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及其盖帽构件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735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067616.6

    申请日:2006-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Y10T137/86252 Y10T137/86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箱和用于燃料箱的盖帽构件。燃料箱连接于燃料电池,燃料箱包括具有燃料口的箱体和用于保持内部压力的针孔、位于储存在箱体中的燃料表面上的浮子、以及连接到针孔和浮子上部的空气管道。盖帽构件包括盖帽体、被固定的外盖帽和弹性开启/关闭部分。盖帽体具有用于将引导燃料的入口和外部输送管连接的内部输送通路。被固定的外盖帽包括使内部插有被固定的外盖帽的排放口固定的连接器,盖帽体通过连接器可弹性地被挤压在弹性开启/关闭部分中,挤压时内部输送通路开启。采用本发明的燃料箱即使燃料箱急剧摇摆或倾斜于其侧面也可以连续而平稳地提供燃料。

    堆体和使用该堆体的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31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54796.4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体包括具有第一电极性的第一集电板、具有与第一电极性不同的第二电极性的第二集电板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一集电板和第二集电板之间的电发生器。所述至少一个电发生器使氢和氧之间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该电能被所述第一集电板和第二集电板收集起来。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集电板和第二集电板之间的至少一个电发生器气密压紧。端子件从所述第二集电板突出,该端子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集电板并与所述第二集电板绝缘,由此使所述端子件作为具有所述第一电极性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集电板或第二端子件可以也作为具有第二电极性的第二端子。

    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427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314727.3

    申请日:2011-10-11

    Inventor: 朱利亚 秦尚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系统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调度器,用于控制DC回收模式,DC回收模式用于通过将充在与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中的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电能放电,来对与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DC连接器,用于在DC回收模式中将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连接。当对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时,AC回收和DC回收是可允许的。提高了回收可再充电电池的放电电能时的电转换效率,并且减小了加热值。

    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427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314727.3

    申请日:2011-10-11

    Inventor: 朱利亚 秦尚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系统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调度器,用于控制DC回收模式,DC回收模式用于通过将充在与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中的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电能放电,来对与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DC连接器,用于在DC回收模式中将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放电装置连接。当对可再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时,AC回收和DC回收是可允许的。提高了回收可再充电电池的放电电能时的电转换效率,并且减小了加热值。

    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663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552238.7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所述充放电设备包括:充放电驱动器,产生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电流;磁传感器,测量由在可充电电池和充放电驱动器之间流动的充放电电流产生的磁场来测量充放电电流量,并产生指示测量出的充放电电流量的反馈信号;控制单元,接收反馈信号并将测量出的充放电电流量与充放电电流量的预定值进行比较来控制充放电驱动器。因而在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充放电电流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