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响应圆偏振发光MOF-钙钛矿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626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008977.2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响应圆偏振发光(CPL)手性稀土MOF‑钙钛矿晶态材料及其在信息加密和逻辑门方面的应用,属于手性科学和配位化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稀土MOF‑钙钛矿复合材料以手性稀土,BTC=均苯三甲酸)为主体框架,原位封装MAPbBr3纳米晶,通过两步法合成产量高,廉价易得,双发光中心的手性复合材料,简写为。室温下,该复合材料在不同的激发下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和CPL光谱。其中,主体手性稀土MOF框架通过主客体强的配位作用诱导钙钛矿纳米晶产生手性并且赋予该固态复合材料多重响应的圆偏振发光(CPL)开关性质。该复合材料廉价易得,稳定性高,可以应用于信息加密防伪和新型手性集成组合逻辑器件。

    高性能叠氮化铜复合起爆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3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09312.4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性能叠氮化铜复合起爆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化学和含能材料交叉领域。首先,制备一种新型铜硫簇基多孔配位聚合物(简称Cu12bpy),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12(StBu)9(CF3COO)3(bpy)4]n。然后,将Cu12bpy用作前驱体,制备叠氮化铜-杂原子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简称CA-HPCH)。CA-HPCH具有较高叠氮化铜含量(89.43%),优异的点火能力(H50≥60 cm)和较低的静电感度(E50=1.1 mJ),优于普通的叠氮化铜性能。由CA-HPCH制造的微型起爆装置具有较短的点火时间(7.0μs)和较低的点火能量(0.106 mJ),性能超过了大多数报道过的起爆药。为进一步设计合成高性能的起爆药提供了基础。

    氮磷共掺杂多孔碳包覆磷化亚铜复合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016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47923.1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共掺杂多孔碳包覆磷化亚铜复合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催化剂和电催化技术领域。该复合催化剂以氮磷双杂原子混配型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写为:Cu-NPMOF)为前驱体制备了一种复合型氮磷共掺杂多孔碳包覆磷化亚铜电催化产氢催化剂,用于高效电解水产氢。在0.5 mol L-1的硫酸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A cm-2时,其析氢过电位为-89 mV,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势。并且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该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有较强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水溶性Cu2+、Hg2+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0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28639.2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水溶性Cu2+、Hg2+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离子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结构式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铜离子或汞离子的荧光分子探针存在检测离子单一、多数荧光分子探针的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对pH值敏感和不可逆等问题。该探针分子在检测铜离子和汞离子方面,表现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和生物细胞成像中铜离子和汞离子的检测,并能可逆操作。

    一种具有圆偏振发光的MOF-团簇复合材料及其在3D打印油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36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4677.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圆偏振发光(CPL)手性MOF‑团簇复合材料及其在3D打印油墨中的应用,属于手性化学和配位化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MOF‑团簇材料以手性MOF(L/D‑CZIF)为主体框架,原位封装金属纳米团簇,得到具有圆偏振发光的手性复合材料,简写为#imgabs0#。其中,主体手性MOF框架提供了手性微环境,通过手性扰动诱导金属纳米团簇产生手性,赋予该固态复合材料圆偏振发光(CPL)性质并且提高了金属纳米团簇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该复合材料廉价易得,稳定性高,易加工,可以作为CPL油墨构建具有CPL活性的三维模型。

    高对比度圆偏振发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5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9140.2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对比度圆偏振发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配位化学和手性科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配合物复合材料以手性金(I)配合物R/S‑(4‑溴‑苯乙异氰基)金(氰基)为主体分子晶体,通过溶液法向其中掺杂具有一定比例的不发光的另一种金(I)配合物R/S‑(4‑溴‑苯乙异氰基)金(碘),从而得到具有双发射的手性复合材料,简写为R‑Au‑CNR‑Au‑I或S‑Au‑CNS‑Au‑I。其中,主体手性金(I)配合物S‑Au‑CN表现出蓝色CPL,通过主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赋予该复合材料双发射CPL性质。该复合材料在研磨力的作用下表现出蓝色CPL,而经过二氯甲烷溶剂熏蒸后,又表现出红色CPL。该复合材料易制备,且在研磨/二氯甲烷熏蒸外界刺激下表现出蓝‑红切换的高对比度CPL使其可以作为CPL开关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