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7786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088219.1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黄麻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其步骤包括,开发新的微卫星位点,扩增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以及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本发明的特征是,从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下载黄麻表达序列标签,分离鉴定黄麻66个新的微卫星标记,筛选其中多态性丰富的10个微卫星标记CcSSR008、CcSSR013、CcSSR016、CcSSR024、CcSSR029、CcSSR040、CoSSR049、CoSSR050、CoSSR052和CoSSR053。本发明提供了66个黄麻的新的微卫星位点及扩增这66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可应用于黄麻属不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06323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607272.2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黄麻的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黄麻炭疽病抗性基因区段的SNP分子标记。其步骤为:通过黄麻重组自交系群体基因组DNA的提取,酶切,产物纯化测序、SNP筛查分析确定其基因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鉴定黄麻重组自交系群体炭疽病抗性性状;对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根据QTL定位结果,发现QTL qAR.N10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0.13%,表现为主效QTL。其区段包含26个SNP分子标记,其核苷酸序列及变异位点如序列表SEQ ID NO.1-26所示。本发明为黄麻炭疽病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可用于黄麻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9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0106811.2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粒香型抗病优质黑米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特种稻育种技术领域,其是以高花色苷含量的黑米品种A,含有Pigm抗稻瘟病基因的水稻品种B,长粒、大粒且含有香味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C,一般配合力好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品种D为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系谱法选育、性状鉴定等技术,实现优良性状聚合,最终选育出米粒细长、香型、抗病、优质的细胞质雄性黑米不育系。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强优势特异性三系优质黑米杂交稻,可提高黑米的外观品质,满足市场上对米粒细长、香型、优质的黑米产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42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08714.2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整精米率且饭粒特细长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方法,属于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涉及到稻米长粒型、整精米率高,经蒸煮后,饭粒呈纵向延展性好,长宽比大,呈细长型,食味口感好的水稻新种质(三系不育系与恢复系),并利用创制的具有上述特性的三系不育系与恢复系大量配组,选育出高产、且谷粒长粒型,经蒸煮后饭粒呈特细长型的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提高杂种一代的稻米加工时的整精米率和外观品质,使其商品性更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9554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0338561.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7/143 , A23L19/10 , A23L19/12 , A23L25/00 , A23L11/00 , A23L31/10 , A23L29/00 , A23L31/00 , A23L17/60 , A23L19/00 , A23L15/00 , A23L13/10 , A23L17/10 , A23L17/40 , A23P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30种天然食物按科学配方组成的、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41种营养素及膳食纤维的纯天然速食全价营养米粥及其加工方法。该营养米粥由速食全价营养米及配料包组成,其选择符合特定指标的全麦、黑米等原料,经备料、拌料、熟化造粒、干燥、灭菌制得所述速食全价营养米;并将香菇、西兰花等菜菌经热烫、冷冻、干燥等步骤制成原料,再进一步包装成配料包。本发明营养米的加工全过程均在95℃以下进行,并无添加任何人工化学制剂,所得速食全价营养米粥开水冲泡8~10分钟后即可食用,不需另外加热,所得粥品柔软、粘稠、适口,营养素全面适量,食用一份即可摄入全部41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适合快节奏人群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97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067346.8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育优质抗病光钝感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到聚合优质、抗病与光钝感等优异性状至红麻品种中;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上述优质、抗病、光钝感品种为父本进行饱和回交,育成生育特性呈光钝感、优质、抗病、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该方法育成的红麻不育系可有效利用光钝感杂种优势,大幅将红麻种植区域扩大到国内外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周年种植,大大提高了我国红麻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和原始创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686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67321.8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麻无刺紫花基本营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以现有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红麻无刺基本营养型紫花材料为父本进行测交,从中选出测交一代为不育的株系,以对应的红麻无刺基本营养型紫花材料为轮回父本进行饱和回交,最终选育出综合性状与父本一致,表现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的红麻无刺营养型紫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轮回父本即为其对应的保持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40601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37137.2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麻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类饮品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产品既可解决菜用黄麻大面积生产可能带来的堆积浪费,又可为保健茶品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增加新的增长亮点。本发明以黄麻叶为原料制作保健茶,所述的黄麻叶选自菜用黄麻。由新鲜黄麻叶经挑选后摊晾、杀青、捻揉,炒制,成型,干燥,包装而成。产品颜色呈深褐色,开水冲泡后叶片为绿色,使消费者在饮茶时也能让视觉感觉到源自大自然绿色的亲睐;汤汁为橘红色,饮后给人以圆润甘甜、生津止渴的感觉,味道回味无穷,且无苦涩味和青草味,是一种消暑保健的新型茶饮品。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和提高麻农和企业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49679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37140.4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麻功能性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主要成分包括可食用黄麻浓缩汁10%~90%,甜味物质2%~7%,柠檬酸0.15%~0.30%,油0.25%~1%,稳定剂0.05%~0.20%,加水至100%。该制备方法是以可食用黄麻嫩茎叶为原料,经清洗、热烫、冷却、打浆、过滤、调配、均质、罐装杀菌即得黄麻功能性新型饮料。生产出的黄麻功能性饮料,产品颜色呈浅黄绿色,具有黄麻叶特有的清香,口感润滑爽口清凉,内含大量维生素A、丰富钙、硒及17种氨基酸,是一种消暑保健的饮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并产生较高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00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09565.1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整精米率且饭粒特细长的香型常规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即利用缅甸特异品种抗性好,米粒短圆型,整精米率高,经蒸煮后,饭粒纵向延展性好,长宽比值大,呈细长型,食味口感好等优良性状,通过遗传改良,在选育出保持原品种高整精米率及稻米蒸煮特性前提下,创制出生育期适中、植株变矮、且稻米品质好、饭粒特细长的香型长粒型水稻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