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99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4866.5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催化产辛弗林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生成表达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培养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和诱导表达PNMT;收集上述菌体,用缓冲液重悬菌体后,匀浆破碎,离心消除杂质,得PNMT的粗酶液;以章鱼胺和S‑腺苷‑蛋氨酸为底物,加入PNMT粗酶液反应得产物辛弗林。本发明方法是首次系统的做出从章鱼胺到辛弗林的酶催化生产工艺,催化效率高达0.5g/l,转化率高达95%以上,环境友好,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49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195975.2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基因工程菌共发酵制备生物基尼龙‑54前体——戊二胺丁二酸盐的方法,它通过在丁二酸生产菌株内过表达赖氨酸脱羧酶,在丁二酸发酵过程中添加赖氨酸进行脱羧反应,两个脱羧产物,戊二胺及CO2分别用于体系pH的调控剂及丁二酸的合成,实现了共发酵生产丁二酸与戊二胺及CO2的固定,且发酵液中的戊二胺丁二酸盐可作为前体进一步用于聚合制备生物基尼龙‑54。与现有的尼龙‑54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过程安全可控,绿色环保,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6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81923.6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催化产肾上腺素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生成表达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的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培养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PNMT和诱导表达PNMT;收集上述菌体,用缓冲液重悬菌体后,匀浆破碎,离心消除杂质,得PNMT的粗酶液;以去甲肾上腺素和S-腺苷-蛋氨酸(SAM)为底物,加入PNMT粗酶液反应得产物肾上腺素。本发明方法是首次系统的做出从去甲肾上腺素到肾上腺素的酶催化生产工艺,催化效率高达2g/l,转化率高达95%以上,环境友好,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50293.X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14 , C12N11/096 , C12N11/093 , C12N11/089 , C12N11/082 , C12N11/06 , C12P13/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定向固定化双细胞制备1,5-戊二胺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固定化微生物的角度,以固定化微生物进而生成生物膜提高发酵过程中的可控性和耐受性。其次本研究基于分区的定向特异性固定化技术,提高混菌发酵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而提升1,5-戊二胺的产量。该方法对于投放的菌体数量可以精确控制,并且显著提升了发酵过程中的菌体耐受性,大大提高了产率,降低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91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787121.3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它是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赖氨酸脱羧酶通过定点突变得到,为如下(1)和(2)中的任意一种:(1)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赖氨酸脱羧酶的第12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第41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得到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V12C/D41C;(2)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赖氨酸脱羧酶的第89位的亮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第442位的亮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得到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L89C/L442C。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在耐碱及催化性能方面有大幅度提高,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需求,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44372.1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65/14 , C07C263/1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戊二异氰酸酯的喷射回路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喷射回路反应器包括喷射混合器、液相进料管、气相进料管、循环泵、气液分离器、列管式换热器、接收器、取样管。本发明设计的喷射回路反应器,特别是喷射混合器的设计,喷射混合器使得气液固三相高效强混,喷射混合器内的气泡粒径平均小于0.4mm,气液混合冲击管道内的气泡粒径平均小于0.1mm,气液在整个回路中混合传质,喷射回路反应器中的流体负载反应液体含气量体积比达不低于30%,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提高了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原料采用1,5-戊二胺碳酸盐代替1,5-戊二胺,有效解决1,5-戊二胺与氯化氢不规则成盐易结块堵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3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49128.0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7/00 , C08G18/02 , C07C273/18 , C07C27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在制备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类涂料固化剂中的应用,所述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类涂料固化剂为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二脲或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PDI(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HDI在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且PDI的合成前体是1,5戊二胺,1,5戊二胺的生物合成可以通过赖氨酸脱羧过程实现且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故开发PDI类固化剂将可以解决HDI受限的局面。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3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13303.1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G18/73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2 , C08G18/10 , C09J175/08 , C09D17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2)将二羟甲基丙酸和有机锡类催化剂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第一溶液,将第一溶液和步骤(1)得到的体系反应;(3)将1,6-己二醇溶解于丙酮中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体系反应;(4)将步骤(3)得到的体系降温至35-45℃,添加三乙胺反应;(5)将步骤(4)得到的体系加入水中搅拌;(6)除去步骤(5)得到的体系中的丙酮;还公开了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在制备粘合剂、固定化材料或涂层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粒径小,5-15nm,成膜后膜透明无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94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53335.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09/84 , C07C211/09 , C07C209/82 , C07C209/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82 , C07C209/84 , C07C209/86 , C07C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精制戊二胺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原料池、气化釜、精馏塔、冷却釜、连续固液分离器;所述的原料池的出料口与气化釜的进料口相连,气化釜的气体出口与精馏塔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的气化釜的出料口与冷却釜的进料口相连、冷却釜的出料口与连续固液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该方法包括将戊二胺原料液气化产生戊二胺与水的共沸气体,将所述共沸气体精馏,得到戊二胺;将气化残余的料液冷却,析出无机盐固体,然后对冷却后的料液连续固液分离,得到无机盐固体和戊二胺水溶液。本发明能够消除溶剂损失,节省能耗,解决传统过程中高盐废水难以处理的难题,并且可实现戊二胺的连续精制,显著提高戊二胺的收率与产品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41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97300.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63/10 , C07C26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耦合的1,5-戊二异氰酸酯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全细胞催化赖氨酸脱羧生成戊二胺和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与戊二胺反应生成戊二胺碳酸盐;戊二胺碳酸盐与光气反应,然后减压脱溶、减压精馏,得到1,5-戊二异氰酸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回收赖氨酸脱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用于戊二胺成盐过程,无需额外二氧化碳投入,大幅降低了1,5-戊二异氰酸酯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戊二胺生成过程中的碳排放,更环保,并且合成的1,5-戊二异氰酸酯与购买外源二氧化碳合成的相比无明显差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