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器件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00522A

    公开(公告)日:2001-06-20

    申请号:CN00800539.7

    申请日:2000-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2 H05B33/02 H05B33/22 H05B33/26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L器件,该器件具有在电绝缘衬底11上顺序叠置的按照预定图形形成的第一电极12、第一绝缘层13、电致发光的发光层14、第二绝缘层15和第二电极层16。第一绝缘层13和第二绝缘层15中的至少一个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钛酸钡和作为次要成分的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钇,选自氧化钡和氧化钙的至少一个氧化物以及氧化硅。按分别基于MgO、MnO、Y2O3、BaO、CaO、SiO2和BaTiO3的计算,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钇、氧化钡、氧化钙和氧化硅相对于100摩尔的钛酸钡的比例如下:MgO:0.1—3摩尔,MnO:0.05—1.0摩尔,Y2O3:1摩尔或以下,BaO+CaO:2—12摩尔,和SiO2:2—12摩尔。

    电压非线性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2557A

    公开(公告)日:2001-04-25

    申请号:CN00130998.6

    申请日:2000-10-03

    Abstract: 提供了耐热冲击特性优良、而且抗弯强度高、容易控制非线性电阻电压的电压非线性电阻及其制造方法。是由含有以钛酸锶为主成分的陶瓷组合物构成的、烧结后的陶瓷组合物中的碳含量是410ppm以下的电压非线性电阻。最好烧结后的陶瓷组合物中的碳含量是120ppm以上。另外,最好脱脂后的陶瓷组合物中的碳含量是2100ppm以下。

    具有内部电极的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54233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380109938.7

    申请日:2003-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12 H01G4/12 H01G4/308

    Abstract: 在第1支持片(20)的表面形成剥离层(22)。接着,在剥离层(22)的表面形成电极层(12a)。在将电极层(12a)压在生片(10a)的表面,将电极层(12a)粘结于生片(10a)的表面时,在电极层(12a)的表面或生片(10a)的表面采用转印法形成粘结层(28)。生片不会破坏或变形,而且粘结层的成分不会渗入到电极层或生片中,能够在生片的表面容易且高精度地转印干式电极层。另外,支持片的剥离极为容易,叠层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成本变得廉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