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640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680034316.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吸入并排出制冷剂;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膨胀阀(15),使制冷剂减压;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冷热利用设备(23),利用热介质的冷热;温热利用设备(24),利用热介质的温热;制冷剂流切换阀(16),对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热介质进行冷却的热介质冷却模式与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热介质加热模式进行切换;及热介质流切换装置(25、26),对热介质流进行切换,以使在热介质冷却模式中,热介质在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冷热利用设备(23)之间进行循环,在热介质加热模式中,热介质在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温热利用设备(24)之间进行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813870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57181.9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装置具备:第一热源(21)、第二热源(31)、第一发热设备(23)、第二发热设备(24)、发热设备路径(11c)、第一热源路径(11a)、第二热源路径(12a)及切换部(26、40)。第一热源及第二热源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第一发热设备要求流入的热介质为规定温度以上,并伴随着工作而发热。第二发热设备伴随着工作而发热。在发热设备路径中配置第一发热设备及第二发热设备。在第一热源路径中配置第一热源。在第二热源路径中配置第二热源。切换部对发热设备路径与第一热源路径在流体上连接的状态、和发热设备路径与第二热源路径在流体上连接的状态进行切换。根据车辆用热管理装置,能够使规定温度以上的热介质尽早流入第一发热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36904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80071762.8
申请日:2016-10-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一膨胀阀(13),该第一膨胀阀(13)使从高压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室外热交换器(14),该室外热交换器(14)使外气与从第一膨胀阀(13)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膨胀阀(15),该第二膨胀阀(15)使从室外热交换器(14)流出的制冷剂减压;低压侧热交换器(16),该低压侧热交换器(16)在制冷剂的流动中与室外热交换器(14)串联地配置,使热介质与被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5)中的至少一方减压后的低压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使热介质冷却;冷却器芯(26),该冷却器芯(26)使被低压侧热交换器(16)冷却后的热介质与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空气进行冷却;以及控制部(30),该控制部(30)调节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5)的减压量,从而切换吸热模式和散热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7787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5645.4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 , B60H1/22 , F25B1/00 , F25B29/00 , F28D1/04 , F28F1/02 , F28F1/40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具有使由高压侧热交换器放热后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过冷的过冷用热交换器(21)的制冷循环(12);向空调壳体(51)的空气通路吹送空气的送风机(23);配置于空气通路,并冷却空气的空气冷却器(33,87);在空气通路中配置于空气冷却器的空气流下游侧且对由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24);在空气通路中配置于空气冷却器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气加热器的空气流上游侧,并使由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的空气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加热该空气的辅助空气加热器(22);以及调节在过冷用热交换器与辅助空气加热器之间循环的热介质的流量的流量调节部(20)。
-
-
-