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飞轮等效模拟柔性附件振动对卫星产生干扰力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7374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71465.5

    申请日:2009-03-02

    Abstract: 用飞轮等效模拟柔性附件振动对卫星产生干扰力矩的方法,涉及一种在单轴气浮台上利用飞轮等效模拟柔性附件振动对卫星本体产生干扰力矩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柔性卫星姿态半物理仿真方法存在的难以与真实的卫星参数等效、与宇宙空间的环境差别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单轴气浮台模拟航天器本体,控制力矩由安装在气浮单轴台的一个飞轮提供,柔性干扰力矩用另外两个飞轮等效提供。单轴气浮转台模拟航天器在轨运行时,特别是在卫星姿态发生机动的时候,柔性附件对卫星本体的干扰很大,在仿真时就要将这个干扰的力矩加载到单轴气浮台上。该方法适用于模拟带柔性附件航天器在轨运行的情况,能够降低带柔性附件航天器地面仿真验证的技术难度与成本。

    一种基于FPGA的多核心星载计算机

    公开(公告)号:CN10149380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71475.9

    申请日:2009-03-03

    Abstract: 一种基于FPGA的多核心星载计算机,属于航天航空的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采用AS工C软件实现方式的星载计算机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基于SRAM的FPGA、n个PROM、n个SRAM、反熔丝FPGA和配置NOR型闪存,基于SRAM的FPGA构建成具有n个处理器的多核结构,反熔丝FPGA包括回读刷写接口电路、监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监测电路监测n个处理器的健康状态,如异常部分重构,回读刷写接口电路按固定速度读基于SRAM的FPGA的配置文件,并与原始配置文件比较,如不同,则重构错误部分。本发明多核心星载计算机可根据卫星任务、通过FPGA硬件编程实现自动切换系统功能。

    基于气动力姿态控制的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650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14857.8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基于气动力姿态控制的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它解决了目前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的燃料消耗量大及飞行器在轨寿命短的问题。低轨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一对俯仰向姿态控制气动力辅助板、一对偏航向姿态控制气动力辅助板、第一转动机械臂、第二转动机械臂、第三转动机械臂和第四转动机械臂;低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获取所述低轨飞行器的当前姿态角以及目标姿态角,结合飞行器姿态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求取需偏转的部件及角度,并转动所述部件,再计算此时的偏差角,当偏差角在允许范围内时结束控制过程。本发明适用于200~500km高度低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领域。

    基于点目标的敏捷成像卫星直线扫描条带预生成方法和卫星三轴姿态快速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449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041009.2

    申请日:2013-02-01

    Abstract: 基于点目标的敏捷成像卫星直线扫描条带预生成方法和卫星三轴姿态快速确定方法,涉及航天器成像任务规划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卫星成像规划领域没有关于直线推扫条带生成方法,以及现有采用两轴姿态计算确定卫星姿态的方法中,由于忽略了卫星的偏航机动性能,导致无法在任务规划中考虑敏捷卫星所能实现的推扫成像模式,进而降低了任务规划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筛选点目标,将每个待观测目标点大地经纬度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优化计算,得到直线扫描条带,然后通过获得的直线扫描条带,确定待观测目标点对应的新目标点;计算每个新目标点对应的大地坐标,计算卫星三轴姿态的参数,确定卫星三轴姿态。本发明适用于卫星成像任务规划。

    一种集群飞行模块航天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632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55921.5

    申请日:2012-12-19

    Abstract: 一种集群飞行模块航天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一种航天器系统。为了解决目前航天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寿命到期,无法正常工作,整个航天器系统就全部报废损失大的问题。它包括M个服务模块航天器和N个任务模块航天器;所述服务模块航天器是指能源供给模块航天器、数据处理模块航天器、遥测控与数据传输模块航天器和集群控制模块航天器;M个服务模块航天器中有m个能源供给模块航天器、n个数据处理模块航天器、x个遥测控与数据传输模块航天器和y个集群控制模块航天器的集合;m,n,x,y均为正整数,M=m+n+x+y;单一或多个任务模块航天器与服务模块航天器配对,启动任务模块航天器开始工作。它用于完成航天任务。

