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541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77881.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沿隧道环形包括顶部的拱顶、底部的仰拱、两侧的边墙和边墙外侧的导洞,沿隧道径向包括有内层的二次衬砌,两侧边墙的二次衬砌外侧均沿隧道径向设置有导洞初期支护,导洞初期支护和两侧边墙的二次衬砌之间灌注有靴型大墙脚,拱顶的二次衬砌和仰拱的二次衬砌外侧表面均沿隧道径向设置有初期支护,拱顶的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内层初期支护,拱顶的初期支护和内层初期支护均支承于靴型大墙脚,仰拱的初期支护支承于导洞初期支护。本发明更好地克服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并为上部结构提供稳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016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92522.6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喇叭口隧道洞门结构,包括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砌结构外侧平顺对接有洞门,所述洞门向外延伸并且洞门内空腔横断面积向四周逐渐扩大形成喇叭口。本发明的喇叭口隧道洞门可以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空气动力学要求,能够将微压波的压力峰值削减20-35%,无需额外设置专门的缓冲结构,无需为洞门墙进行额外刷方,洞口刷方量少,从而具有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的优势。并且由于结构简单,纵向长度小,对隧道洞口地形和地质要求低,因此适用性也强,成本低。同时斜切面的洞门还具有良好的防边坡坍塌、防落石的功能,稳固性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24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8866.9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中断铁路运营的既有路基改为隧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既有路基的两侧设置隧道结构基础;(2)利用天窗时间在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既有路基的接触网立柱之间横跨既有路基将内模板架设在隧道结构基础上;(3)在内模板上铺设隧道衬砌;(4)内收内模板,沿既有路基延伸的方向移动内模板至下一个相邻的两个既有路基的接触网立柱之间;(5)将既有路基的接触网导线移至隧道衬砌内侧顶部并拆除既有路基的接触网立柱;(6)重复步骤(3)~步骤(5),直到既有路基上方的整条隧道衬砌铺设完毕。本发明的方法可改善铁路沿线的交通、消除噪声污染并提升铁路周边地块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72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562497.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留越轨通道的常温常导磁浮轨道梁,包括基底、可调节支座和轨道梁单元,所述轨道梁单元沿着轨道纵向依次连接,其中部分所述轨道梁单元开设有越轨通道,所述越轨通道用于供通行单元穿越轨道梁单元,所述轨道梁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越轨通道贯穿部分所述基底,所述可调节支座设置在所述轨道梁单元的底部与所述基底之间。本发明通过使部分轨道梁单元开设越轨通道,并且所述越轨通道用于供通行单元穿越轨道梁单元,从而便于运营期检修,以及防灾疏散。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5848.2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变形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长距离监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将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应用在大直径盾构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自动化监测上,基于列式光纤光栅技术高精度、长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将阵列式光纤光栅位置及敷设角度固定,利用阵列式光纤光栅技术可实现下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自动化监测,以反映盾构隧道不同管片间的差异沉降,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隧道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提供技术支持与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349567.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接缝界面动力效应的新型接缝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数值实现方法,本发明的新型接缝模型将粗糙面的细观形貌的不平整特性,通过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糙面动力接触刚度、动力接触阻尼,等效为两侧平整均质多线性材料的动力物理参数,减小了建模和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平整均质虚拟材料在法向维持直接接触,不改变接缝的接触动力特性及位移的非连续性,在切向上采用弹性多线性弹簧连接,来模拟接缝的应力切向非线性。本发明将直接接触法、虚拟材料法相结合及宏细观相结合,能够同时考虑法向和切向的应力非线性以及位移非连续性,是节理模型的修正,减小了建模和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1009466.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部锚杆孔注浆排气与稳压装置,包括稳压装置和具有回流逆止功能的注浆管;具有回流逆止功能的注浆管包括注浆管本体,其出浆端的第一端部切开锥体段由能够闭合形成锥体结构及张开形成中空结构的多个第一椎体片构成;第一端部切开锥体段表面套有第一弹力橡胶圈;其施工方法为:从注浆管注浆,多个第一椎体片张开形成中空结构使浆液进入锚杆孔;随着注浆量的增加,锚杆孔内空气从稳压装置排出;随着注浆量的进一步增加,浆液填充整个锚杆孔并回流至稳压装置,形成稳压;停止注浆,多个第一椎体片闭合形成锥体结构防止浆液回流。本发明能保证注浆过程中稳压及防止浆液从注浆管回流,提高锚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011117642.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L63/02 , C08L63/00 , C08L71/02 , C08L13/00 , C08L33/08 , C08K13/06 , C08K3/36 , C08K7/14 , C08K5/5435 , C08G59/50 ,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嵌缝树脂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还包括稀释剂、颜填料、增强材料及助剂;所述环氧树脂包括芳香族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脂肪链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改性方式包括橡胶弹性体改性、以化学接枝的方法引入长碳链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采用物理改性的方法直接添加长碳链醚、酯类非活性增韧剂;所述胺类固化剂包括脂环族胺、脂肪族胺、芳香族胺或改性胺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嵌缝树脂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1377910.6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大变形区段高速铁路隧道内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属于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其通过优选设置地震大变形区段高速铁路隧道内的仰拱填充层高度,并在轨道板和仰拱填充层之间对应设置隔离层和纵梁,以隔离层降低纵梁与仰拱填充层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纵梁、轨道板及钢轨可在地震发生时不完全随着仰拱填充层横向摆动,从而实现了轨道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运行。本发明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成本较低,能有效保证轨道结构在地震大变形区段的正常运行,减少轨道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变形,确保了高速铁路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地震发生时轨道结构和隧道结构可能出现的损坏,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40927.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管幕冻结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施工冻结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内填充有模拟地下状态的土层,试验箱内设有管幕冻结系统,管幕冻结系统包括多根水平设置在土层内且前后两端贯穿土层的混凝土顶管、空顶管、圆形冻结管和异形冻结管,管幕冻结系统周围设置有温度检测系统;试验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保持土层温度的恒温渗透系统,管幕冻结系统连接有循环冷源,在试验箱外侧以及恒温渗透系统外侧均包裹有保温材料,以减少外界环境的接触,保证整体的温度均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获得不同的冻结管在渗流土层中的冻结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