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5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3857.7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黄河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颗粒在分层水体中沉降行为的分析方法,包括:搭建颗粒沉降行为试验装置,进行水库热分层作用下的颗粒沉降试验,获取深水水库热分层运动颗粒沉降动力学行为;根据深水水库热分层运动颗粒沉降动力学行为得到颗粒在沉降运动中的受力信息;根据颗粒在沉降运动中的受力信息,计算得到修正后的颗粒沉降速度;根据修正后的颗粒沉降速度,计算颗粒沉降行为的关键动力学参数。本发明可以更为深刻理解水体热分层作用下颗粒垂向输移过程,所获得的科学数据和认知,将有助于完善湖库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源地水安全保障的基础理论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3854.3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黄河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分层作用下的颗粒沉降动力学试验方法,包括采集野外深水水库热分层水样;分离水样中的颗粒物,并分析获取颗粒物粒径和形貌特征;搭建颗粒沉降行为试验装置;制备颗粒沉降动力学试验的颗粒样品;将制备的颗粒样品放入颗粒沉降行为试验装置进行水库热分层作用下的颗粒沉降试验;采用摄像装置记录颗粒沉降动力学行为。本发明针对深大水库温跃层颗粒延迟沉降而导致的水质问题,以深大水库温跃层界面为关键研究区,通过原位高频监测技术揭示深大水库热分层作用下颗粒的垂向分异特征,结合高精度室内控制试验探析热分层水体不同大小、形状、孔隙度颗粒的沉降行为,揭示热分层对颗粒聚集的沉降动力学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37656.3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天津市水务工程运行调度中心(天津市防汛物资管理中心)
Inventor: 王伟杰 , 董飞 , 刘晓波 , 陈学凯 , 王威浩 , 李今今 , 黄爱平 , 司源 , 马冰 , 张剑楠 , 徐宇轩 , 刘战友 , 赵英虎 , 李匡 , 孙甲岚 , 张民升 , 李博达 , 杨洪宇 , 王琦 , 冯潇慧 , 苗洺瑄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面源污染的植物滤床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水生植被的修正植被阻力Fd公式;确定各植被因子的表达式;选择植被不同弯曲角度的工况,得到不同参数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综合实验数据,对植被阻力系数与弯曲角度之间进行拟合,构建阻力系数计算模型;采用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以及相关系数评价阻力系数计算模型精度。本发明通过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植被所受的水流影响,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建立不同弯曲角度下的植被阻力系数预测计算模型,提供了净化面源污染的水生植物滤床阻力系数计算方法,为植被对水流阻力的精准计算提供支撑,从而优化面源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拦截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28720.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E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湖泊生态补水效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湖泊生态补水方案;步骤2、获取基础数据;步骤3、计算湖泊生态补水效果评价指标;步骤4、计算湖泊生态补水效果指数;步骤5、评价不同湖泊生态补水方案的补水效果。本发明所述方法综合考虑了生态补水对湖泊水动力、水质、营养状态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HEI、WQEI、TLI等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性的生态补水效果指数EWCEI,解决了当前评价方法存在的评价指标单一、评价结果不合理等问题,实现了对湖泊生态补水效果的科学评价,可指导最优湖泊生态补水方案的比选,为湖泊生态补水工程运行管理、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26585.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湖库水体流场漂浮物的设计方法,包括:选定控制方程;选定分析方式;建模及网格划分;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多类型漂流物数值模拟仿真与对比分析。本发明通过对精心选取的七种漂流物进行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七种漂流物的流动特点和在水流中左右两侧压力差,根据物体倾向于向压差较小的一边运动的特点,经过对比和模拟,确定球型为最容易在流速最大的水流中漂流的形状,从而得出球型物体作为漂流浮标的形状,球型漂流物的运动轨迹能够精确的代表湖库中水流的流动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95902.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20/05 ,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T7/80 , G06T7/70 , G06T5/20 , G06T5/7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与深度学习模型的鱼类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目标区域鱼类影像数据采集;步骤2、淡水鱼样本库构建;步骤3、搭建鱼脸鱼尾识别分割模型并训练;步骤4、对目标区域鱼类进行监测。本发明所述方法同时结合了机器视觉、测绘科学以及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对每一条鱼的鱼脸和鱼尾进行识别分割,并通过双目视觉测距法计算出鱼脸与鱼尾的深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减少鱼类在水下摄像机视野范围中因来回游荡行为而导致目标丢失的现象,提高了传统鱼类资源获取效率,降低了传统鱼类资源监测的成本,解决了现有方法易丢失鱼类目标的难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13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756157.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消落带原位监测的污染物通量计算系统和方法中,通量计算系统包括三维建模单元、采样点推荐单元、采样单元、采样数据上传单元和通量计算单元,三维建模单元建造水库流域包括消落带,以及消落带两边距离阈值内场景;采样点推荐单元对在三维建模单元上实时选择的消落带区域进行土壤采样的采样点推荐,得到推荐采样区域;采样单元根据所述采样点推荐单元给出的推荐采样区域进行采样,得到采样数据;采样数据上传单元将采样数据上传到所述污染物通量计算系统;通量计算单元根据采样数据和通量计算公式,对目标消落带进行污染物通量计算并在显示单元显示。本发明保证了采样点采样数据的平均性,以及污染物通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42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1279373.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33 , G06F16/332 , G06F16/9537 , G06F4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水文灾害受灾区域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专业术语集合,构建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子文献数据库;将每个区域名称分别在子文献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匹配,对每个区域名称在子文献数据库中的出现特征进行标记并筛选,得到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当包含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对应的多项地理数据满足预设识别精度时,将每个筛选后的区域名称确定为目标水文灾害对应的受灾区域。本发明能够减少水文灾害区域识别的耗时并克服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水文灾害区域识别的效率,对于未来水文灾害风险成因分析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82913.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数分解的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贡献量化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础数据获取;步骤2、区域水质评价指标选取;步骤3、单站水质综合指数计算;步骤4、区域水质综合指数计算;步骤5、区域水质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构建;步骤6、区域水质影响因素逐时段变化量计算;步骤7、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贡献分析。本发明所述方法不受限于数据样本量和数据分布,并可以处理数据序列中存在的零值,对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识别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有助于解析区域尺度上长期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可作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成效评估及政策制定的依据,并可为区域水质变化趋势预测提供基础支撑,适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154883.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渠道着生藻生长脱落情况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研究区域水动力模拟;步骤2、研究区域水质模拟;步骤3、研究区域着生藻生长脱落情况模拟。本发明所述方法,充分考虑了水动力、水质、水生态、气象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耦合了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以及着生藻生长脱落模型,能够完成研究区域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的全过程模拟,并进行高效参数率定,提高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快速且精确地预测着生藻的生长脱落情况,数据结果可靠性强,有利于下一步科学决策的提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