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介电常数陶瓷介质谐振器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646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495198.8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介电常数陶瓷介质谐振器材料,该中介电常数陶瓷介质谐振器材料的化学表达式为:(Ca0.65+xSm0.65+x)(Ti0.65Al0.35+x)O4‑δ,其中x=0~0.1。其介电常数介于35~42,品质因数Q×f大于50000GHz,频率温度系数τf在±10ppm/℃范围内。由于综合微波介电性能良好,这就增加了中介电常数微波瓷料的种类,为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等微波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由于涉及到的制备方法为传统固相法,工艺简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可改善表面光洁度的低共熔离子液体电沉积铜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251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93716.1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善表面光洁度的低共熔离子液体电沉积铜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胆碱、乙二醇和氯化铜混合均匀并加热,恒温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棕色粘稠的液体,得到电解液,向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杨酸;铜片作为可溶性阳极,铜块作为阴极,浸入电解液后与电源连接,进行恒电流电沉积;电沉积后,取出样品并清洗、吹干,即得到铜涂层。本发明在电解液中加入水杨酸,可对低共熔离子液体电沉积铜涂层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加致密平整的铜涂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铜涂层的表面光洁度。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廉价,绿色环保,安全无毒,电解液后期处理简单,且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强。

    一种铜基体表面防腐改性的绿色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31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18765.6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体表面防腐改性的绿色新方法,配置电解液:电解液中氯化胆碱、乙二醇、氯化铜按照一定比例的摩尔比进行配置,按上述比例将氯化胆碱、乙二醇和氯化铜混合均匀后然后加热到70℃,恒温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本发明采用氯化胆碱和乙二醇为基础电解质,对PH值没有固定的要求,没有使用任何的电沉积添加剂,绿色环保,安全无毒,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原料简单,操作简便,改性物质直接采用熔融硬脂酸,一步构筑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涂层,改变了传统改性技术中需要使用乙醇等作为溶剂的缺点,作为改性后的熔融硬脂酸,可以重复使用,并且由于硬脂酸与硬脂酸铜熔沸点不同,对改性后的废弃产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一种单连接线电沉积钨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548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574513.7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连接线电沉积钨涂层的方法,本方法采用了单导线电沉积金属钨涂层技术方案,与常规电沉积技术相比,阳极钨直接放置于可导电的碳化硅石墨坩埚底部,可不使用金属连接线也可保证电路的完整性,降低了电沉积连接线的使用成本。阴极电极采用高温镍合金丝替代铂丝作为连接线,进一步节省了电极连接线成本,采用该方法电沉积出的钨涂层依旧结构致密,无裂纹。

    离子液体中高电流密度电化学制备锌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45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86033.4

    申请日:2018-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3/665

    Abstract: 离子液体中高电流密度电化学制备锌涂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电解液制备:将氯化胆碱、乙二醇和氯化锌混合、加热,恒温搅拌至透明粘稠状,然后再加入乙醇形成电解液Ⅱ;(2)电沉积反应:采用锌片作为可溶性阳极,紫铜作为阴极,然后将电极浸入步骤(1)制备的电解液Ⅱ中并进行高电流密度恒电流电沉积反应;(3)样品制备:电沉积反应完成后取出样品进行超声清洗、干燥。本发明采用无水乙醇对离子液体的粘度进行稀释,采用锌片作为阳极补充金属离子浓度,使得电解液可采用的电流密度高,电沉积速率快,不用经过基体酸化处理,操作简易,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并且避免了水稀释离子液体电沉积时易产生的析氢现象。

    一种基于可调P向N型转换的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9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919509.0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P向N型转换的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运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传感材料与器件一体化的高性能传感器,通过蒸汽水热合成法制备厚度以及孔径可控的新型传感材料。通过调控焙烧温度以及掺杂物的含量实现P型向N型性能转换的可控合成。该方法通过调控焙烧温度以及铂含量。焙烧过程可有效调控纳米结构有序性、纳米晶粒尺寸,以及组分比例。本发明通过调控焙烧温度可以实现传感材料的传感性能由P型向N型转变,室温条件下传感响应时间可控制在25秒左右,且传感材料对痕迹甲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一种氧化锌-氧化镁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257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43889.4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5 C09K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地合成氧化锌-氧化镁核壳量子点的方法。简要步骤如下:将70-75℃的乙酸锌乙醇溶液与0℃的氢氧化锂乙醇溶液混合,在53℃搅拌保持2分钟至30小时。随即在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酸镁,溶解后在室温下静置1天。再加入3倍体积比的正庚烷,高速离心析出量子点后,加入体积比例4:1的正庚烷与乙醇混合溶液,溶解后再次离心,烘干,再次溶入乙醇溶液后,旋涂、喷涂或印刷在基片上,在200℃下烘干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与现有的氧化锌量子点制备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不易团聚、紫外发光效率高、可直接应用于紫外发光器件上的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纳米紫外发光材料。

    一种基于可调P向N型转换的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19509.0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P向N型转换的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运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传感材料与器件一体化的高性能传感器,通过蒸汽水热合成法制备厚度以及孔径可控的新型传感材料。通过调控焙烧温度以及掺杂物的含量实现P型向N型性能转换的可控合成。该方法通过调控焙烧温度以及铂含量。焙烧过程可有效调控纳米结构有序性、纳米晶粒尺寸,以及组分比例。本发明通过调控焙烧温度可以实现传感材料的传感性能由P型向N型转变,室温条件下传感响应时间可控制在25秒左右,且传感材料对痕迹甲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一种可改善表面光洁度的低共熔离子液体电沉积铜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25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793716.1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善表面光洁度的低共熔离子液体电沉积铜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胆碱、乙二醇和氯化铜混合均匀并加热,恒温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棕色粘稠的液体,得到电解液,向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杨酸;铜片作为可溶性阳极,铜块作为阴极,浸入电解液后与电源连接,进行恒电流电沉积;电沉积后,取出样品并清洗、吹干,即得到铜涂层。本发明在电解液中加入水杨酸,可对低共熔离子液体电沉积铜涂层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加致密平整的铜涂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铜涂层的表面光洁度。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廉价,绿色环保,安全无毒,电解液后期处理简单,且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强。

    一种经氧等离子刻蚀的二氧化锆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445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3028.2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经氧等离子刻蚀的二氧化锆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在基体上经过氧等离子刻蚀过的表面侧制备覆盖在所述表面侧的二氧化锆薄膜。本发明提出一种将基体先经过氧等离子刻蚀,再用磁控溅射实现二氧化锆在经过刻蚀基体上的表面沉积的方法,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锆薄膜性能好,尤其是经过等离子刻蚀后力学性能等到提升,表面粗糙度降低,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