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6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5213.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基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纤维布表面沉积TiO2层后,使用碱液处理使TiO2层呈瓦楞状,然后继续在瓦楞状TiO2层上沉积Sb2S3层,得到锑基一体化电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锑基一体化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245次循环后,仍可保持502 mAh g‑1的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时,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502 mAh g‑1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9387.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稀土元素Ce的Ti‑Mn基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储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储氢材料的活化、储氢量和循环性能受限等问题。本发明使用稀土元素Ce对Ti‑Mn基AB2型储氢材料TiZrMnCrFe合金的A侧Ti/Zr进行替代改性,改性后的储氢合金不仅储氢性能得到了良好改善,活化性能和循环性能也得到了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储氢材料吸放氢平台压较适宜,吸放氢平台斜率较小,且循环性能较优异,具体的在25℃时,合金最大储氢量≥1.97 wt.%,有效储氢容量≥1.84 wt.%。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354036.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i‑Mn‑Fe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领域。该材料的化学方程式为Ti0.8Zr0.2Mn0.92Cr0.87Fe0.21+xwt.%Cu,其中x=0‑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Ti‑Mn‑Fe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通过添加Cu元素,提高合金的储氢量,使其接近理论容量。本发明制备的储氢材料吸放氢平台压较低且吸放氢平台斜率小,且循环性能优异,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储氢材料在25℃时,储氢量达1.9332%。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56959.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1B21/082 ,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氮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糠醛、三氯化锑和N,N‑二甲甲酰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方法合成锑氮碳纳米片,以该锑氮碳纳米片为负极材料的钾离子电池器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利用N,N‑二甲甲酰胺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将三价锑离子原位还原成单质锑,并利用糠醛的引入选择性地诱导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向,同时氮掺杂碳包覆层对体积膨胀起到缓冲作用,并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离子扩散速率,得到具有优越电化学性能潜力的锑氮碳纳米片材料。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低且产率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广泛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54318.2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钛包覆镍‑金属氢化物电池负极用稀土储氢合金粉的包覆方法,涉及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稀土储氢材料分散在氟钛酸铵和硼酸的混合溶液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稀土储氢材料进行改性,经过制备钛源溶液、制备悬浊液、包覆反应和包覆物洁净处理的四个步骤,获得二氧化钛包覆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负极用A2B7型稀土储氢合金粉材料。该方法获得的稀土储氢材料,在375mA/g电流密度下循环400次,仍具有218.2mAh/g的容量,展现了比未包覆改性材料更好的循环性能,起到了抑制A2B7型稀土储氢合金粉容量衰减作用,达到了发明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1507.5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纳米管包覆镍‑氢电池负极用稀土储氢合金粉的包覆方法,涉及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超声搅拌的方法在稀土储氢材料表面包覆聚乙烯亚胺和碳纳米管来直接获得碳纳米管包覆改性的镍氢电池负极材料。该方法获得了均匀包覆碳纳米管的LaY2Ni9.7Mn0.5Al0.3(A2B7型)稀土储氢材料,在5C放电率的高倍率电流密度下展现了比未包覆改性材料更好的循环性能,起到了稳定负极材料晶体结构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23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1495.6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包覆的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搅拌的方法在稀土储氢合金表面均匀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包覆,直接获得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包覆的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负极。该方法获得了均匀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包覆的La‑Y‑Ni基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表面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包覆的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粉化、电解液的对材料的腐蚀,缓解容量衰减,比未包覆的材料具有更好地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1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55054.4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河南纳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由轻金属氢化物和金属氮化物组成;所述的轻金属氢化物包括LiH、MgH2或AlH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金属氮化物包括Li3N、Na3N、Mg3N2、Ca3N2或AlN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作为一种放氢温度降低同时循环性能提高的高容量复合物储氢材料,在储氢性能测试中展现出良好的吸放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0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2377.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河南纳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含氢化合物快速活化储氢合金的短流程制备方法,涉及储氢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储氢合金材料和活性助剂放入容器中,在反应气氛中均匀混合,得到活化储氢合金材料;所述的储氢合金材料选自稀土系ABX型、钛铁系AB型、钛锆系AB2型、镁系A2B型、钛钒固溶体型储氢合金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活性助剂为金属氢化物。采用此法制备的储氢材料不仅完成了活化过程,无需再进行高温或者高压活化过程即可吸放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持原有的储氢容量;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快捷、高效,尤为适用于低压加氢站用固态储氢材料的活化过程,对储氢合金材料应用于氢能工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1174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78982.4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20/06 , C08F222/38 , H01M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06 , H01M10/30 , C08F222/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聚丙烯酸锌的合成方法及其代表性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状交联聚丙烯酸锌的合成方法及其电池中用法。以丙烯酸为单体,氧化锌为中和剂,在交联剂和单组份引发剂作用下,水相体系中实现了网状交联聚丙烯酸锌的合成。以其合成产物替代镍‑锌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并以此为其代表性使用方法,展现出在提升镍‑锌可充电电池低温动力性能以及自放电控制等方面的实用度。为其应用于银‑锌电池、MnO2‑锌电池、爱迪生电池等提供了借鉴。该聚合方法中的短流程、易操作、安全性高与产物成本低等优点,为其合成品在马铃薯无毒保鲜、妇女卫生巾高效利用、皮革绿色防霉剂、农作物微肥与促进剂等领域内应用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