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409011.0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隔膜;以及负极,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夹着隔膜并面向彼此,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流体和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并且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含有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类粘合剂的第一负极粘合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并且包含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和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的第二负极粘合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各自包含硅类活性物质和石墨类活性物质,并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石墨类活性物质,包含2-9.5重量份的硅。

    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484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380081202.7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性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所述多孔性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含有锂,且在1次粒子上形成有开气孔。随着1次粒子自身上形成开气孔,电解质和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被极大化,并且对低的传导性进行补偿,使得Li离子的扩散速度显著提高,因此,当作为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使用时,能够高速完成电池的充放电,并且随着Li离子的扩散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电极密度,并且具有极其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锂二次电池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72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0821590.4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负极,该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于其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丙烯酰基粘合剂;与该负极相对的正极;电连接至该负极的负极极耳;和电连接至该正极的正极极耳。丙烯酰基粘合剂的含量和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之间的距离满足预定的关系式,以提供具有改善的机械稳定性和电池性能的锂二次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