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90678.7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2 , A61K31/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蟾酥多肽在作为药物促渗剂中的应用;所述的蟾酥多肽为KAGFAGDDAPR、RVAPEEHPVL、NDEELNKLLG、MLANEDYASLTKGIQNL、APAVLKE、KPQGASFT、FNPFR、ATVSARN。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通过体外Franz扩散池筛选出具有促进蟾蜍甾烯等药物促渗的功能多肽。本发明筛选实验表明:FNPFR等蟾酥多肽对豚鼠皮肤中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华蟾毒它灵等游离型或结合型蟾蜍甾烯具有显著的促渗作用,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34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89285.2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刺激性评价的质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药物原液或将药物原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与细胞共同培养,取细胞上清液,或者将药物注入实验动物体内,取组织液经过提取处理后,然后利用质谱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炎症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此来评价药物的刺激性,并揭示药物刺激性机制。本发明经过对L02、RAW264.7等不同细胞及大鼠足组织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评价药物刺激性的强弱,具有操作简单、指标灵敏、覆盖面广的技术优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药物刺激性的评价和检验,为保证药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698116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226041.3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9 , A61K45/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淡竹叶总黄酮在制备防治心肌缺血疾病的药物及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淡竹叶总黄酮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结果表明,淡竹叶总黄酮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RAS系统阻断剂、硝酸脂类药物、溶栓药物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合后显示出了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并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协同增效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79375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26043.2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62 , A61P39/06 , A61P9/10 , A61K31/352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的芡实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提取溶剂、提取方法、萃取方法、大孔树脂分离方法的系统优化,得到最佳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芡实提取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芡实提取物能够明显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旷场实验中的活动能力和探究行为以及小鼠水迷宫测试中的学习成绩和记忆能力,且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肾脏器指数;并能升高脑组织中GSH-Px、NOS的活性及蛋白含量;降低脑组织AChE的活性;还能明显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6981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26041.3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9 , A61K45/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淡竹叶总黄酮在制备防治心肌缺血疾病的药物及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淡竹叶总黄酮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结果表明,淡竹叶总黄酮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RAS系统阻断剂、硝酸脂类药物、溶栓药物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合后显示出了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并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协同增效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1797344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148037.0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9 , A61P9/0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竹叶精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温度,分离材料,洗脱剂浓度,首次采用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联用的方法纯化总黄酮,然后采用制备液相精制总黄酮,用方法学考察确定流动相,并采用淡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特有的双吸收波长,有针对性、高效率的分离纯化总黄酮,能得到纯度达90~99%的总黄酮,本发明提供的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较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分离效率更高,且分离得到的淡竹叶总黄酮含量高,并且制备工艺中能量消耗少,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531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025008.2
申请日:2009-02-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585 , C07J19/00 , A61P35/00 , A61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及蟾蜍甾烯盐化物在制备治疗妇科肿瘤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对蟾蜍甾烯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它灵、日蟾毒它灵及以上四个单体化合物的盐酸盐或硫酸盐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宫颈癌细胞(SiHa)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shikawa)四种妇科肿瘤的抗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蟾蜍甾烯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它灵、日蟾毒它灵及以上四个单体化合物的盐酸盐或硫酸盐对四种妇科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抗癌活性强于阳性药紫衫醇,且不良反应小,有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396877.2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促进水稻籽粒增大作用的芡实DNA分子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DNA分子容易获取,分子序列确切,分子克隆后经过简单的侵染步骤,即可得到所产籽粒较大的水稻植株。本发明首次证实了EuSAUR基因为芡植物生长过程中调控种子大小的一个关键基因;同时,基于异源表达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EuSAUR基因促进水稻籽粒增大的功能。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芡实资源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为粮食领域提供一种提高水稻籽粒大小的DNA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72424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33430.6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7/10 , A23L11/00 , A23L19/00 , A23L19/10 , A23L25/00 , A23L31/00 , A23L33/00 , A61K36/899 , A61P1/14 , A61P39/00 , A61P25/20 , A61P3/02 , A61P1/12 , A61P11/00 , A61P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7/10 , A23L11/05 , A23L19/09 , A23L19/10 , A23L19/115 , A23L25/30 , A23L31/00 , A23L33/00 , A23V2002/00 , A61K36/076 , A61K36/48 , A61K36/62 , A61K36/8945 , A61K36/8967 , A61K36/899 , A23V2200/32 , A23V2200/324 , A23V2200/314 , A23V2200/30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芡实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由鲜芡实13‑18份、白扁豆4‑6份、山药4‑6份、百合4‑6份、茯苓粉4‑6份、糯米粉16‑24粉、魔芋粉4‑6份和白砂糖3‑5份制成。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各组份配比科学合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助于人体吸收,保健功能更加全面。经过功能性实验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芡实糕口感细腻,保留各组份营养有机成分,风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利水除湿止带作用,对脾虚久泻、小便不禁等症疗效较好,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688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085304.3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585 , A61P35/00 , A61P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腔黏膜恶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对蟾蜍甾烯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华蟾毒灵、去乙酰蟾毒它灵、嚏根草苷元、脂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体外对人舌鳞癌细胞的抗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对舌鳞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华蟾毒灵比蟾蜍甾烯提取物和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去乙酰蟾毒它灵、嚏根草苷元、脂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八个单体化合物具有更强的抗肿瘤细胞活性。本发明所提供的蟾蜍甾烯类化合物成分清楚,质量可控,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有望开发成新的抗口腔黏膜恶性肿瘤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