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9621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510083668.8

    申请日:2005-07-12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9)沿着升降通道(1)内的导轨移动,该电梯装置具备连接所述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9)的第一吊索(5)、连接所述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9)并且独立于该第一吊索(5)而设置的第二吊索(16)、用于卷绕并且驱动该第二吊索(16)的卷扬机(15)以及对所述第一吊索(5)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17)。该电梯装置,即使在驱动用吊索被切断时或卷扬机的制动器无法使用时,也能够确保安全。

    电梯系统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9790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410049021.9

    申请日:2004-06-11

    Abstract: 一种电梯系统,其构成为,设定每个有关人员的累积点数,作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报酬,要求其从累积点数中支付支出点数,当个性化运行给其他使用者带来不便时、或使用者有意识地不使用电梯,而是利用楼梯进行楼层间移动等时,通过赠送奖励点数等方法,在电梯的使用和大楼内设施的使用方面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点数制。因此,这种电梯系统,不是对所有电梯使用者提供均等的服务,而是采取使用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实现多少有点差别,但与使用者的价值观相符合的个性化服务。

    电梯设备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2744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100898.X

    申请日:2007-04-24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机械室的电梯设备,其驱动机构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并且吊索与驱动绳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在该电梯设备中,在升降通道(6)内由吊索(5)悬吊的电梯轿厢(1)和平衡重(2)通过卷扬机(3)的绳轮(4)驱动,其中在升降通道的下方设置卷扬机,在该卷扬机下方的左右分别设置第一转向滑轮(7)和第二转向滑轮(8),且使两者处于高度不同的位置,第一转向滑轮的左端位于绳轮右端的左侧,且第二转向滑轮的右端位于绳轮左端的右侧,从绳轮的右端伸出的吊索延通过第一转向滑轮后朝上延伸,经第三转向滑轮(9)而到达电梯轿厢,从绳轮的左端伸出的吊索通过第二转向滑轮后朝上延伸,经第四转向滑轮(10)而到达平衡重。

    电梯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7168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96590.2

    申请日:2005-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的电梯轿厢沿着升降通道内的导轨移动,所述电梯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升降通道内的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以及作为线性电动机的二次导体的吊索,所述吊索经由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下方的滑轮以2∶1的滑轮缠绕方式悬吊所述电梯轿厢,所述滑轮设置有制动装置。

    电梯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9840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10009101.6

    申请日:2005-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电梯轿厢(1)沿着升降通道(10)内的导轨移动,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3)设置在所述升降通道(10)内,采用2∶1滑轮缠绕方式悬吊所述电梯轿厢(1)的吊索(4)作为线性电动机的二次导体使用。优选采用吊索(4)经由电梯轿厢(1)下方的滑轮(12、11)向上方延伸的下滑轮方式,以将所述线性电动机的一次侧(3)与电梯轿厢(1)设置成相互的垂直投影不重叠。由此,即使使用线性电动机,也能够充分确保电梯轿厢的驱动。

    电梯用门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6383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10842.8

    申请日:2001-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F15/643 E05Y2900/104

    Abstract: 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门马达(1),具有在相对于沿轿厢门(12)、(13)表面的平面几乎垂直的方向配置的旋转轴,并且该旋转轴的长度被设定为比从门槛(19)的候乘侧端部到轨道框(5)的轿厢侧端部的距离(W)短,将门马达(1)配置在轨道框(5)的宽度内,且与距离(W)无关地设定安装于门马达(1)的旋转轴上的驱动皮带轮(2)的直径。这种电梯用门装置,不增大轨道框的宽度,就可以提高门皮带寿命,并且能对应轿厢门质量的增大。

    电梯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220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49021.9

    申请日:2004-06-11

    Abstract: 一种电梯系统,其构成为,设定每个有关人员的累积点数,作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报酬,要求其从累积点数中支付支出点数,当个性化运行给其他使用者带来不便时、或使用者有意识地不使用电梯,而是利用楼梯进行楼层间移动等时,通过赠送奖励点数等方法,在电梯的使用和大楼内设施的使用方面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点数制。因此,这种电梯系统,不是对所有电梯使用者提供均等的服务,而是采取使用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实现多少有点差别,但与使用者的价值观相符合的个性化服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