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00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5016.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测温系统的高比能液冷集成电池箱及电动汽车,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高能量密度电池箱的散热效果不足及不满足电芯温度实时监测需求问题。它包括电池箱体、电池模组、液冷组件、电池管理系统和光纤测温系统,在电池箱体内设置两组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池模组温度信息;光纤测温系统包括传感器探头、光纤通道及光纤测温模块,在每个电池芯表面至少设一个温度测点,在每个温度测点上布置一传感器探头;液冷组件包括液冷板一、液冷板二、液冷板三和液冷回路,在两组电池模组的上表面的极耳中间位置处分别布置液冷板一和液冷板二,液冷回路为三个液冷板提供冷源。本发明适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箱的散热及温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20825.6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满足月球基地昼夜热电需求的太空储能发电系统,属于月球基地能源供给领域。解决了月夜期间月球基地能源短缺和温度过低的问题以及月球基地电能、热能供给效率低的问题的问题。它包括舱室、储/放热模块、布雷顿循环系统以及有机朗普循环系统,所述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槽式集热器、高压涡轮、压气机以及一号换热器,所述有机朗普循环系统包括月球热管辐射散热器、一号换热器以及低压涡轮,所述布雷顿循环系统与有机朗普循环系统共用一个一号换热器,所述太阳能槽式集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换热器,所述二号换热器的热量输送管路连接有储/放热模块。它主要用于月球基地昼夜得到的能电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4877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20827.5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月球基地冷热电联合供给系统,属于月球基地能源供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月球基地对冷热电需求的问题。它包括ORC发电系统、供热模块和供冷模块,供热模块与供冷模块连通有舱室,ORC发电系统以苯作为循环工质,ORC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透平、冷凝器,蒸发器、透平和冷凝器沿着发电方向依次连接,蒸发器与冷凝器皆与舱室连接,供热模块包括储热单元以及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太阳能槽式集热器的两个导热油管路分别与蒸发器和储热单元连通,储热单元的导热油管路与蒸发器连接,供冷模块包括储冷单元和辐射器,储冷单元的导热油管路与冷凝器连接。它主要用于全月日的对月球基地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7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97340.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40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重整制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催化剂分布的泡沫铜一体化重整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重整腔、催化燃烧腔和蒸发腔;所述重整腔和所述催化燃烧腔内均设置有催化剂载体,且所述催化剂载体为多孔介质泡沫铜;所述重整腔一端设置有催化燃烧腔入口和重整气出口,所述催化燃烧腔入口通过气态燃料通道连接至所述催化燃烧腔,所述重整腔另一端设置有尾气排出通道和重整腔入口,所述重整腔入口通过气态燃料通道连接至所述蒸发腔;所述重整腔与所述催化燃烧腔的进、出口与所述催化剂载体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分流的均流板。本发明的重整器集尾气催化燃烧、燃料预热、重整制氢于一体,可以使得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4387.2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范围天然气掺氨旋流预混低排放分布式供暖装置,属于供暖设备领域,解决现有采暖技术污染重,碳排放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燃料和空气供给系统、燃烧炉本体系统和换热系统,天然气掺氨燃料与空气预混后,形成反应物混合气,经过多路燃烧器形成稳定旋流火焰,进而通过辐射和对流方式向换热系统释放燃烧热量。冷水或供暖回水流经换热系统后得到升温,供应给建筑采暖管道。本发明的供暖装置使用天然气掺氨作为供暖燃料,可适应氨气宽范围掺混比例,同时采用旋流预混的燃烧器结构,可以保证燃烧的稳定高效。此外,本发明的供暖装置面向分布式供暖场景,高度模块化集成,有助于实现北方地区低成本地清洁供暖。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1669.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5B17/00 , F25B27/00 , F25B29/00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稳定工作的吸附式冷电蒸汽联供系统,涉及供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吸附式制冷热源不稳定以及制取高温蒸气消耗资源大的问题。本发明水箱一分别通过两组进出水管道和吸附设备一及吸附设备二连通;水箱二分别通过两组进出水管道和吸附设备一及吸附设备二连通;蒸发器分别和吸附设备一、吸附设备二及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分别和吸附设备一及吸附设备二连通;氢燃料电池组通过一组进出水管道和水箱二连通;冷凝器和高温蒸汽制备单元连通。本发明将氢燃料电池组和吸附式制冷机组结合,氢燃料电池组形成一级发电组并作为吸附式制冷机组的热源,为吸附式制冷机组提供了稳定持续的热源,并为高温蒸汽的制备提供稳定的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89821.7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极寒工况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在极寒工况下制热能耗高,热泵难运行及续航短的问题。该系统是将热泵系统和氢燃料电池组相互耦合形成一套热管理系统。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到座舱,向座舱提供热量,另一路进入到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随后冷却液依次吸收高温制冷剂的热量和电机余热,最后将热量输送至氢燃料电池组和蒸发器。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整车的制热效率,减少能耗,增加续航,还可以保证氢燃料电池的正常及稳定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14467.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辐射器面积的月球基地冷、电联产系统,包括闭式布雷顿循环、有机朗肯循环以及蒸气压缩制冷循环,闭式布雷顿循环系统作为主要的电能生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为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能源驱动系统,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主要用来用于月球基地舱室电子设备的散热。本发明通过三个循环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月球冷能、电能的生成,通过改变压气机压比来调整冷凝压力,最终提高冷凝温度,降低辐射器面积,主要解决了由于辐射器辐射面积过大而携带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氦氙混合物作为闭式布雷顿循环系统运行工质,在较高热物性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了压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41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89813.2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应极寒工况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在极寒工况下制热能耗高,热泵难运行及续航短的问题。该系统是将热泵系统,氢燃料电池组和太阳能换热器相互耦合形成一套热管理系统,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到座舱,向座舱提供热量,另一路进入到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随后冷却液经太阳能换热器继续吸收热量,最后将热量输送至氢燃料电池组和蒸发器,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绿色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6197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855914.6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相变吸热与分解吸热复合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结构,包括复合隔热层、水泵、四个电磁阀、储气罐和喷管,复合隔热层包括多孔介质隔热层、流道、对流冷却通道、对流管路、蜂窝结构层和阻隔型隔热层,外层多孔介质层既可起到隔热作用,又可渗出冷却水形成发汗冷却带走热量;通道内可流通冷却水形成对流冷却;蜂窝结构层内填充固体相变材料;水吸热产生的水蒸气以及固体分解产生的气体进入高压储罐进行收集,通过喷管高速排出产生推力。本发明由多种防热方式组合而成,为应对不同的气动热环境,可分别采用纯被动隔热、发汗冷却、对流冷却、固体分解吸热等方式进行热防护,提高防热效率和利用率从而延长飞行器飞行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