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581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11310.2
申请日:2017-12-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本发明涉及一种莫勒菌发酵生产三萜的培养基及方法。所述产三萜发酵培养基的原料包括:蔗糖40-200 g/L,酵母提取粉0.06-1 g/L,Cu2+ 1-16 g/L,维生素C 0.000625-0.07 g/L,茉莉酸甲酯50µmol/L,pH 2-4。将发酵种子液10mL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于150 r/m、25℃±1条件下发酵培养13天。将摇瓶培养好的菌体抽滤,冷冻干燥,用95%的乙醇1:60提取总三萜,于4℃、10000 r/m的条件下离心10 min,取上清进行总三萜含量的测定。本发明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培养基具有三萜产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312314.5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 C12N9/2494 , C12Y302/010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虫壳属真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果糖6-48 g/L,蛋白胨2.75-22 g/L,锰离子50-400.0 g/L,叶酸0.005-0.04 g/L,pH 5.7-6.6。该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上述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中培养,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10%,于25℃,转速110 r/min下培养。本发明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虫壳属真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具有葡甘聚糖酶产率高,活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0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087400.1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affaelea lauricola次级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活化菌株,初级培养,次级培养,菌体研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粗提物,将粗提物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水梯度洗脱,再通过多次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收集洗脱液浓缩,得到目标产物。经1H NMR、13C NMR、COSY、HMBC、HSQC谱图分析证明A'‑Neogammacer‑21‑en‑15α‑ol首次在该菌种代谢物中提取到。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087633.1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2,3‑丁二醇单葡萄糖苷的方法,该方法以Raffaelea lauricola(食菌小蠹共生真菌)为原料进行发酵,经过乙酸乙酯萃取,浓缩,经反相硅胶柱和HPLC纯化,提取该菌株次级代谢产物:2,3‑丁二醇单葡萄糖苷。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提取该化合物纯品,易于大规模生产与推广应用等优点,为今后2,3‑丁二醇单葡萄糖苷在功能性药品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104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14909.2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绿僵菌与印楝素复配的复合油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油悬乳剂组分包括:绿僵菌孢子粉、印楝素、溶剂油和助剂;其中,所述绿僵菌孢子粉在复合生物农药油悬乳剂中的终浓度为1×107conidia/mL,本发明方案所制得的复合油悬乳剂能够很容易粘附在茶尺蠖的虫体体表,而且可以降低外界不良环境因素(湿度过低,紫外强等因素)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这有利于维持绿僵菌孢子良好的杀虫效果和稳定性,利于绿僵菌制剂的货架期的延长,同时配合印楝素按比例配制施用,可以增强生物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1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1315496.1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菌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蜂球囊菌发酵产葡甘聚糖酶的方法,具体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基原料含有L‑阿拉伯糖3~24g/L,酵母浸粉5.5~44g/L,Mn2+ 0.03~1.92 mol/L,烟酸0.005~0.04g/L,控制pH 7.1~7.7,在250 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5%,于30℃,转速150 r/min下培养。本发明的发酵方法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蜜蜂球囊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具有葡甘聚糖酶产率高,葡甘聚糖酶活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66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1312233.5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亚肉座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果糖38‑58 g/L(w/v),酵母浸粉34‑54 g/L(w/v),Mn2+0.048‑3.84 mol/L,VB20.15‑0.25g/L(w/v),培养基初始pH=5.8‑7.0。该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按接种于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2.5%,于25℃,转速150 r/min下培养。本发明的发酵方法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亚肉座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具有葡甘聚糖酶产率高,葡甘聚糖酶活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66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1312314.5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虫壳属真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果糖6‑48 g/L,蛋白胨2.75‑22 g/L,锰离子50‑400.0 g/L,叶酸0.005‑0.04 g/L,pH 5.7‑6.6。该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上述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中培养,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10%,于25℃,转速110 r/min下培养。本发明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虫壳属真菌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培养基,具有葡甘聚糖酶产率高,活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76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1312715.0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座壳孢菌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及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包括:葡萄糖2.5‑20g/L,牛肉浸膏2.5‑20 g/L,FeCl3·6H2O 0.01435‑0.1148mol/L,叶酸0.005‑0.04g/L;培养基初始pH=7.2‑8.1。该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中,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2.5%,于25℃,转速150r/min下培养。发明的发酵方法具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扁座壳孢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具有产率高,酯活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5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888273.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生产玫烟色棒束孢的培养基,组分配比:淀粉9~11 g、尿素0.45~0.55 g、K2HPO4∙3H2O 13~15 g、维生素C 0.15~0.25 g、NaCl 0.8~1.2 g、MgSO4·7H2O 0.4~0.6 g、琼脂20.0g,用水定容至1L。该培养基不但有助于排除培养基成分对繁殖体属性如生防作用、产量、对干燥的抗逆性及存活率等的影响,而且产孢量较高,当接种量为3μL孢子浓度为107spores/mL时,孢子的单位产量可达2.1×108spores/mL,为等量察氏培养基产孢量1.5×107spores/mL的14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