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金属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实验的夹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8576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310469580.4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nventor: 梁宇 梁益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金属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实验的夹持方法。该方法是针对一些不能或较难改变尺寸的金属棒材、线材、板材、型材等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通过在夹具与试件之间加垫纤维材料防止夹具对试件夹持部位造成损伤,同时采用合适的夹持力使试件夹持部位产生一定程度弹塑性变形,通过产生加工硬化,提高夹持部位强度,在进行拉伸、扭转、弯曲及疲劳性能测试过程中不会在试样夹持部位发生断裂,以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本发明不增加任何装置,对现有装置不进行任何改造,只需要在夹头与试件之间加垫纤维材料就可避免试件在实验过程中受到夹持损伤无法获得真实实验数据的情况发生。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在含硅合金钢中形成微纳尺度孪晶马氏体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81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54074.8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8 C21D6/008 C21D2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含硅合金钢中形成微纳尺度孪晶马氏体的工艺方法,包括:选取含硅合金钢,通过大功率感应加热方法对其加热,加热速率大于80℃/s,加热到830℃~860℃,保温时间t,所述t在4~30秒范围,保温时间t后,对合金钢进行快速冷却,冷却速率大于100℃/s时,重复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淬火工艺,获得微纳尺度孪晶马氏体。以解决通过马氏体相变获得的孪晶比较粗大,对强度贡献不大反而显著降低韧塑性的问题。本发明属于合金钢热处理领域。

    一种低碳钢零件渗碳后表面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209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19429.X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C1/10 B24C5/04 B24C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钢零件渗碳后表面强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现有的超高压数控水射流的方式对经过渗碳处理过的低碳钢零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即混合磨料依靠自重以及高速水流产生的负压,使混合磨料进入混合管内与水混合,混合磨料经水流的加速后与水流一起从喷嘴高速喷射到零件表面。在喷射过程中钢球丸硬度高,对工件表面冲击作用强,而玻璃球丸硬度较低,在喷射过程一部分玻璃球丸会破裂,与水流混合后,对工件表面产生液体研磨作用,故经混合磨料水射流喷丸强化后,工件表面有比传统喷丸更大的残余压应力,同时表面糙粗度值小。

    钢丝绳用高碳碳素钢丝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50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214842.8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用高碳碳素钢丝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将直径为2mm~5mm高碳碳素钢丝通过感应加热、电阻炉加热或电接触加热的方式加热到温度为780℃~900℃,并使被加热的钢丝在780℃~900℃的温度下保持10秒~2分钟,然后将其快速放进盐槽中在低于索氏体化温度的盐浴中等温保持1秒~20秒后,再将该钢丝放入索氏体化温度范围的盐浴或铅浴中等温保持20秒~1分钟后取出自然冷却,这样即可完成对该高碳碳素钢丝的索氏体化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能有效细化钢丝的索氏体团尺寸和层间距以及改善层间距的均匀性,其产品具有强度塑性高、抗疲劳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对提高钢丝线材的强塑性和疲劳寿命具有显著作用。

    一种快速感应加热钢丝风冷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5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14846.6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感应加热钢丝风冷热处理工艺,本发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将直径为2~4mm的高碳钢丝在3秒钟内快速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区域后使其在该温度区域保持5~20秒钟,然后通过风冷的方式将该被加热的钢丝快速冷却到索氏体低温区域,以获得细小的索氏体组织,其快速冷却的风冷速率为80℃~200℃∕秒。本发明不仅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而且具有不需要昂贵的热处理设备、制作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采用本发明进行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螺栓和固定片的预热方法和激光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1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476709.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栓和固定片的预热方法和焊接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预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源的正负电极分别与螺栓的底部和固定片的边缘连接;接通电源,通电2~3s后关闭电源,记为一次闪通闪断;重复所述闪通闪断,然后进行持续通电直至螺栓与固定片配合区的温度达到350~450℃;所述电源的功率为1~50kW,电压为2~6V;所述螺栓的头部通过过盈配合镶嵌到固定片中。经本发明的方法对螺栓和固定片进行预热后再进行激光焊接,能够解决激光焊接过程中螺栓与固定片在焊缝处经常出现气孔、虚焊等焊接缺陷的问题。

    在亚共析钢线材中获得细化的全珠光体组织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234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11242703.5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亚共析钢线材中获得细化的全珠光体组织的方法及装置,主要通过亚共析钢在奥氏体温度区形成高度弥散细小的高碳浓度区域,在随后冷却到珠光体转变温度时,这些细小的高碳浓度区域能够促进过冷奥氏体珠光体相变“浓度起伏”的要求,从而改变亚共析钢珠光体相变条件,提高珠光体形核率与转变速率。从而得到先共析铁素体含量低,珠光体团尺寸细化的全珠光体组织。该方法包括利用感应加热和离心风机风冷,首先亚共析钢线材通过预处理获得均匀的片层珠光体组织。随后在奥氏体化温度与过冷奥氏体伪共析相区反复的加热冷区1‑5次,最后过线材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快速冷却到500‑600℃温度区间,即可完成珠光体相变。

    一种铝镁合金3D打印构件接续制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3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2917.2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镁合金3D打印构件接续制造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对接续基板的打印面进行梯度激光预热,之后在预热的打印面上进行铺粉打印,得到接续层。本发明通过梯度激光预热将打印面进行连续预热,烧去打印面的杂质元素,完成均匀的预热处理,降低打印面和激光熔覆粉体之间的应力差;本发明在铺粉打印过程中采用低速高功率往复扫描的方式,并在打印不同层时转变激光扫描角度,以防止单向的激光扫描造成热应力不均匀,提高接续层和打印面的结合强度,实现接续层和打印面的冶金结合,提高铝镁合金3D打印接续制造所得构件的质量。

    一种高强度双相钛合金构件和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4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5459.4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相钛合金微观组织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双相钛合金构件强度的方法。本发明先将双相钛合金构件进行预热保温;然后从预热的温度第二加热至β相变点温度,第二保温;再从所述β相变点温度第三加热到β相变点以上5~20℃,第三保温1~120s;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第一构件;将所述第一构件进行时效处理;所述双相钛合金构件的微观组织为等轴组织或双态组织;所述预热的温度在所述双相钛合金构件β相变点以下200~500℃的α+β两相区;所述第二加热的升温速率在10℃/s以上,所述第三加热的升温速率大于20℃/s。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双态或等轴组织界面间的应力集中,提高钛合金构件的抗拉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