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底平移式道岔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2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2423.9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底平移式道岔。该道岔支撑架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供运输车辆通过的岔梁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承载梁设置有两个,岔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承载梁连接,两个承载梁分别通过行走机构对应搭接在两个支撑架上,操作行走机构,可带动两个承载梁同步在对应的支撑架上行走。本发明可实现岔梁在主线和支线上的切换,从而可设置多条相互交错的运输轨道,以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铺轨机以及轨道施工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81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20005.X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轨机以及轨道施工方法。其中的铺轨机包括用于驱动铺轨机沿纵向移动的牵引装置,升降装置固定设置在对应的牵引装置上,升降装置具有输出部,升降装置的输出部可操作地沿竖向移动;承载框架设置在两个升降装置之间,承载框架的横向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升降装置的输出部上,承载框架的横向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多个用于拖拉钢轨至施工场地上的钢轨拖拉装置沿纵向间隔设置在承载框架上,用于吊装轨枕至施工场地的轨枕起吊装置设置在承载框架的底部。本发明可通过铺轨机的独立运动,完成轨道施工中的轨枕及钢轨的铺设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一种集装箱转运设备以及集装箱空中运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923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47422.3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转运设备以及集装箱空中运输装置,集装箱转运设备包括设备安装架、升降机构和机械手总成,升降机构安装于设备安装架上,升降机构具有伸缩部,机械手总成安装于伸缩部上;机械手总成包括机械臂和锁头机构;机械臂具有水平方向摆动自由度和竖直方向摆动自由度,锁头机构安装于机械臂的自由端;锁头机构中设置有与集装箱的角件的侧面孔相匹配的旋转锁头,旋转锁头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头机构中。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转运设备以及配置有该设备的集装箱空中运输装置,可直接对接空中运输装置与集卡,从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繁琐的中间转接操作,灵活性好、专用性强,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转运效率。

    一种钢轨运输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4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74512.6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钢轨运输装置,包括:运轨车,用于运输钢轨,运轨车设置有轨道;吊装组件,通过轨道可移动地连接于运轨车,吊装组件用于将钢轨吊装至运轨车处;制动件,设置于吊装组件,用于将吊装组件固定于运轨车;第一止挡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于轨道的两端,第一止挡件朝向吊装组件的端面设置有缓冲件。通过调整吊装组件的位置,便于吊装钢轨,无需将待吊装钢轨移动至固定位置,提高钢轨吊装效率和适用性。通过制动件将吊装组件固定于运轨车,保证钢轨运输装置在斜坡工况装卸钢轨时,吊装组件不会相对于轨道移动,提高稳定性,提高安全性。在制动件无法将吊装组件完全制动时,通过第一止挡件阻挡吊装组件冲出轨道,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一种公铁两用车、公铁两用车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23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0028794.2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公铁两用车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液压系统无法保证导向轮与轨道之间压力稳定的问题。该系统包括蓄能组件、油缸、第一换向阀和比例减压阀,比例减压阀包括减压阀与比例溢流阀,减压阀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控制口,蓄能组件连通进油口,第一换向阀连通出油口,比例溢流阀连通控制口。本发明通过在蓄能组件与第一换向阀之间设置比例减压阀,当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较低时,蓄能组件对减压阀的进油口补充油液,以提高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当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较高时,比例溢流阀通过减压阀的控制口溢出油液,以降低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从而使油缸的油液压力始终保持动态的平衡。

    一种钢轨运输车组及装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5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265067.4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运输车组,包括运轨车和锁轨车,所述运轨车连接在所述锁轨车的两端;所述运轨车和所述锁轨车均包括:车体;钢轨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钢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锁扣件以及链条,两个所述锁扣件相对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链条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锁扣件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轨装卸方法;这样钢轨运输车组在曲线轨道上行驶和装卸时,通过所述链条的作用避免了钢轨从所述车体上跳出,提高了钢轨运输车组的使用效果。

    一种公铁两用车、公铁两用车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2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28794.2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公铁两用车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液压系统无法保证导向轮与轨道之间压力稳定的问题。该系统包括蓄能组件、油缸、第一换向阀和比例减压阀,比例减压阀包括减压阀与比例溢流阀,减压阀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控制口,蓄能组件连通进油口,第一换向阀连通出油口,比例溢流阀连通控制口。本发明通过在蓄能组件与第一换向阀之间设置比例减压阀,当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较低时,蓄能组件对减压阀的进油口补充油液,以提高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当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较高时,比例溢流阀通过减压阀的控制口溢出油液,以降低减压阀出油口的压力,从而使油缸的油液压力始终保持动态的平衡。

    箱式货物装卸设备的真空吸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07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80187.1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式货物装卸设备的真空吸附系统,包括吸具基座,所述吸具基座的吸附面上设置多个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呈矩阵式排列,每个所述真空吸盘均通过一缓冲结构与所述吸具基座弹性连接,所述吸具基座的背面设置与所述真空吸盘一一对应的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均通过集气管与真空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矩阵排列在吸具基座上的真空吸盘,使其能较好地将箱式货物侧壁吸附固定,通过位移驱动机构微抬后拖出货物至对应平台的输送面上,所需作业空间小,无痕不损伤货物,其中真空吸盘通过缓冲杆与箱式货物弹性连接,能更好地适应货物码放不整齐或有一定的角度偏转的情况。

    起重吊机移动机构及导轨起重车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9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6481.5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铁路吊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吊机移动机构及导轨起重车。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吊机移动机构,包括装载平台、位移单元和驱动单元,装载平台设置有吊机安装位,位移单元包括导轨和多个轮组,导轨设置于起重车体上,装载平台通过多个轮组与所述导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上移动,轮组包括第一安装部和多个走行轮,多个走行轮连接于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装载平台连接,第一连接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走行轮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使得吊机能够在起重机本体上移动,并且增加位移单元的承载能力,保证在车体弯曲、车辆横向、纵向倾斜的情况下运行顺畅。

    一种集装箱转运设备以及集装箱空中运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92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647422.3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转运设备以及集装箱空中运输装置,集装箱转运设备包括设备安装架、升降机构和机械手总成,升降机构安装于设备安装架上,升降机构具有伸缩部,机械手总成安装于伸缩部上;机械手总成包括机械臂和锁头机构;机械臂具有水平方向摆动自由度和竖直方向摆动自由度,锁头机构安装于机械臂的自由端;锁头机构中设置有与集装箱的角件的侧面孔相匹配的旋转锁头,旋转锁头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头机构中。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转运设备以及配置有该设备的集装箱空中运输装置,可直接对接空中运输装置与集卡,从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繁琐的中间转接操作,灵活性好、专用性强,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转运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