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5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5694.2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68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04179 , H01M8/04253 , H01M8/043 , H01M8/0432 , H01M8/04753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在由燃料电池组(100)进行的发电停止后,当判断为在发电中因氢和氧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生成水在燃料电池组(100)具备的膜电极接合体中会冻结时,以使膜电极接合体的温度比隔板的温度相对变高的方式进行微弱的发电(温度梯度形成控制)。并且,该温度梯度形成控制仅在直至在膜电极接合体和隔板之间形成温度梯度为止的期间进行,在膜电极接合体和隔板之间形成温度梯度后迅速停止。由此,在具备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中,能够抑制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低温起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72123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03812854.3
申请日:2003-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近藤俊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0 , B60K1/04 , B60K15/063 , B60K15/07 , B60K17/356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11 , B60K2015/0638
Abstract: 在带有燃料电池的车辆10中,燃料电池20被集合配置在前座椅14的下方区域15,蓄电池40被集合配置在后座椅17的下方区域18。这样,由于燃料电池20和蓄电池40被分开地集合配置在各座椅14、17的下方区域15、18,所以使用环境不同的燃料电池20和蓄电池40能性能良好地工作。而且,能有效利用死角多的各座椅14、17的下方区域15、18来配置燃料电池20和蓄电池40。氢气罐设置在车辆后方室中,该车辆后方室与所述后座椅的下方区域的后侧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934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354.9
申请日:2007-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 , B01D63/02 , B01D65/003 , B01D2313/04 , B01D2313/10 , F28D21/0015 , F28F9/00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Abstract: 在加湿膜组件(22)中,将多个中空纤维膜集束而成的加湿膜(56)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的加湿膜壳体(34)中,加湿膜壳体(34)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的组件壳体(24)中。在组件壳体(24)上设有取入在加湿膜(56)的中空部流动的空气的入口孔(28)和排出空气的出口孔(26)及取入在加湿膜的间隙流动的废气的入口孔(30)和排出废气的出口孔(32)。这些空气及废气流过利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而做出的流路,但是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之间设有环状的密封部件(36、38、40、42),不会在加湿膜(56)以外的部位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015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82368.9
申请日:2003-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近藤俊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0 , B60K1/04 , B60K15/063 , B60K15/07 , B60K17/356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11 , B60K2015/0638
Abstract: 在带有燃料电池的车辆(10)中,燃料电池(20)被集合配置在前座椅(14)的下方区域(15),蓄电池(40)被集合配置在后座椅(17)的下方区域(18)。这样,由于燃料电池(20)和蓄电池(40)被分开地集合配置在各座椅(14、17)的下方区域(15、18),所以使用环境不同的燃料电池(20)和蓄电池(40)能性能良好地工作。而且,能有效利用死角多的各座椅(14、17)的下方区域(15、18)来配置燃料电池(20)和蓄电池(40)。该车辆还具有驱动电动机,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的辅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中间隧道的内部。该中间隧道为从车辆地板水平面隆起的中空形状的中间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842427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80024393.4
申请日:2004-08-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在安装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车辆的燃料电池系统(20)中,由包含于氢气供给系统的气液分离器(38)和由包含于空气供排系统(40)的气液分离器(48)分离的水,临时蓄积在位于车辆前翼子板内侧或前保险杠内侧的缓冲槽(62a、62c)中。所蓄积的水从具有较小的车辆行驶风或由车辆移动引起的空气流的可能影响的、位于车辆前轮的前方或后方的排水口(64b、64c)排出。为减少车辆行驶风对所排出水的可能影响,该燃料电池车辆可具有通过空气流使所排出的水向车辆斜后方流动或在所排出的水的前方形成废气或空气的空气幕的空气流路径。该配置有效地限制了所排出的水被车辆行驶风卷起飞散,从而防止可能问题如所排出的水被飞溅到在侧面或后面行驶的其它车辆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68757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661304.6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近藤俊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3/026 , F17C1/00 , F17C5/06 , F17C2205/0376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25/0123 , F17C2225/036 , F17C2227/0157 , F17C2227/0341 , F17C2250/032 , F17C2250/043 , F17C2250/0439 , F17C2250/0443 , F17C2250/0694 , F17C2260/023 , F17C2260/026 , F17C2265/065 , F17C2270/0178 , F17C2270/0184 , F17D1/08 , Y02E60/321 , Y02E60/34 , F17C5/007 , F17C13/025 , F17C2201/056 , F17C2227/01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填充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气罐的SOC。燃气填充系统具备燃气罐及燃气站。燃气站具有燃气输送管线、燃气返回管线、使燃气经由燃气输送管线及燃气返回管线在燃气罐与燃气站之间循环的燃气循环泵以及对经由燃气输送管线从燃气站向燃气罐输送的燃气进行冷却的预冷却器。使通过预冷却器而被冷却成比燃气罐的耐热温度低的温度的燃气在燃气罐与燃气站之间循环,同时从燃气站向燃气罐供给燃气。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52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0980105694.2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68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04179 , H01M8/04253 , H01M8/043 , H01M8/0432 , H01M8/04753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在由燃料电池组(100)进行的发电停止后,当判断为在发电中因氢和氧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生成水在燃料电池组(100)具备的膜电极接合体中会冻结时,以使膜电极接合体的温度比隔板的温度相对变高的方式进行微弱的发电(温度梯度形成控制)。并且,该温度梯度形成控制仅在直至在膜电极接合体和隔板之间形成温度梯度为止的期间进行,在膜电极接合体和隔板之间形成温度梯度后迅速停止。由此,在具备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中,能够抑制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低温起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29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80011910.4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7C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3/04 , F17C1/00 , F17C3/08 , F17C2205/037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23/036 , F17C2225/0123 , F17C2225/036 , F17C2227/0157 , F17C2227/0337 , F17C2260/032 , F17C2265/065 , F17C2270/0178 , F17C2270/0184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吸引用吸嘴,与用于向气体消耗装置供给气体的气体填充喷嘴嵌合,该吸引用吸嘴具备吸引口,该吸引口用于在该吸引用吸嘴与该气体填充喷嘴嵌合时吸引气体填充喷嘴内侧的水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93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780041354.9
申请日:2007-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 , B01D63/02 , B01D65/003 , B01D2313/04 , B01D2313/10 , F28D21/0015 , F28F9/00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Abstract: 在加湿膜组件(22)中,将多个中空纤维膜集束而成的加湿膜(56)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的加湿膜壳体(34)中,加湿膜壳体(34)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的组件壳体(24)中。在组件壳体(24)上设有取入在加湿膜(56)的中空部流动的空气的入口孔(28)和排出空气的出口孔(26)及取入在加湿膜的间隙流动的废气的入口孔(30)和排出废气的出口孔(32)。这些空气及废气流过利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而做出的流路,但是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之间设有环状的密封部件(36、38、40、42),不会在加湿膜(56)以外的部位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61288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160999.5
申请日:2004-08-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体。在安装有燃料电池系统(20)的本发明的燃料电池车辆中,包括:从排水口向大气排出由所述燃料电池产生的水的排水单元。此外该车辆还包括后方飞散控制单元,该后方飞散控制单元抑制从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水以及在从所述排水口排出后到达路面的水被由所述移动体的移动引起的空气流造成的向后方飞散,从而理想地抑制所排出的水沿车辆横向或向后方向的飞散;或者还包括抑制从所述排水单元的排水口排出的水的飞散的飞散控制单元,从而理想地限制所排出的水沿横向和向后方向的飞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