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设备动力吸振基座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6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93473.2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设备基座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设备动力吸振基座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设计的船舶设备动力吸振基座具有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通过在船舶设备基座面板下方、基座肘板之间安装动力吸振器,将经过橡胶层部分隔振处理后余下的低频振动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对船舶设备基座低频振动的控制。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含空气弹簧的橡胶层及带有变截面的橡胶层限位结构,对船舶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进行初步处理,以更好达到预期减振降噪效果。

    一种水下航行器自适应旋转破冰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9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78851.5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一种水下航行器自适应旋转破冰装置和方法,属于水下航行器结构安全技术领域,解决水下航行器旋转破冰装置破冰效率低且容易损伤航行器本体问题。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包括:伸缩壳、共振机构、冰刀机构。整个共振机构集成在伸缩壳内部,并可以上下伸缩与旋转。共振机构包括:激振器、微型激光探测器和破冰锥,激振器为破冰锥提供动力且可以定向改变破冰锥的激励频率;微型激光探测器用于探测冰层厚度,辅助激振器发出与冰层厚度匹配的激励频率;破冰锥在激振器作用下产生与冰层相同或相近的激励频率;共振机构作用于待破坏冰层,根据冰层厚度的不同调整激励频率,以达到共振聚能破冰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辅助水下航行器破冰作业。

    一种低噪声布局水面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058791.4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面船舶艉部动力舱段低噪声布局方案,将水面船舶壳体分为外壳与内壳,两壳体通过环肋与艏部减振限位器连接固定;对水面船舶螺旋桨及艉部动力舱内主机等强振动噪声源设备进行多级减隔振处理,动力舱设备安装在设备减振基座上,并在左右设置设备减振限位器,艉部动力舱与水面船舶内壳通过减振舱壁弹性连接;水面船舶上层建筑与水面船舶内壳通过支柱刚性连接,并在支柱与水面船舶外壳连接处设置减振装置。水面船舶正常航行时,动力舱设备工作产生的振动能量难以通过内部结构传递至水面船舶内壳体及上层建筑,从而达到减小水面船舶内部舱室振动噪声的目的。本方案能较好地控制水面船舶内部舱室振动噪声,达到提高舒适性的要求。

    一种船舶复合材料大样模型声学性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51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11489.2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一种船舶复合材料大样模型声学性能试验装置,属于船舶声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尚未有能够适用于船舶复合材料的大样模型的声学性能测试装置,进而导致无法进行对船舶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考核参数测试的问题。防水围壁沿周向围设并密封固接在壳板的外部,防水围壁的上表面高于壳板的上表面设置,激振盘固装在壳板的上表面且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连接孔,阻尼材料层沿周向铺设并固接在防水围壁的外壁,大样模型固装在壳板的下表面。采用激振盘连接激振器激振进行声学性能测试,通过壳板模拟船舶壳体结构,通过防水围壁和阻尼材料层有效模拟船舶舱室内外声学覆盖层的使用环境,能够实现安装和固定船舶复合材料大样模型。

    一种用于U型水池振动噪声试验的激振器固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84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23584.X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一种用于U型水池振动噪声试验的激振器固定装置及方法,属于船舶振动噪声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激振器固定装置存在的激励位置选取单一、激振器位置调整不方便的问题。两个固定杆相互平行固装在U型水池的开口端每个调节杆的两端部均对应通过第一螺栓与两个固定杆固接,通过若干第一位置调节孔实现激振器沿U型水池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激振器固装在固定支架的底部,固定支架通过第二螺栓固装在两个调节杆之间。根据试验模型激励点,通过调整两个调节杆在两个固定杆上的位置以及调整固定支架在两个调节杆之间的位置,实现激振器沿U型水池长度方向及深度方向的位置调节,从而快速、灵活调整激振器激励位置。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的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02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77055.5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的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船舶图纸材料构建声纳自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预报模型,对声纳基阵及载荷区域进行局部细化构建外部辅助声腔;基于外部辅助声腔,确定连接位置的振动加速度级载荷、机械噪声源声源级载荷等,同时确定壳板结构和声腔损耗因子;建立壳板材料结构微观声学分析模型计算材料声学参数;根据被动式声纳工作频率范围,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前述载荷进行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分析获得声纳舱室外自噪声预报数值;利用材料声学参数计算获得声纳舱室内部声压级,并以1/3倍频程形式计算得到声纳舱室内自噪声预报数值。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船舶声纳自噪声预报的效率和精度。

    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058792.9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根据水下航行器低噪声航行要求,对动力舱内主机等高噪声设备进行多级减隔振处理。动力舱设备不与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直接接触,其下部安装在减振基座上,前部与减振舱壁相连,尾部与推力舱壁相连,并在四周设置限位装置固定。减振舱壁与推力舱壁均不与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减振器连接。水下航行器正常航行时,动力舱设备产生的振动能量很难通过板壳结构传递到壳体外置,从而达到降低其水下辐射噪声的目的。本发明方案合理可行,应用前景广阔,适用范围广,能较好地控制水下航行器水下辐射噪声,达到隐蔽航行的目的。

    一种基于表面波与分子弹簧减振的层叠复合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81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89090.2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波与分子弹簧减振的层叠复合减振装置,属于船舶减振降噪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减振装置减振效果差的问题。减振装置它包括承压面板、液囊、液囊隔板、分子弹簧减振器和底板,承压面板下方布置液囊,液囊底部设置液囊隔板,液囊隔板下方设置周期排列的若干分子弹簧减振器,若干分子弹簧减振器均与底板相连,底板与船舶基座面板固定连接;在液囊内充满液体介质,所述分子减振器包括分子弹簧活塞、分子弹簧壳体和分子弹簧介质,当外力压缩分子弹簧介质至一定压强时,分子弹簧减振器刚度降低;当卸载时,分子弹簧减振器刚度恢复,在底板上固定设有限位框架。本发明适用于船舶、海洋平台以及水下航行器等结构振动响应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