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4127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44883.3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力拉伸的大深宽比纳米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复型方法制备柔性孔阵列模具;2)将聚合物的溶液涂覆于基材上形成聚合物薄膜;3)使柔性孔阵列模具与聚合物薄膜良好接触,使聚合物填充到模具上的孔内;4)最后通过柔性孔阵列模具对聚合物薄膜进行机械拉伸,拉伸完成后固化脱模,制备出端部有质量块的大深宽比纳米纤维结构。本发明可以模具对聚合物的机械拉伸,形成大深宽比的纳米纤维,克服了复型方法中制备大深宽比纳米结构的难题;本发明工艺结构简单,仅通过机械力拉伸,控制机械力拉伸的方向,制备出大深宽比纳米纤维阵列,与电纺丝,化学法,微纳加工法等方法相比,更加有效,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343412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44883.3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力拉伸的大深宽比纳米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复型方法制备柔性孔阵列模具;2)将聚合物的溶液涂覆于基材上形成聚合物薄膜;3)使柔性孔阵列模具与聚合物薄膜良好接触,使聚合物填充到模具上的孔内;4)最后通过柔性孔阵列模具对聚合物薄膜进行机械拉伸,拉伸完成后固化脱模,制备出端部有质量块的大深宽比纳米纤维结构。本发明可以模具对聚合物的机械拉伸,形成大深宽比的纳米纤维,克服了复型方法中制备大深宽比纳米结构的难题;本发明工艺结构简单,仅通过机械力拉伸,控制机械力拉伸的方向,制备出大深宽比纳米纤维阵列,与电纺丝,化学法,微纳加工法等方法相比,更加有效,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89158.7
申请日:2023-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减阻/传感一体化柔性装置、减阻和传感方法,用结构场操控磁流变弹性体进而制造仿生柔性纤毛来实现水下驱动传感一体化,柔性纤毛固定在微型机器人外表面,四周放置磁发生装置,在顺序磁场的驱动下,实现柔性纤毛的外场驱动,同时在纤毛变形的过程中,将磁流变弹性体电导率的变化收集到信号处理电路中,实现对水下特征参数的测量。本发明采用仿微生物推进的方式实现对近壁流场的操控和智能感知,达到推进装置运动参数和智能感知参数的自适应调节,适应水下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2160.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活性剂的光学相控液体透镜阵列装置及制作方法,属于非机械式光束指向控制技术领域,采用离子表面活性剂,外加电场并不是直接作用于透明液体,其目的旨在驱动离子液体内部的阳离子活性剂,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通过调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固体上的吸附和脱离来实现对微液滴相控阵列的曲率调控。本发明装置的驱动电压仅仅只需6V,调控耗时短,仅仅只需几秒钟,极大地降低了驱动电压,缩短了调控时间。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只需要一块电极板,一种液体材料,避免考虑两种液体互溶,压力差等问题,而且一块电极板,单一液体材料也给液体微透镜阵列的制备降低了很大的难度,更方便集成化,阵列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39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0438.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3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光刻的疏水变色透明基底制造方法,该发明属于微纳制造领域。该发明的特点在于选用了具有半导体光电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利用此类纳米材料本身具备的大比表面积,透光性和光电特性等,通过PDMS软光刻技术对其进行大面积多尺度图形化制造,实现同时具有良好透光性、疏水性的可变色透明基底。该方法不但具有压印技术的特点,如大面积、高效率、低成本、简单可靠等特点,同时能利用纳米颗粒材料大的比表面积吸附不同染料和其光电特性实现透明基底的防污、自清洁和光致变色等特性,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光学镜片、光电器件面板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0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285214.4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F33/3032 , B01F35/32 , B29C64/386 , B29C64/124 , B33Y50/00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一种微结构增强型微混合器及其三维成型制备和应用,微混合器包括主流道及内置微结构,主流道采用三维Tesla型流道形式,内置微结构为主流道侧面内置三角形结构;制备方法是先将磁性颗粒复合光敏树脂溶液引入树脂槽,然后构建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位图文件,并将其输入到数字动态掩膜板中;再将由光源发出的紫外光重新整形成与位图文件一致的光,使位于成型平台上方的磁性颗粒复合光敏树脂溶液固化,控制成型平台下降,整形‑曝光‑固化过程不断重复,微结构增强型微混合器逐层成型;结合外能量场的作用,内置微结构实现动态化;本发明实现微混合器内置微结构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制备方法简单,可应用于不同流速下或进行多步可调控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404735.2
申请日:2020-12-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一种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发电模块,由下向上依次为贴附层、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层和热电转换层;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层包括底部和贴附层连接的散热基体,散热基体内部嵌入集热结构,集热结构由微纳结构化的高导热率系数材料和低导热系数材料组成,集热结构和表面热量集中区域相接,表面热量集中区域位于散热基体的上方;热电转换层由上下设置的结构相同的两级以上温差发电模块组成;将外电路与温差发电模块中导流片连接形成电流,同一级温差发电模块内的热电材料和导流片按串联方式连接,不同级温差发电模块之间按并联方式连接,均通过外接电路接入蓄电装置;本发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散热效率,利于热量回收再利用的推广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24763.9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3H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柔性推进装置及波动控制方法,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侧贴附在柔性薄膜表面上,并将其封装,在与薄膜表面和安装板表面相连的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序列中,通过调节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每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长度,使其以等相位差依次波动,通过改变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驱动电压大小、相位和频率来改变其运动状态、调节薄膜波动运动参数,从而实现水下航行器的运动操控。本发明采用仿鱼生物躯干波动推进的方式,实现推进装置运动参数的自适应调节,适应水下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206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784381.0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82B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柔性可变形微透镜阵列的立体制造方法,首先将微观粒子置于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将光通过光纤及柔性可变形微透镜阵列施于微观粒子,在柔性可变形微透镜阵列出射端形成一光学势阱,实现对水溶液中微观粒子的操控;然后,对柔性可变形微透镜阵列施加外场作用力,改变其空间位姿和曲率半径,实现对不同平面微观粒子的操控;然后改变入射光功率,可以改变每次所能操控的水溶液中微观粒子的排布厚度,实现对立体制造中景深范围的控制;最后将水溶液中聚集的微观粒子进行固定成型,实现三维结构的制作;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可定时/域调节、大景深、高效率、可实现快速成型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8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1201329.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F3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合侧壁微结构增强混合效率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包括主流道,主流道内部设有复合侧壁微结构;所述复合侧壁微结构是在被动式微混合器内交错的倾斜内肋结构的基础上,在每一个内肋结构对应侧壁上分布一对梯形微结构,梯形微结构高度小于主流道宽度的四分之一,由此而形成复合的、跨尺度的侧壁微结构;本发明将微结构引入传统微混合器中,利用微结构调控局部流场状态,可以为微尺度下被动混合效果的提升,在较宽的雷诺数范围内有效提升被动式微混合器的混合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