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53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450470.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T19/00 , G06F111/04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状态可视化的虚拟变电站建模系统和方法,包括虚拟设计输入模块(1)、VR显示模块(2)、图形运算模块(3)、实景图像传感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5)、中控显示模块(6)、中控输出模块(7);所述图形运算模块(3)分别和所述虚拟设计输入模块(1)、VR显示模块(2)、实景图像传感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5)和中控显示模块(6)数据通信连接,所述中控显示模块(6)和所述中控输出模块(7)数据通信连接。本申请中设计者或用户在使用时即按照“所设即所得”、“在虚拟现场进行设计”的理念,通过在实景中,进行的每一个设计步骤,从而可以即时设计,即时展示,并且和在建设中,对下一步的搭建进行观察,从而设计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30110.8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监控和预警系统,包括主供电模块(1)、负载/输出端(2)、主供电监测模块(3)、负载监测模块(4)、辅助储放电模块(5)、辅助储放电检测模块(6)、变电站综合管理模块(7)和报警单元(8),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监控和预警系统,不再局限于对变电站的供电、负载参数简单的观察,而是基于负载、供电的功率全方面的深入监控和调控,使得变电站的相应设备最少,降低供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1484.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H02J3/00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目标区域的光伏功率出力、多源气象数据、多波长通道卫星云图,构成预测模型的数据样本库;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自注意力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双向动态残差机制,有效改善梯度爆炸以及长期时序特征建模不足的问题;利用改进的自注意力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预测时刻的卫星云图进行预测,以未来云图为引导,预测模型能够充分捕捉历史云图序列中的时空动态信息;可用于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提升预测方法的泛化性与鲁棒性,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90158.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5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10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与局部放电特征提取的智能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混合深度学习网络模块、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通过结合CNN和Transformer网络,能够同时捕捉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升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Transformer网络的自注意力机制使得系统能够在高噪声背景下依然准确识别有效信号,降低了误报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即时的故障预警和诊断报告,适合应用于在线监测和远程诊断场景,实现了对复杂局部放电信号的精准识别和实时故障预警。相比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20419.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有源配电网双层协同电压调控方法。该方法利用社区划分算法实现有源配电网的自适应分区,建立有源配电网双层协同与光伏电源降序控制模型,通过无功补偿/有功削减两阶段控制模式实现配电网越限电压的快速调控,可以同时兼顾集中电压控制的普适性与集群电压控制的快速性,实现分布式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电压的高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2662.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2J3/12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 G01R19/165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灵敏度感知的配微协同电压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多重灵敏度实时感知模型,在实时量测不全的情况下,基于离线训练的多重灵敏度感知模型在线感知实时灵敏度;进一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基于多重灵敏度建立线损、电压、实时运行成本预测模型,联合优化可实时量测线路损耗以及设备实时运行成本,并基于多重灵敏度感知模型实时校正线损、电压灵敏度,减小由于功率变动带来的控制误差。最后,在微电网内可实时量测节点电压越限的情况下,基于实时拟合的微电网电压灵敏度进行电压自治,实现配微全系统实时经济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42957.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作业损失电量体外实时补计装置及系统,由实时补计装置主体和配套组件组成;实时补计装置主体具有8路输入、包括:4路电压和4路电流,实时补计装置包括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接线方式,电流包括0.05级的直接接入和0.5级的钳形接入,实时补计装置主体包括显示触摸屏、控制器、光电脉冲输入/输出接口、RS485接口、TF存储器、电流钳;本发明对电气设备生产中的电流、电压、相位、功率等进行测量,可检查对有功电能表接线正确与否;可实现不拆表,现场校验电能表运行快慢;同时具备谐波分析功能,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能做为电能质量分析仪、电量参数记录仪、漏电流表等表具进行使,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快速、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8832.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注浆螺旋桩的成桩质量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包括获取螺旋桩的注浆数据,根据注浆数据得到注浆状态值;获取螺旋桩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得到螺旋桩状态值;根据注浆状态值和螺旋桩状态值的处理得到螺旋桩整体质量系数,并对螺旋桩整体质量系数进行识别,得到螺旋桩的质量进行监控;通过注浆状态值对螺旋桩注浆过程中的注浆半径、注浆压力、灌浆对象的体积、土的孔隙率、注浆流速及注浆口径进行综合处理,使注浆状态值能够更好的表征注浆状态,再通过螺旋桩状态值对螺旋桩实际的偏差距离和偏差角度进行识别,再将螺旋桩状态值与注浆状态值进行处理,使该螺旋桩的成桩质量从注浆到成型多个维度进行剖视,数据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5861.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微电网联合参与配网二次调频的控制方法,步骤1建立光伏、储能和充电站参与二次调频的数学模型,进而结合系统有功‑电压灵敏度推导微电网整体控制模型,为后续策略设计奠定模型基础:步骤2:若不可控光伏的出力存在波动,则基于马尔可夫链原理,根据实时量测数据生成光伏不确定功率的场景树模型,从而得到预测时域内一系列典型场景及对应概率;步骤3:基于上述控制模型及场景树模型,以AGC指令跟踪偏差最小及辅助调频净收益最高为目标,综合考虑各设备出力约束及系统电压约束,设计基于SMPC的二次调频控制策略,从而实现电网AGC指令的快速准确跟踪及调节过程的经济性、安全性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243983.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Max建模的智能变电站云系统的建模系统,包括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数据运算模块(2)、数据存储模块(3)、设计输出模块(4)、VR显示模块(7)、实景传感模块(8);所述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分别与数据运算模块(2)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还和所述设计输出模块(4)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运算模块(2)还分别和所述VR显示模块(7)和实景传感模块(8)之间数据通信连接。本发明将变电站云系统建设的各生命周期,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从建模、测试、后续运行监控和保护,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