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92720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480026657.X
申请日:2004-09-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正极、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负极、存在于上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多孔膜和非水电解液,多孔膜至少粘附在负极的表面。多孔膜由无机填料和第1粘结剂构成,多孔膜中相对于填料100重量份,第1粘结剂为1.5~8重量份。第1粘结剂由含有丙烯腈单元的第1橡胶构成,第1橡胶为非水溶性且具有250℃以上的分解温度。负极由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粘结剂构成,第2粘结剂含有第2橡胶粒子和水溶性高分子。
-
-
公开(公告)号:CN100426562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151792.8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6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Abstract: 在不损害生产设施情况下,制备出一种负极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放电特性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含有正极、负极、插入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孔耐热层和非水电解质。该负极含有负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表面上的负极混合物层,并且负极混合物层的活性材料密度为1.5g/ml~1.8g/ml。多孔耐热层载于负极上,并且多孔耐热层含有平均粒度为0.5μm~2μm的氧化镁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632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80000627.6
申请日:2005-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插入的分隔层;非水电解液;以及附着在选自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的多孔绝缘膜,该多孔绝缘膜包括无机氧化物填料和膜粘结剂,其中分隔层的实际体积与表观体积之比R不小于0.4不大于0.7,且比值R和多孔绝缘膜的孔隙率P满足关系式:-0.10≤R-P≤0.30。
-
公开(公告)号:CN1739209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80000227.5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B05C1/0826 , H01M4/0404 , H01M4/041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300/004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具有导线形成部分的电极片,(B)在除所述导线形成部分之外的所述电极片的表面上间断地形成含有无机氧化物填料和粘合剂的多孔绝缘层,(C)将导线连接于每个所述导线形成部分,和(D)通过使用连接有所述导线的电极片制备电池。所述步骤(B)包括:将包含所述无机氧化物填料和所述粘合剂的浆料施加于凹版辊的外表面上,并将所述施加在凹版辊外表面上的浆料转移至除所述导线形成部分之外的所述电极片的外表面的步骤,其中所述电极片通过多个导向辊正在被运输;和移动选自所述凹版辊和所述导向辊中的至少一种以使电极片在所述导线形成部分处远离所述凹版辊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228872C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03152250.5
申请日:2003-07-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2/021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4/661 , H01M6/1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使用将活性物质固定在铜芯体上而形成的负极,上述活性物质由人造石墨粒子A和圆形度较大的球状石墨粒子B的混合物构成,上述人造石墨粒子A是将粉碎整体中间相沥青后制得的基体材料和处于软化状态的沥青及/或热固性树脂混匀造粒,然后碳化及石墨化而得到的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472832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45812.2
申请日:2003-07-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B1/04 , H01M4/02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含有碳材料的合剂层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该碳材料由球状天然石墨和石墨化碳纤维组成,合剂层中碳材料的密度在1.6g/cm3以上,球状天然石墨为(1)X衍射图形中(002)面的面间距d002在0.3354-0.3357nm,(2)平均粒子圆形度在0.86以上,(3)平均粒径在5-20μm,且石墨化碳纤维为(1)平均纤维长在20-200μm,(2)平均纵横比在2-10,石墨化碳纤维的含量占上述碳材料总量的50-90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1500637.9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芯体、以及设置于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包含石墨和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1区域、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的界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另外,第1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50990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1054114.9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至少包含电极合剂层(102)、中间层(20)和电极集电体(101)。中间层(20)配置于电极合剂层(102)与电极集电体(101)之间。中间层(20)至少包含绝缘性粒子(21)和导电性粒子(22)。在中间层(20)的厚度方向截面中,绝缘性粒子(21)具有弧状形状。并且,与弧状形状的内周侧相比,导电性粒子(22)更多存在于外周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4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383715.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非水系电池包含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的至少一者包含集电体、中间层和活性物质层。所述中间层介于所述集电体与所述活性物质层之间,且包含石墨粒子和绝缘性粒子。在中间层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石墨粒子的长轴径为中间层的厚度的1倍以上。在采用面外法进行的所述中间层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石墨晶体的110衍射线的强度相对于石墨晶体的002衍射线的强度之比为0.0011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