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7459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026194.2
申请日:2014-01-21
Inventor: 李凤相
IPC: F01P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3/20 , F01P7/165 , F01P2003/028 , F01P2060/02 , F01P2060/04 , F01P20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剂循环系统,其能够有效地冷却发动机,从而防止电子水泵的容积过度增加。该系统包括:水泵,其将冷却剂供给至发动机;汽缸缸体,其包括多个汽缸;汽缸缸盖,其联接至汽缸缸体的顶部;进气缸体水套,其基于多个汽缸而形成在汽缸缸体的一侧;排气缸体水套,其基于多个汽缸而形成在汽缸缸体的另一侧;进气侧腔室,其在多个汽缸平行布置的发动机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汽缸缸体的一个表面上;排气侧腔室,其在多个汽缸平行布置的发动机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汽缸缸体的另一个表面上;以及缸盖水套,其形成在所述汽缸缸盖中以使得所述进气缸体水套和所述排气缸体水套彼此相连通,所述进气侧腔室和所述排气侧腔室彼此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457685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810177653.1
申请日:2008-11-20
Inventor: 李凤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F01P2060/08 , F01P20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剂循环回路,其包括:第一冷却剂管线,在发动机中被加热并且在散热器中被循环的冷却剂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剂管线;第二冷却剂管线,在发动机中被加热并且在附加元件中被循环的冷却剂通过所述第二冷却剂管线;旁通冷却剂管线,在发动机中被加热的冷却剂通过所述旁通冷却剂管线;冷却剂出口,在此处冷却剂流入发动机中;第一室,已通过所述旁通冷却剂管线的冷却剂流入其中;第二室,已通过所述第二冷却剂管线的冷却剂流入其中;隔板,其形成于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以及恒温器,其选择性地阻断第一室连通第二室。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797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252786.8
申请日:2010-08-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F01N5/02 , F01P7/16 , F01P2060/08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废气热量回收系统以及废气热量回收方法,其中废气热量回收装置可以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设置于干线,并且热的冷却剂通过该散热器进行循环;废气热量交换器,其将发动机的废气热量传递至冷却剂;第一阀,其选择性地使冷却剂循环至干线或者支线;水泵,其连接至第一阀并且使冷却剂循环;冷却剂温度传感器,其检测冷却剂的温度;第二阀,其连接至水泵,并且设置于分配线路以分配由水泵提供至发动机和废气热量交换器的冷却剂;以及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依据由冷却剂的温度控制第一和第二阀,从而调节在发动机和废气热量交换器中循环的冷却剂量以及在散热器和支线中循环的冷却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469033A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03147705.4
申请日:2003-06-2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M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9/10 , F01L1/34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33 , F01L2001/34436 , F01L2001/3444 , F01M11/0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供油结构,具有可变气门正时装置的发动机利用油压作为操作动力源,顺畅地向气缸盖提供润滑油并向可变气门正时装置提供干净的操作用油,从而便于油温传感器和组成可变气门正时装置的油调节阀部件的安装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65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10551689.1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凤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3/0686 , F04D29/026 , F04D29/628 , F04D29/669 , F05D2230/23 , H02K2211/03
Abstract: 一种具有电路板的电动泵,该电动泵包括:电机壳体,该电机壳体中设置有转子和定子,转子布置在旋转轴上并且定子设置在转子的外部,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预定的空间;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第一分隔壁设置在电机壳体的第一侧上,第二分隔壁设置在电机壳体的第二侧上,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紧固至电机壳体;叶轮,该叶轮设置在第一分隔壁的外部并紧固至旋转轴的端部;陶瓷板,该陶瓷板设置在第二分隔壁的外部,该陶瓷板的第一侧上形成有电路,该电路电连接至转子或定子,该第一侧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装置,且该陶瓷板的面向第二分隔壁的第二侧具有以预定距离布置在该第二侧中的多个凹部;以及粘合构件,该粘合构件介于陶瓷板和第二分隔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9613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710001929.6
申请日:2007-01-15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凤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6 , F01L1/022 , F01L1/024 , F01L1/143 , F01L1/34 , F01L13/0005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23 , F01L2001/34433 , F01L2013/001 ,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停缸系统的供油管路,通过在凸轮轴空腔中形成油路,其具有简单的结构且能够安装在气缸盖上而无需外部元件,包括:液压泵;多个用于控制进入和排放门的支顶件;第一油路,其通过供油管路连接至液压泵并向支顶件提供高压油;以及第二油路,其连接至液压泵并向支顶件供油,其中第二油路包括在凸轮轴空腔中形成的油路。
-
公开(公告)号:CN1314499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90985.8
申请日:2004-11-1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凤相
IPC: B22C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85 , F02F1/42 , F02F2200/06 , Y10T29/49988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缸盖的进气口或排气口铸造型芯的结构,其包括多个安装于型芯上的突起,用来在气缸盖的进气口或排气口内产生多个下陷凹槽。通过下陷凹槽可以轻松准确地测量形成于气缸盖内的进气口或排气口的位置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79362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56900.9
申请日:2005-03-28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凤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5 , F01P7/14 , F01P2003/021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7 , F01P2060/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包括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剂进口管和冷却剂出口管。用于分别把冷却剂引入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冷却剂进口管分开形成,而用于分别从气缸盖和气缸体排出冷却剂的冷却剂出口管分开形成。气缸盖旁和气缸体旁的冷却剂进口管的上游端分别连接到具有预定内部空间的前置腔室。
-
公开(公告)号:CN1254604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03147705.4
申请日:2003-06-2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9/10 , F01L1/34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33 , F01L2001/34436 , F01L2001/3444 , F01M11/0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供油结构,具有可变气门正时装置的发动机利用油压作为操作动力源,顺畅地向气缸盖提供润滑油并向可变气门正时装置提供干净的操作用油,从而便于油温传感器和组成可变气门正时装置的油调节阀部件的安装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605072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10845960.2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凤相
IPC: F04D29/043 , F04D29/18 , F04D29/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5806 , F01P2005/046 , F04D13/0606 , F04D29/043 , F04D29/2272 , F04D29/58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水泵,包括:泵盖,具有冷却剂流过的入口;定子室,具有根据控制信号而产生磁场的定子;转子室,具有根据通过定子产生的磁场而旋转的转子;分隔壁,被配置为使定子室与转子室分离;轴,具有中心轴线,该轴被固定至转子,以便轴与转子一起绕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叶轮,被固定至轴的前部以便与轴一起旋转,该叶轮使通过入口流入的冷却剂加压,其中,轴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翼部,以加强冷却剂的流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