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2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80714.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料的碳减排量计算方法,面对建筑固废再生料在路面应用方案的具体要求,提出建筑固废再生料的碳减排效益分析方法;针对建筑固废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尤其是砖石含量变异性大的现状,建立建筑固废再生料含量与碳排放因子取值的相关性。本发明解决了当前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时,碳排放核算方法缺失,计算精度差的问题。使碳排放因子取值更加合理,碳排放核算结果更加准确,有助于建筑固废再利用的碳减排成果统计分析,为建立大宗固废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关键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2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06852.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方法,包括增加试件制备前的混合料烘箱加热要求、采用汉堡车辙试验表征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通过试验建立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与再生沥青混合料剥落变形拐点SIP的关系模型三项关键步骤。本发明的评价方法解决了间接测试法中模型预估值和真实值误差大、相关性差的问题,提高了高RAP掺量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检测的准确性,便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最大程度激发RAP料中旧沥青材料的活性,提高其作为胶浆材料的利用价值,增强再生混合料的耐久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沥青的掺加量,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56485.9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粒度尾矿砂的回收利用方法,将尾矿砂与粘土、石灰石作为原材料生产道路用水泥熟料,根据原材料的组分,结合化学反应前后生成化合物的变化情况,建立关联规则,基于此,精确的计算原材料掺配比例,并通过参数调整,控制水泥性能和质量,选择细粒度的尾矿砂,减少研磨工序,各组分之间相容性较好。本发明充分利用铁尾矿组分优势、磷石膏缓凝作用以及粉煤灰增强水泥后期强度,确保在道路工程使用中具有较好性能,同时最大程度利用固体废弃物尾矿,促进尾矿砂的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使废物资源化、资源高效化、成果环保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4287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20525.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生产制备方法,选取建筑垃圾粒径为5~10mm,利用建筑垃圾替代天然石料,形成混凝土骨架,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添加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利用各组分之间质量关系及各材料的自身参数,提出确切的各组分材料用量的计算方法。本方法选取粒径单一的建筑垃圾,可通过控制集料粒径来调试混凝土性能。该方法利用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及添加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有较大作用。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实现了固废的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414433.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一粒径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基层设计厚度1/3~1/2的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为骨架,嵌锁形成,再填充2.36~4.75mm单一粒径碎石,形成具有18~25%孔隙率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大粒径碎石为骨架,可有效提高基层整体强度、增强基层抗裂、抗变形及耐久性等性能;同时组成材料内部具有一定孔隙率,有利于路面温度变化的保护,在高温季节降低沥青路面老化速率,低温季节可减缓冻融作用对结构产生的破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2524.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8/04 , G16C60/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根据透水混凝土空间构成特点,整个混凝土空间减去石料嵌挤骨架空间及砂填充骨架空间,再减去水泥和水形成胶浆裹附体积,剩余空间即为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率;依据石料单一粒径特征,根据比表面积等效将石料近似成球体,胶浆裹附球体和砂,此时形成空隙全部为透水空间,多余胶浆填充后封闭一定空隙,剩余则为连通空隙。本发明提供依据透水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密度以及水泥胶浆裹附膜厚度,通过理论方法计算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事前对透水混凝土空隙率加以计算判定,避免成型后再检测空隙率,实现透水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提前预判,并为其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大大减少试验量,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6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4188.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锚索框架,包括外预制框架和内锚索框架;根据坡面上标记的锚索孔确定外预制框架的位置,使得外锚索预留孔与标记点位置对应,然后通过导向固定轴将外预制框架固定在坡面上,通过向外预制框架端面施加压力,将导向固定轴插入坡面土壤层内;然后将固定插板对于插入开口槽内,通过向内锚索框架端面施加压力,将加强钻片插入坡面土壤层内,初步将内锚索框架和外预制框架装配固定,然后通过浇筑预留孔向外预制框架的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从而进一步固定框架整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63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4178.1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框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预制锚杆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锚杆本体,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锚杆本体,框架本体由多根竖向梁和横向梁连接组成,每根竖向梁和横向梁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每根竖向梁和横向梁另一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块相连接的连接槽,每根竖向梁和横向梁的另一端和连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每根竖向梁和横向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锚杆本体相连接。横向梁和竖向梁的连接数处,通过盖板和锚杆本体进行连接紧固,锚杆本体通过在第一浇注管和第二浇注管内注入混凝土,再通过渗透孔渗透到锚杆本体的外部,使得锚杆本体进行固定,提高了该框架的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50849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047944.8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锚索框架,包括外预制框架和内锚索框架;根据坡面上标记的锚索孔确定外预制框架的位置,使得外锚索预留孔与标记点位置对应,然后通过导向固定轴将外预制框架固定在坡面上,通过向外预制框架端面施加压力,将导向固定轴插入坡面土壤层内;然后将固定插板对于插入开口槽内,通过向内锚索框架端面施加压力,将加强钻片插入坡面土壤层内,初步将内锚索框架和外预制框架装配固定,然后通过浇筑预留孔向外预制框架的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从而进一步固定框架整体。
-
公开(公告)号:CN21338956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1034909.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掺配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绑宽结构,包括水泥土路床,位于所述水泥土路床顶部摊铺的排水型粒料层,位于所述排水型粒料层顶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部摊铺的沥青碎石上基层,位于所述沥青碎石上基层上部摊铺的沥青面层。设置中粒式高掺配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可以实现旧路沥青铣刨料的高掺配利用,既可大量的利用旧路沥青铣刨料,节约工程造价,又提高了绑宽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了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