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3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80027818.6
申请日:2006-06-01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H01L51/0046 , H01L51/0062 , H01L51/0078 , H01L51/0086 , H01L51/4246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光敏电池,包括阳极和阴极;在阳极和阴极间连接的形成施主-受主结的施主型有机材料和受主型有机材料;和在施主-受主结的受主型有机材料和阴极间连接的激子阻挡层,该阻挡层基本由具有至少10-7cm2/V-秒或更高空穴迁移率的材料构成,其中阻挡层的HOMO高于或等于受主型材料的HOMO。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593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002115.4
申请日:2001-08-10
IPC: C09K11/06 , C07D213/02 , C07D231/10 , C07D241/10 , C07D333/52 , H05B3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85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
公开(公告)号:CN1543659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02811783.2
申请日:2002-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85 , H01L51/5016 , H01L51/5036 , H01L51/5088 , H01L51/5096 , Y10S428/917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多种发光掺杂剂掺杂的有效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至少一种掺杂剂在薄膜发射层中包括磷光发射体。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的磷光有机发光器件,其在发射区使用大量发射掺杂剂,其中至少掺杂剂中的一种是磷光材料。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发射区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发射区含有主体材料和大量发射掺杂剂,其中发射区由大量的带组成,并且各个发射掺杂剂掺杂至发射区中的单独的带中,并且其中至少一种发射掺杂剂通过磷光发光。
-
公开(公告)号:CN1454448A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01815435.2
申请日:2001-08-10
IPC: H05B33/14 , C09K11/06 , C07D213/02 , C07D231/10 , C07D241/10 , C07D3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904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42585.2
申请日:2005-11-22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IPC: H01L5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2 ,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46 , H01L51/0053 , H01L51/0078 , H01L51/424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阳极、阴极和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阻挡层的有机光敏光电器件,其中阻挡层包括菲咯啉衍生物,且至少部分阻挡激子、电子和空穴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92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780019524.3
申请日:2007-04-12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IPC: H01L51/50 , H01L51/54 , C07D209/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2 , C07D209/48 , C07D403/08 , C07D403/10 , H01L51/0053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42 , H01L51/5012 , H01L51/5096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包含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器件。本文公开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是电子传输物质,其具有大的HOMO-LUMO能隙、高的三重态能量、大的还原电势和/或热和化学稳定性。这样,这些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适合用于各种有机电子器件中的任何一种,例如OLED和太阳能电池。在OLED5中,所述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可以发挥各种功能,例如作为发射层中的主体材料,作为空穴阻挡材料,或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所述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可以发挥各种功能,例如作为激子阻挡材料。公开了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的各种实例。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05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780039775.8
申请日:2007-09-18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密执安州立大学董事会
IPC: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36 , H01L51/5016 , Y10S428/917 , Y10T428/3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器件(OLED),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荧光发射体和磷光发射体的组合发光以便有效利用所有电产生的激子的OLED。
-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57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17550.4
申请日:2008-10-01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IPC: G01N3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25 , B82Y15/00 , B82Y30/00 , C12Q1/6827 , C12Q1/6886 , C12Q2600/154 , C12Q2600/156 , G01N27/4146 , C12Q2565/607 , C12Q2565/519 , C12Q2537/164 , C12Q2522/101 , C12Q2522/10 , C12Q2523/125 , C12Q2563/155 , C12Q2565/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传感器平台的用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构建纳米传感器平台的方法。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在纳米传感器平台上分析多个生物标志物信号用以检测疾病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