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9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3621.4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3/025 , G01M13/04 , G01M7/08
Abstract: 施加冲击载荷和持续离心载荷的航空主轴试验器以及模拟叶片脱落状态下发动机轴承试验的离心加载方法,它涉及冲击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航空主轴轴承试验装置存在只能施加稳定载荷,存在无法同时施加冲击载荷和离心载荷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轴一端通过柔性联轴器与主轴电机驱动轴连接,主轴通过陪试轴承一和被试轴承与基座转动连接,离心加载单元位于被试轴承靠近主轴电机一侧,直杆上端安装有永磁体,线圈组与永磁体对应布置,直杆下端与推力块连接,推力块两侧斜面分别与两个离心块接触,两个离心块分别通过两个压缩弹簧与主轴连接。本发明用于实现发动机主轴轴承在模拟转子叶片脱落状态下承受瞬时冲击载荷和持续离心载荷的可靠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999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61086.0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7/02
Abstract: 一种润滑油膜厚度与涂层厚度超声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属于润滑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同时监测油膜厚度与涂层磨损的方法难以实现盲区内油膜厚度测量及不适用薄涂层结构的问题。包括采集固体Ⅰ‑涂层‑空气界面的反射信号a和固体Ⅰ‑涂层‑油膜‑固体Ⅱ界面的反射信号b;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频域复谱;设置涂层厚度的搜索范围,基于反射信号a的频域复谱计算每个涂层厚度搜索值对应的参考信号频域复谱;利用反射信号b的频域复谱和参考信号频域复谱计算四层结构的传递函数;再计算不同涂层厚度搜索值对应的油膜层相位偏移,通过线性拟合方式得到涂层厚度测量值,进而得到油膜厚度测量值。本发明用于实现油膜厚度与涂层厚度的同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1480.5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滚动轴承保持架引导面冲击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它涉及轴承保持架性能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试验装置在对保持架引导面进行冲击滑动摩擦磨损试验中存在测试精度较低,测试传感器使用寿命较短,试验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陪试主轴一端与动力系统输出轴端部连接,振动激励装置加载端通过激振连杆与加载顶杆组件一端连接,陪试主轴和加载顶杆组件另一端均穿过试验腔侧腔壁并延伸至试验腔体内部,冲击试件端面与回转试件侧面接触。本发明通过力传感器和杠杆原理以及低摩擦支撑计算得到两试件冲击滑动接触面的摩擦力,能够延长测试传感器使用寿命,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冲击滑动摩擦面的摩擦力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884646.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球轴承动力学与瞬态热混合润滑耦合分析方法,它属于轴承摩擦动力学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对复杂苛刻工况下的球轴承动力学和热混合润滑耦合行为进行分析的问题。本发明引入非牛顿流变模型,提出了基于时变热混合润滑模型的混合润滑摩擦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在不同润滑状态工况条件下的摩擦特性预测。考虑润滑摩擦与轴承动态特性的相互作用,通过耦合混合热弹流中的最小膜厚和摩擦系数将球轴承动力学和热混合润滑分析有机集成,填补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已有公式和算法的不足,建立了精确的球轴承动力学与瞬态热混合润滑耦合分析模型。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球轴承动力学与瞬态热混合润滑耦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838640.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分析方法,它属于轴承损伤失效行为分析及预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方法的通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建立了从工况诱导打滑到表界面打滑蹭伤的关联路径,系统阐明工况、结构、润滑、材料和表面状态的耦合作用机制,基于轴承内部润滑状态和滑滚摩擦界面瞬时温升,形成主轴承表面不同打滑蹭伤程度的定量预测方法,且本发明方法在任何条件下均可实现,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轴承打滑蹭伤失效行为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76906.X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非透明材料配副的摩擦润滑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它涉及材料的摩擦学特性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摩擦润滑特性测试装置存在无法实现非透明材料配副的油膜厚度测量的问题。本发明的圆盘试件与回转轴下端连接,三维力传感器安装在平移板上,球夹具安装在三维力传感器上,球试件固定在球夹具上端,球试件与圆盘试件下表面接触,球盘接触区附近设置喷嘴,水池下端与圆盘试件连接,探头夹具右端与探头调整装置连接,探头夹具左端水平穿过水池的外壁并伸入内部,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夹具左端,超声探头的测量区域对准球盘接触区。本发明基于超声非接触测油膜厚度技术以及三维力测试技术,实现对非透明材料配副的摩擦润滑特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79809.6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球轴承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演化耦合分析方法,属于套圈表面形貌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法不能准确预测套圈主承载表面的形貌变化状态的问题。包括:给定初始压力矩阵和求解精度;计算由所有球对套圈主承载面节点产生的法向变形,并获得球与套圈主承载表面节点的间距,更新得到修正后压力矩阵;由修正后压力矩阵计算节点的磨损高度,再对套圈主承载表面的初始形貌进行更新,得到当前计算周期的更新后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根据球的当前位置预测得到下一计算周期球的位置将更新后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作为套圈主承载表面的初始形貌,将修正后压力矩阵作为初始压力矩阵返回进行下一计算周期的计算。本发明用于套圈主承载表面形貌演化分析。
-
-
公开(公告)号:CN114543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58307.6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声波反射系数实部的油膜厚度测量方法,属于润滑状态超声监测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超声波反射系数幅值方法的油膜厚度测量上限问题。首先使摩擦基体a和摩擦基体b之间的间隙为空气层,采集摩擦基体a与空气层界面的超声波反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然后在摩擦基体a和摩擦基体b之间添加润滑油形成油膜层,采集摩擦基体a与油膜层界面的超声波反射信号作为油膜反射信号;对参考信号和油膜反射信号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油膜层反射系数;提取反射系数的实部信息,得到反射系数实部;根据反射系数实部和超声波信号中心频率计算获得油膜层厚度。本发明方法可将油膜厚度测量上限提高数十微米,并实现更高的油膜厚度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27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019584.7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7/02
Abstract: 一种轴承润滑膜厚度超声测量方法及系统,它属于润滑油膜厚度测量及润滑状态监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利用单个探头采用飞行时间方法、弹簧模型方法和谐振模型方法等无法有效监测轴承润滑膜厚的实时连续变化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建立滞后相位角与测量获得的反射系数的量化关系,并利用滞后相位角与油膜厚度的线性关系,求解获得油膜厚度,该方法通过将测量获得的反射系数转化为滞后相位角,相对于弹簧模型较大程度提升了单个探头的油膜厚度测量范围,在高频探头下,依然可实现从0到数十微米油膜厚度的连续精确测量,并可结合谐振模型实现更宽范围的膜厚测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润滑油膜厚度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