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峰值电流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最大功率点快速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892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02982.3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方宇 马明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H02J3/385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峰值电流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最大功率点快速算法。本发明利用采样光伏并网微逆变器主开关管的峰值电流以及峰值电流之和,将其与上一个最大峰值电流比较与之和比较大小,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本发明克服了过去方法存在的不仅算法复杂,程序运行效率低,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差,而且硬件成本较高等缺陷。本发明仅通过采样开关管中峰值电流的大小,来判断光伏组件是否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省去光伏组件电压的采样环节,不需要硬件或通过软件滤波环节得到光伏组件的平均输入电流,降低硬件成本,执行效率高,可节省数字控制芯片的资源,则可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从而增强系统控制的稳定性。

    一种LLC谐振直流变换器的模糊选频滑模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2667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6858.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LC谐振直流变换器的模糊选频滑模控制器。本发明LLC谐振直流变换器输出采样信号与给定信号误差送到滑模控制器,滑模控制器输出到变频选择开关,LLC谐振直流变换器输出给定信号送到模糊选频控制器,模糊选频控制器输出连到变频选择开关,变频选择开关输出送到PFM发生器经驱动电路后送到LLC谐振直流变换器功率开关管。本发明克服了对负载会造成极大伤害的缺陷。本发明实现切换的两个高、低开关频率,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模糊控制规则,解决了传统PID控制器对系统参数变化敏感问题,又提高了LLC谐振直流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LLC谐振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电流的稳态误差,具有一致的较低纹波特性,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712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50800.2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管buck?boost软开关装置。本发明使用BUCK?BOOST包含器件输入直流电源(VDC1)、第一功率开关管(M1)、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三功率二极管(D3)、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和负载(R1),增加第二功率开关管(M2)源极与新增谐振电感(C2)连接,其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VDC1)负极连接,谐振电感(C2)另一端和新增谐振电容(L2)连接,谐振电容(L2)又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M1)阳极。本发明克服了过去硬开关的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重叠,开关损耗较大,电压与电流尖峰较大,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等缺陷。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谐振电感与谐振电容就解决了上述缺陷,减小开关损耗,噪声减小,低成本、高性能、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节约能源。

    一种并网逆变器混合调制装置及其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208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296443.X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并网发电领域内的一种并网逆变器混合调制装置及其调制方法,所述调制装置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全桥逆变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输入调理电路、输出调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开关管驱动电路,所述调制方法为在正功区域,采用单极性调制方式;在负功区域,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本发明有效的抑制电网电压过零点处并网电流的畸变,确保网侧的电能质量,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本发明可用于并网发电装置中。

    一种并网逆变器混合调制装置及其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208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96443.X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并网发电领域内的一种并网逆变器混合调制装置及其调制方法,所述调制装置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的全桥逆变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输入调理电路、输出调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开关管驱动电路,所述调制方法为在正功区域,采用单极性调制方式;在负功区域,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本发明有效的抑制电网电压过零点处并网电流的畸变,确保网侧的电能质量,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本发明可用于并网发电装置中。

    储能逆变器中三电平Buck-Boost电路双前馈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9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9679.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逆变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储能逆变器中三电平Buck‑Boost电路双前馈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三电平Buck‑Boost电路的调理电路;调理电路连接三电平Buck‑Boost电路,调理电路连接电池电压前馈发生器、母线中点均衡前馈发生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池电压前馈发生器的输出端、母线中点均衡前馈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PWM发生器的输入端;PWM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驱动电路控制三电平Buck‑Boost电路中的开关管动作,本发明实现电池充放电系统的稳定控制,实现电池充放电系统的快速动态响应速度,确保储能逆变器中三电平Buck‑Boost电路直流母线两电容的电压均衡,用于储能逆变器系统中,有助现代电网的稳定工作,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控制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3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90701.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系统的气体动力学方程、空压机角速度方程,结合传感器时延造成的空压机角速度、气体气压时滞信号以及环境参数的不确定性变化,建立阴极时滞系统模型;步骤2)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时滞系统,设计干扰观测器对空压机中电机转子不平衡干扰进行估计,并设计结合鲁棒控制性能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完成时滞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步骤3)基于凸优化算法来求解所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与干扰观测器的增益矩阵,本发明解决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系统时滞现象以及多源干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双通道电池充放电电路的模糊加权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0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03984.2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通道电池充放电电路的模糊加权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1)充放电电路输出的母线电压采样信号与母线电压给定信号共同送到减法器,经减法器后产生的母线电压误差信号送到母线电压控制器;2)电池包放电电流参考信号和各通道的电池包电压采样信号共同送到模糊加权控制律,各通道的电池包放电电流参考信号和相应的电池包电流采样信号共同送到减法器,经减法器后产生各通道的电池包电流误差信号送到相应的电流控制器生成各通道的控制信号;3)各通道控制信号作为调制波与PWM调制器中的载波信号比较生成占空比信号,再经驱动电路控制充放电电路中的开关管通断。本发明能充份发挥不同电池的性能,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恒导通时间电流临界连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81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63161.8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与电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单相全桥整流器的恒导通时间电流临界连续控制方法,将单相全桥整流器输出电压的采样信号与给定参考电压共同送入加法器,经加法器后产生的电压误差信号送入电压控制器;电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入恒导通时间CRM发生器,由恒导通时间CRM发生器生成具有等效占空比的高频开关管的脉冲控制信号,本发明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易于稳定的性能;可由低成本的数字控制芯片实现算法,性价比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