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093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103970.3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节流装置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燃烧室、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进气歧管,以及连接在排气歧管和进气歧管之间的废气再循环管(EGR管);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中设置有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横向阻断废气再循环管的通路,在节流装置上开有节流孔,导通废气再循环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发动机上既采用外部废气再循环,又使用塑料进气歧管时,有效控制废气进入进气歧管的温度,以满足进气歧管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的EGR管路内布置节流装置,因此不会占用额外的布置空间,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替代目前发动机上常用的EGR中冷装置,利用节流降温机理来控制废气温度,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更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0712.6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缸盖及缸孔加工工艺,所述模拟缸盖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缸盖本体、工艺缸垫和水套加热装置,所述缸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气缸体连接的N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工艺缸垫上对应N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水套加热装置能够插入气缸体的开放式水套中,并且所述水套加热装置能够对开放式水套以及缸孔进行加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拟缸盖及缸孔加工工艺,能够使缸孔在加工时就已经有热变形,在内燃机工作时缸孔的圆度及圆柱度较好,从而让内燃机活塞环的张力可以更低,并最终减少摩擦损耗,降低油耗,有利于提高内燃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50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38645.4
申请日:2017-10-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8 , F01P7/14 , F01P2007/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缸盖进油道、排气侧横向主油道,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缸体进油道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连接,缸盖进油道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连接;缸盖进油道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通过前端油道连通;排气侧横向主油道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每个分支油道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其能够简化缸体结构,简化缸体铸造、机加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缸体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成本;能够在保证缸体生产效率和合格率的同时,保证前罩盖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63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094787.3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油机节能减排燃烧方法,该方法基于气液复相低压直喷燃油系统,第一工段,在发动机怠速以及低速低负荷区域,采取两次喷油策略实现分层稀薄燃烧模式;第二工段,在中低转速中低负荷区域,将喷油次数由两次调整为一次,再结合VVT和VVL系统实现大量的内部EGR实现CAI燃烧模式;第三工段,随着发动机负荷、转速进一步增大至中高转速及负荷,保持一次喷射的喷油策略,再结合VVT/VVL以及EGR系统,切换回当量燃烧模式;第四工段,当发动机在高速、高负荷区域工作时,则采用当量比控制条件下的当量比燃烧模式。采用本燃烧方法,能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和负荷范围内实现不同的节能减排燃烧模式,能在发动机的全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油耗和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98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33822.6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两级气门升程可变的汽车发动机配气凸轮,一个气门设计两个高升程凸轮和一个低升程凸轮,且低升程凸轮布置在两高升程凸轮之间,凸轮的高、低型线特殊设计。高升程凸轮宽7.1mm,低升程凸轮宽9.2mm,低升程凸轮提前高升程凸轮18°,两凸轮气门升程最大偏差小于±0.05mm;所述高升程凸轮的基圆半径和低升程基圆半径不同,两个凸轮缓冲段分别设计为:高升程开启段缓冲段高度0.42mm,关闭段缓冲段高度0.52mm。本发明采用高低两种凸轮在不同的工况下切换,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对不同气门升程的要求,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7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7698.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针对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借助动力电池的特性可促使发动机避免高油耗、高排放区域而只工作在高效工作区域,在兼顾动力、经济与排放性能条件下实现混和动力总成高效清洁化。该方法包括:采集车辆当前时刻的整车需求功率和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将整车需求功率与发动机工作MAP图中的各功率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与发动机经济工作区域对应的荷电状态上限值SOC_high和荷电状态下限值SOC_low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根据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对车辆的动力总成的工作模式进行划分;控制车辆的各动力总成按照所划分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321274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758223.3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盖油路结构、气缸盖及发动机,该油路结构包括设在缸盖上的主油道和VVL功能油道,所述主油道包括分别开设在气缸盖前后两端的前端主油道和后端主油道,所述前端主油道经限压油道与VVL功能油道的前端连通,该限压油道内设置有限压阀,所述后端主油道经一VVL电磁控制阀与所述VVL功能油道的后端连通。本油路结构简单合理,实现了由气缸盖两端供油,降低了气缸盖工艺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932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103970.3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节流装置的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燃烧室、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进气歧管,以及连接在排气歧管和进气歧管之间的废气再循环管(EGR管);所述废气再循环管中设置有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横向阻断废气再循环管的通路,在节流装置上开有节流孔,导通废气再循环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发动机上既采用外部废气再循环,又使用塑料进气歧管时,有效控制废气进入进气歧管的温度,以满足进气歧管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的EGR管路内布置节流装置,因此不会占用额外的布置空间,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替代目前发动机上常用的EGR中冷装置,利用节流降温机理来控制废气温度,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更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423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100254.2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油机复合废气再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进气总管、排气总管,还包括由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油路及设在其上的可变气门正时控制阀组成的VVT系统和由可变气门升程控制油路及设在其上的可变气门升程控制阀组成的VVL系统,VVT系统和VVL系统分别与汽油机本体的缸盖连接,其特征在于:一外部废气再循环管路中设有废气再循控制环阀,该外部废气再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排气歧管连接、另一端与进气歧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使汽油机在较宽广的负荷范围实现稳定的CAI燃烧过程,削弱了汽油机CAI发生爆震燃烧的倾向,进而降低了汽油机在该运行范围内的油耗和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0935.9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的地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车辆所在环境的环境图像和车辆的导航信息;其中,所述导航信息包括车辆从起点到终点的行驶方向;根据所述环境图像,确定所述车辆所在环境的初始地图;其中,所述初始地图表征车辆所在环境中的静态信息;根据所述初始地图和所述导航信息,确定所述车辆所在环境的目标地图;其中,所述目标地图表征车辆所在环境中的静态信息和车辆行驶路径的信息。实现了根据视觉图像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地图,从而帮助车辆进行智能驾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