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64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78738.5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共振破冰装置及破冰方法,属于水下航行器共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下航行器依靠壳体强度破冰可能产生的围壳露出水面但上层建筑仍卡在冰层内部导致破冰效率低下和结构损伤的问题。它包括液压缸、连接机构、锯刀机构、滚刀机构和多个底座,所述滚刀机构的两端均连接有锯刀机构,所述锯刀机构的一端与滚刀机构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筒尾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它主要用于极地探测作业中的极地破冰。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8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70570.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推进轴振动试验的非对中轴系调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调节结构、垂向调节机构和滑动轴承,水平调节结构包括底板、调节面板和水平调节螺杆座;垂向调节机构包括垂向限位导柱、垂向调节螺杆座、高度调节上滑块与高度调节下滑块;滑动轴承与推进轴系试验件相连,通过水平调节结构、垂向调节机构调节螺旋桨推进轴系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或平行偏角不对中,模拟螺旋桨非对中轴系情况,用于模拟螺旋桨由于安装或使用原因导致的主轴同轴度被破坏的工况,开展振动状态的实验,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显著优点,可应用于船舶推进轴振动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77751.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声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声材料低温隔声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中试件筒内部具有容纳隔声材料试件的放置腔。试件筒的一端与声源筒相连,另一端嵌入有后盖。扬声器被置于声源筒的内部。传声器用于获取声压,隔声材料试件和扬声器之间具有两组传声器。第一组传声器安装在试件筒的侧壁上,第二组传声器安装在声源筒的侧壁上。制冷设备中蒸发器的盘管嵌入在试件筒的侧壁上。冷凝器位于试件筒的下方。冷凝器的外侧设置有镂空散热板。该测试装置优化了传统的声阻抗管结构,实现了为试件筒内的隔声材料试件提供指定的低温温度场,进而实现了在低温温度场中对隔声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5862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064007.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船舶典型结构连接耦合损耗因子测试方法。本发明涉及船舶减振降噪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进行典型结构的选择及测试准备,进行试验测试,对测试采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将力载荷信号进行傅里叶变化,得到力载荷频谱曲线;将加速度时域响应进行积分得到速度时历曲线;再对速度时历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各测点速度频谱曲线,根据不同结构截面参数,确定各子结构平均导纳,计算耦合损耗因子,根据力载荷频谱曲线及速度频谱曲线,得到耦合损耗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5586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064007.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船舶典型结构连接耦合损耗因子测试方法。本发明涉及船舶减振降噪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进行典型结构的选择及测试准备,进行试验测试,对测试采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将力载荷信号进行傅里叶变化,得到力载荷频谱曲线;将加速度时域响应进行积分得到速度时历曲线;再对速度时历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各测点速度频谱曲线,根据不同结构截面参数,确定各子结构平均导纳,计算耦合损耗因子,根据力载荷频谱曲线及速度频谱曲线,得到耦合损耗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21799642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2305346.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东拓海海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通过在同一电梯井内设置一对电梯轿厢,并分别在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上设置有侧门。减速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电梯井的顶部。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滑轮组件的主动轴相连。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分别通过钢丝绳与配重块相连。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之间设置有行走通道。行走通道沿着电梯井的轴向延伸。行走通道内设置有行走平台。行走平台与高层建筑的楼层一一对应。该电梯装置利用行走通道连接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有利于两个轿厢相互协调合作,实现了两个轿厢中人员的流通,提高了电梯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提升了高层建筑出行人员出行的便捷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