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转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元件的热电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20380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580000645.4

    申请日:2005-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薄型化也能实现高效率的热电转换元件。在该热电转换元件中,在绝缘层的一面上配置有条纹状的p型热电转换部,在另一面上配置有条纹状的n型热电转换部。两种条纹形成重叠部,在该重叠部中,第一p型热电转换部和第一n型热电转换部通过配置在绝缘层内的第一导通部电连接,并且第二p型热电转换部和第二n型热电转换部通过配置在绝缘层内的第二导通部电连接,第一导通部与第二导通部电分离。在现有的元件中配置有一个接合的区域,本发明的元件配置有两个接合。

    热电变换器件和辐射检测器以及使用它的辐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6305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03897.3

    申请日:2010-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12 G01J5/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变换器件和辐射检测器以及使用它的辐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辐射检测器(1)包括:基板(11);第一倾斜薄膜(12),其配置在基板(1)的第一主面上,具有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该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相对于第一主面倾斜排列;第二倾斜薄膜(13),其配置在基板(1)的与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主面上,具有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该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相对于第二主面倾斜排列;第一电极对(17、18),其配置在第一倾斜薄膜(12)上,在第一倾斜薄膜(12)的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相对于第一主面倾斜排列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和第二电极对(18、19),其配置在第二倾斜薄膜(13)上,在第二倾斜薄膜(13)的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相对于第二主面倾斜排列的方向上相互对置。构成第一电极对的任一方的电极和构成第二电极对的任一方的电极相互电连接,第一倾斜薄膜(12)和第二倾斜薄膜(13)形成各向异性基准结晶面沿单一的方向倾斜的串联连接。

    热电转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元件的热电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20380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80000645.4

    申请日:2005-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薄型化也能实现高效率的热电转换元件。在该热电转换元件中,在绝缘层的一面上配置有条纹状的p型热电转换部,在另一面上配置有条纹状的n型热电转换部。两种条纹形成重叠部,在该重叠部中,第一p型热电转换部和第一n型热电转换部通过配置在绝缘层内的第一导通部电连接,并且第二p型热电转换部和第二n型热电转换部通过配置在绝缘层内的第二导通部电连接,第一导通部与第二导通部电分离。在现有的元件中配置有一个接合的区域,本发明的元件配置有两个接合。

    热电转换装置、使用该装置的冷却方法以及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1479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480023312.9

    申请日:200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热电转换性能的热电转换装置。在该装置中,电极的配置与根据以往的技术常识的配置不同,配置成使电流沿层状物质的层间方向流动。在基于本发明的热电转换装置中,热电转换膜是通过外延生长获得的膜,并且电气传导层与电气绝缘层交替配置,电气传导层具有过渡金属原子(M)位于中心、同时氧原子位于顶点的八面体晶体结构,电气绝缘层由金属元素或结晶性金属氧化物构成。而且,由电气传导层和电气绝缘层构成的层状物质的c轴与基体的面内方向平行,一对电极配置成使电流沿c轴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