR冷却器的水路的水流量。本申请该方案通过利用电控调节阀控制EGR冷却器对进入气缸的废气温度的调控,将气缸排气温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从而满足了SCR加热温度需求和DPF再生温度需求,并且降低了NOx的排放。

    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2411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70094.X

    申请日:201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和下层水腔,隔板上具有用于将下层水腔内的冷却液导入上层水腔的串水孔,串水孔能够对上层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冷却液进行汇流,下层水腔内的排气侧底板具有汇流槽。将缸盖冷却水腔分成上下两层,中间用隔板隔开,全部水流流过下底板,加强火力板冷却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缸盖的刚度和强度的辅助作用;冷却水通过串水孔自下而上冷却,从而加大过水面积,加强鼻梁区冷却效果,并且通过串水孔的导向可对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使更多的冷却液流向需要冷却的区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下层水腔内排气侧的汇流槽可进一步改善排气侧的冷却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