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18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57740.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高速巫云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衬台车快速加固施工方法,涉及隧道衬砌台车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顶部铰接有加固板的定位基座稳定的固定到合适的位置;S2:根据施工现场不同的加固情况,工人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对加固板的加固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以便于适应复杂多变的二衬台车的加固环境;S3:加固板的角度调节完成后,通过同步操控装置操控加固板上的三个夹持定位装置一起工作,能够将加固板稳定快速的连接到二衬台车的待加固位置处。本发明设计有角度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施工现场不同的加固情况,对加固板的加固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进而便于适应复杂多变的二衬台车的加固环境,提高了加固施工效率;本发明提高了加固板的连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71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810087910.6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隧道用分体始发设备,包括位于前导洞内部的主机、分为前后两部分且位于后盲洞内部的机体,所述机体的前部分底部设置有二号拖车,所述机体的后部分底部设置有三号拖车,所述始发井底端安装有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一侧的前导洞顶部安装有出渣结构,所述机体前部分一端安装有连接所述主机的设备桥;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三组拖车将TBM分为三部分,通过二次始发,提高机组组装的效率,缩短了管道运土的时间;通过在一次始发前通过改进的所述出渣结构进行渣土运输,提高TBM的出土效率,缩短了隧道掘进施工的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64089.2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模式TBM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新型双模式TBM包括:盾体,所述盾体由前盾、中盾、后盾构成;所述前盾由壳体、隔板、主驱动连接座、螺旋输送机连接座、除尘通道连接口、连接法兰等焊接而成;所述中盾由连接法兰、两层隔板和米字梁构成,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前盾连接;所述尾盾由铰接密封环、壳体、注浆管、油脂管和膨润土管组成;刀盘,所述刀盘通过法兰与主轴承内齿圈联接,电机提供的扭矩通过减速机、齿轮、主轴承内齿圈传递给所述刀盘,所述刀盘速度双向无级调节;本发明通过针对特定的地质特征设计的专用盾构设备并配合相应的操作方式,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地下盾构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63114.5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BM滚刀状态监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滚刀的轴孔内沿径向开设盲孔,在所述滚刀的刀轴中沿轴向开设轴心油道,并且所述轴心油道对应所述盲孔的一端通过径向贯通孔与所述盲孔连通;步骤二、将所述轴心油道远离所述盲孔的一端与液压系统中的高压油管连通;步骤三、在所述高压油管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并与上位机连接;步骤四、通过上位机对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返回值进行监测,从而获取滚刀的磨损极限情况。本发明通过对滚刀部分的改进,并结合液压系统及电控系统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滚刀磨损情况的监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202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691984.2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141 , G06V10/22 , G06V10/42 , G06V10/764 , G06K9/62 ,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渣尺寸的TBM破岩效率智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TBM出渣皮带上安装工业相机,实时采集TBM掘进过程中的岩渣图像信息;将获取的岩渣图像信息进行图片自动识别,获得岩渣的形状及几何特征;收集TBM的现场掘进参数、岩渣几何信息特征和破岩效率数据,并形成样本数据集;使用样本数据集建立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实现TBM破岩效率的智能预测。本发明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从而找到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的最佳参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破岩效率的准确预测能够以有效地为TBM掘进参数设定和实现高效破岩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1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9118.6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中桥墩承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地系梁施工;墩柱施工,在墩柱施工时,在墩柱上预埋2根管,预埋管保持水平,两端透明胶封死,墩柱施工完毕,安装中系梁支撑体系,墩柱拆模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在管中安装圆钢棒,吊装横桥向的第一工字钢,第一工字钢中心线与两墩柱纵向中心线保证一致,将第一工字钢设置在墩柱上端,第一工字钢固定在圆钢棒上,两根第一工字钢之间通过两道拉杆固定连接;最后进行中系梁施工,使桥墩承台施工过程中支架稳定性大大提高,桥墩承台浇筑过程中钢筋绑扎更准确,浇筑完成的桥墩承台强度分布更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5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8145.1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支墩对区间隧道及车站结构影响的三维计算分析方法,下穿道、上跨桥与车站共建部分与车站同步实施,梁片安装,在梁片下方设置支墩固定;车站范围内支墩与车站柱子对齐,检测隧道拱顶与上层底板处最大应力大小,并与车站最大载荷进行比较。本发明的支墩对区间隧道及车站结构影响的三维计算分析方法,通过车站范围内支墩与车站柱子对齐,检测隧道拱顶与上层底板处最大应力大小,并与车站最大载荷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拱顶和上层底板承受的应力是否在车站最大载荷之内,确定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906337.4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2D19/04 , E01D15/14 , E02D5/03 , E02D5/08 , E02D5/14 , E02D5/40 , E02D5/38 , E02D2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栈桥的水上桥梁桩基及承台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围堰和浮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栈桥的施工作业,所述围堰在水中圈出施工区域,在施工区域的内部进行桩基和承台的施工;本发明中围堰采用菱形结构的方式,使得围堰整体受到的水流冲击力更小,采用围堰加浮桥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围堰加栈桥的方式进行施工,浮桥相对于栈桥来说,不仅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而且造价更低,也能够进行重复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1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64090.5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模式切换的盾构机系统,涉及掘进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掘进方式的盾构机容易出现掘进困难,影响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给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类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刀盘、主驱动、螺旋输送机、稳定器、主机皮带机、推进油缸及管片安装机;所述刀盘布置于盾构机的前端,刀盘后侧设置所述主驱动,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盾构机进土口连接,出料端与出土口连接,所述主机皮带机设于位于盾构机内部,所述推进油缸沿圆周方向分布,所述管片安装机位于推进油缸后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242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227972.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T梁用数字化整体液压模板结构,属于T梁液压模板领域。一种液压T梁用数字化整体液压模板结构,包括移动轨道、两块侧模板以及两侧端模板,所述移动轨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底模垫,两块所述侧模板分设在底模垫的两侧,两块所述端模板分别固定在侧模板的两端;本发明通过驱动轴带动第一磁板转动,并配合第一磁板与撞击滑块的相斥作用,将会使得撞击滑块往复对侧模板侧壁进行冲撞,以此实现对混凝土的全面振捣,提高了振动效率,确保了T梁的浇筑质量;并且借助于皮带轮组的传动作用,使得抹平板在浇筑腔的顶部来回滑动,以此将浇筑腔顶部的混凝土抹平,有效提高了T梁顶部的平滑度,确保了T梁的外观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