    一种集群飞行模块航天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632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555921.5

    申请日:2012-12-19

    Abstract: 一种集群飞行模块航天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一种航天器系统。为了解决目前航天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寿命到期,无法正常工作,整个航天器系统就全部报废损失大的问题。它包括M个服务模块航天器和N个任务模块航天器;所述服务模块航天器是指能源供给模块航天器、数据处理模块航天器、遥测控与数据传输模块航天器和集群控制模块航天器;M个服务模块航天器中有m个能源供给模块航天器、n个数据处理模块航天器、x个遥测控与数据传输模块航天器和y个集群控制模块航天器的集合;m,n,x,y均为正整数,M=m+n+x+y;单一或多个任务模块航天器与服务模块航天器配对,启动任务模块航天器开始工作。它用于完成航天任务。

    一种双处理器星载计算机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22276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033963.8

    申请日:2011-01-31

    Abstract: 一种双处理器星载计算机,涉及航天应用的双处理器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双处理器的星载计算机中的仲裁方法存在难以避免的兵乓切换以及乒乓抢权问题。本发明的主计算机、从计算机、电源及仲裁模块和IO模块均固定在底板上,并通过底板上的数据地址总线、信号线和电源线相互连接,其中仲裁模块的辑关系为:主计算机当班条件:星箭分离信号无效、从计算机输出使能信号无效并且主计算机准备好信号有效时;或者,遥控切主计算机信号有效。从计算机当班条件:主计算机输出使能信号无效、切机使能标志位有效、主计算机准备好信号无效并且从计算机准备好标志有效;或者,主计算机自主切机信号有效,并且切机使能标志有效;或者,遥控切从计算机信号有效。

    基于气动力姿态控制的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650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114857.8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基于气动力姿态控制的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它解决了目前低轨飞行器及其姿态控制方法的燃料消耗量大及飞行器在轨寿命短的问题。低轨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一对俯仰向姿态控制气动力辅助板、一对偏航向姿态控制气动力辅助板、第一转动机械臂、第二转动机械臂、第三转动机械臂和第四转动机械臂;低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获取所述低轨飞行器的当前姿态角以及目标姿态角,结合飞行器姿态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求取需偏转的部件及角度,并转动所述部件,再计算此时的偏差角,当偏差角在允许范围内时结束控制过程。本发明适用于200~500km高度低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领域。

    一种卫星编队飞行地面试验系统的碰撞规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107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8948.0

    申请日:2012-01-20

    Abstract: 一种卫星编队飞行地面试验系统的碰撞规避方法,涉及一种卫星编队飞行地面试验的碰撞规避方法。它解决了在卫星编队飞行中,由于各模拟卫星分别按照各自动力学运行,模拟卫星间因轨迹有交叉难免发生碰撞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选择运行模式;步骤二、设置碰撞危险系数阈值P0;步骤三、正常运行模式;每个控制周期计算碰撞危险系数Pi;检测碰撞危险系数Pi;步骤四、判断Pi>P0;步骤五、进入碰撞规避模式:根据人工势场法,得到第i个模拟卫星的控制力Fi,并采用所述控制力Fi控制第i个模拟卫星,实现碰撞规避;检测碰撞危险系数Pi;返回步骤三。本发明适用于卫星编队地面试验系统领域。

    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9562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56168.X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一种卫星与运载器一体化航天系统,涉及星箭一体化航天系统。为了解决小卫星对于应急灾害监测提出的不同载荷的需求难以灵活适应,同时小运载航天器在所运载卫星的入轨质量方面存在最大能力约束的问题。包括任务载荷舱、运载器,任务载荷舱内设置高分辨率相机和数据与测控模块,运载器包括运载子级一级火箭、运载子级二级火箭和运载子级三级火箭,它还包括共用服务舱和CAN总线,共用服务舱内设置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推进模块、姿态与轨道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仪器安装模块和热控模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通过CAN总线控制任务载荷舱,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模块通过CAN总线控制运载器,本发明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