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1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8766.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催化剂失效再生的方法,包括:将清洗剂和中毒催化剂混合,超声处理,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样件;所述清洗剂包括强碱、絮凝剂和表面活性剂;强碱选自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絮凝剂选自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选自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硫酸酯、聚氧乙烯乙基醚和乙基己基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所述样件上喷涂贵金属溶液,得到再生催化剂。上述方法中采用特定种类的强碱、絮凝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能有效去除中毒催化剂中有毒硅物种,耗时短、操作简单,且硅去除率高;清洗后再结合贵金属溶液的喷涂,使得再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接近新鲜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28657.6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01N13/08 , F01N13/1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气管设计方法及排气管,排气管设计方法包括确定预期优化第一歧管,确定预期优化第一歧管包括:确定预设第一歧管的雷诺数,确定待选第一歧管的吸力面侧攻角取值范围。在待选第一歧管的吸力面侧攻角取值范围内选择多个第一待选攻角,在预设约束条件范围内选择多个待选翼型,分别确定各个待选翼型在预设第一歧管的雷诺数和各个第一待选攻角下的阻力系数,将其中最小的一个阻力系数对应的待选翼型作为第一目标翼型。在第一歧管的攻角取值范围内选择多个第二待选攻角,根据第一目标翼型分别建立各个第二待选攻角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根据第一预设工况对各个第一三维模型进行流体仿真,确定预期优化第一歧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3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561032.3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氨泄漏原因的判断方法,包括:检测尾气排放发生氨泄漏;判断本次驾驶循环开始时读取的氨储初始值是否为0;若所述氨储初始值为0,则进一步读取本次驾驶循环内的车辆启动后的总时长,判断所述车辆启动后的总时长是否小于预设值A;若所述车辆启动后的总时长小于预设值A,则判定ECU的氨储值存储异常,从而对氨泄漏的原因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5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031582.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该方法包括:分别将DPF1和DPF2作为当前DPF,根据废气质量流量、当前DPF的上游温度测量值、DPF上游lambda值、当前DPF的模型碳烟质量的滞环反馈值确定当前DPF被O2氧化的碳烟质量流量;根据NOx质量流量、当前DOC的空速、DOC上游温度、当前DPF的模型碳烟质量的滞环反馈值、当前DPF的空速、当前DPF的上游温度测量值、NO2与碳烟化学反应的系数确定当前DPF被NO2氧化的碳烟质量流量;根据发动机产生的碳烟质量流量、当前DPF被O2氧化的碳烟质量流量和当前DPF被NO2氧化的碳烟质量流量确定当前DPF的模型碳烟质量;根据DPF1和DPF2的模型碳烟质量控制DPF1和DPF2进行再生,从而提高了对双DPF进行再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8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53331.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N19/04 , F15B21/04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和液压油的预热方法,在该车辆中,液压油供给模块与天然气供给模块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用于为天然气供给模块提供液压油,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用于将冷却液供给模块中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管道,第二管道附着在第一管道上,使得第二管道中的冷却液为第一管道中的液压油加热,开关模块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用于阻断或导通流入第二管道的冷却液,ECU与开关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连接,用于获取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管道中液压油的温度,当液压油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开关模块打开,使得冷却液对第一管道中的液压油进行加热。从而解决了低温条件下液压泵的转动部件可能产生的损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91405.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用于排出发动机的尾气的排气管路;均串接在排气管路上的第一传感器和尾气后处理装置;旁通设置在排气管路上且用于吸附尾气中有害排放物的吸附装置;以及能够控制排气管路的通断以及控制尾气是否经吸附装置进入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阀组件;其中,尾气后处理装置位于吸附装置的下游,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排气管路内的尾气温度。上述发动机排气系统通过旁通设置在排气管路上的吸附装置以及阀组件,则当冷启动时通过阀组件使得尾气经吸附装置吸附有害排放物,有效减少了需要尾气后处理装置处理的有害排放物,从而提高了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71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97833.8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75/18 , F01N13/10 , F02D9/08 , F02D9/04 , F02D17/02 , F02B37/007 , F02B37/22 , F02M26/08 , F02M26/16 , F02M26/51 , F02M26/43 , F02D41/00 , F01D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缸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排气方法及车辆,八缸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总管A,第四缸的排气口与排气总管A连接;排气总管B,第一缸和第三缸的排气口与排气总管B连接,第二缸的排气口通过排气支管a和排气支管b分别与排气总管A和排气总管B连接;排气总管C,第五缸的排气口与排气总管C连接;排气总管D,第七缸和第八缸的排气口与排气总管D连接,第六缸的排气口通过排气支管c和排气支管d分别与排气总管C和排气总管D连接,且排气支管a上设置有第一通断阀,排气支管c上设置有第二通断阀,排气支管b上设置有第三通断阀,排气支管d上设置有第四通断阀。该八缸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八缸发动机排气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714366.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3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前控制阀,阀体内设置转动封堵第一气体通道出气口或第二气体通道的出气口的从动阀,控制未封堵通道开度和驱动从动阀转动的主动阀。主动阀和从动阀为独立的阀结构,主动阀带动从动阀转动,主动阀对未封堵的排气通道进行开度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未封堵通道气体流向、比例的有效调节。当从动阀与第一气体通道或第二气体通道的出气口相对,主动阀可与从动阀相对转动调节气体通道排气的流量,从动阀上设置第一限位部,用以保证主动阀转动超过一定程度时带动从动阀转动。在进行排气通道出气口封闭的同时,可控制未封堵通道气体流向和气体流量,从而满足多通道管路的放气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08757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84681.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15 , F01L1/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气相位两级切换的进气门装置及柴油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凸轮、挺柱导杆组、摇臂、可变气门桥和进气门,其还包括:进气门驱动活塞,该进气门驱动活塞能够与摇臂相抵,而可变气门桥内设置有容置上述进气门驱动活塞的活塞腔,其中,该活塞腔的高压端通过高压油路与主油路可通断联通,而活塞腔的低压端通过低压油路与主油路联通,为了保证活塞腔内部压力的建立,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开启气门,活塞腔内设置有由低压端向高压端导通的单向阀。本申请中的凸轮为具有高低两种凸轮型线的多升程凸轮,能够兼顾两种不同工况对配气相位的要求,实现发动机性能与排放目标的最优。而设置的进气门驱动活塞和液压油路实现对凸轮升程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327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1773.1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Rh高效三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为载体;所述载体的进气端的上半区域设有含铑的涂层,进气端的下半区域设有含钯的涂层;载体的出气端设有含铂的涂层;含铑的涂层中包括铑、氧化铈纳米线和铈锆铝氧化物;含钯的涂层中包括钯、镧改性氧化铝和铈锆氧化物;所述含铂的涂层中包括铂和镧改性γ‑氧化铝。本发明通过将贵金属铑、钯和铂分区涂覆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再结合贵金属活性组分负载在特定种类的载体上,增强Pt热稳定性,提高Pt、Rh对NOx催化活性,Pt、Pd对CO、CH4催化活性;该催化剂Rh含量低,对CO、CH4和NOx具有很好的转化效果,催化剂对CH4起燃温度低,耐久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